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质UHMWPVC/LMW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增塑UHMWPVC与LMWPVC共混的新方法,在UHMWPVC树脂力学性能下降较少的前提下,大大改善其加工流动性能.同时,在UHMWPVC中加入LMWPVC,又可减少增塑剂用量,降低制品成本.系统地研究了LMWPVC及增塑剂用量对UHMWPVC/LMW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剪切速率、温度、LMWPVC及增塑剂用量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少新现象,得出的一些结论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法检测了不同代次的鼻咽癌细胞株、瘤株(SUNE/SUNT)中的EBV-LMP1基因片断,并分析其变异性。结果发现直到131代SUNE、30代SUNT中仍然能检测到LMP1基因片断,且在传代过程中LMP1基因未发生变异。但与B95-8中的EBV-LMP1基因相比,LMP1基因发生了变异,表现为Xhol、Msp酶切位点的消失和SSCP单链迁移率的不同。该结果提示变异的EBV-LMP1基因可能与SUNE/SUNT肿瘤的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的多用户检测器中,存在多址干扰和Near-Far问题,对国,内外新近提出的几种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在未知信号功率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性能较优的检测器-递推估计检测器(RED);通过MorteCarlo模拟证明了当Near-Far问题严重时,RED检测器的抗Near-Far性能优于这几种多用户检测器,但用户之间的功率相差不大时,RED检测器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比去相  相似文献   

4.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的多用户检测器中,存在多址于扰和Near-Far问题.对国、内外新近提出的几种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在未知信号功率情况下,提出一种性能较优的检测器──递推估计检测器(RED);通过MorteCarlo模拟证明了当Near-Far问题严重时,RED检测器的抗Near-Far性能优于这几种多用户检测器,但用户之间的功率相差不大时,RED检测器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比去相关判决反馈检测器稍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多径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能有效地实现多径分集。为简化异步多用户检测,作者曾提出过一种新的异步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即无记忆DS-CDMA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单用户多径情况下的性能以及几种新的抗多径检测器(单用户)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的影响。利用同一用户的多径信号间的强相关特性,并进行简化,将在实现路径分集的同时抑制多址干扰的影响并降低运算复杂度。虽然简化会带来附加的干扰项,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都表明,该路径相关多用户检测器(PCMUD)具有比传统的RAKE接收机好得多的抗多径多址干扰性能。另外,该检测器具有很小的复杂度,能很好地工作在总的路径数超过扩频增益时。  相似文献   

6.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存在远近效应和多址干扰,它们影响了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容量及应用范围。本文导出一种具有线性结构的CDMA检测器──线性无偏最小方差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并给出一种运算量较小的递推实现算法,最后对几种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ACLASSOFNONHOMOGENEOUSINVERSERIEMANNBOUNDARYVALUEPROBLEM¥LiuShiqiang(刘士强)(NingxiaUniversily,Yinchuan750021)0IntroductionThest...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通过非线性优化求解线性多用户检测器中线性变换矩阵的一种方法,并分析了其性能.计算结果表明:①在理想功率控制条件下,这种检测器的误比特率小于传统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和解相关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的误比特率;②在抗“远—近”效应方面,这种检测器强于传统检测器,而弱于解相关检测器  相似文献   

9.
夏大豆苗期摘心诱导双茎栽培研究初报Ⅰ.不同叶位摘心诱导双茎栽培试验分析卢思慧,王茹芳,刘秀英(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沧州,061001)PRIMARYSTUDYONTHECULTIVATIONOFDUALSTEMSSUMMERSOYBEANDERIV...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在MicrosoftWINDOWSFORWORKROUPS3.1(以下简称WFW)网络环境下用MicrosoftVISUALBASIC3.0(以下简称VB3.0)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动态数据交换的方法,并给出了主要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小次数观测中出现大误差的小概率事件,本文对点位误差分布进行了探讨,井论证了前方交会点位误差的分布范围为四边形,提出“误差四边形”一词。分析了在同等条件下,用误差四边形解决问题比用误差椭圆等方法更客观,合理。最后提出其简易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灰色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说明了模型误差发生的机理,改进了模型精度和误差的描述方式,提出了两种新的模型精度检验及模型误差判断方法,实例应用说明这种新方法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INS对接收机载波跟踪回路的辅助,能够减弱或抵消载体动态影响,降低回路带宽,减少回路跟踪误差,也是实施超紧耦合技术的主要特点。具体分析了FLL和PLL的各组成误差,推导了稳态载波相位误差、载波多普勒频移误差与INS速度误差之间的关系,基于跟踪回路误差的限制和稳定回路的门限,具体给出了在相位辅助和频率辅助两种不同模式下对INS速度误差的限制条件,分析表明考虑到INS辅助精度的影响,采用INS对载波跟踪的频率辅助更具可行性,最后仿真验证了频率辅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the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on some related references of error separation techniqu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has built-up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workpiece cylindricity error with multipoint method as well as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s. A few shortcomings of the technique to solve rotational error and cylindricity error are found, and some precise formulas are given. It is feasible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ests.  相似文献   

15.
王晓慧  孙超  陈景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2):1243-1246,1288
针对尺寸链计算中会出现上偏差小于下偏差,即负数公差这一现象,基于尺寸公差指允许尺寸的误差(变动)量,并依据负数与正数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及允许尺寸的误差量的相反意义量是补偿尺寸的误差量两个基本概念,对负数公差进行了解释;由此将公差的值域从正数扩展为任意数,也将误差补偿量及补偿范围纳入公差控制的范畴并使其实现了数字化描述,符合新一代GPS公差体系的要求. 对负数公差进行解释后,装配尺寸链中的公差与误差补偿量可实现同步计算,便于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也使概率法计算含补偿件的装配尺寸链的公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影响空地高速数传系统误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RS码来解决的方法,在阐述RS码编解码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其软件实现框图,通过验证,这种方法纠随机错和突发错能力很强,使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有很大的改善,从而满足系统的误码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对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干涉条纹的过细导致在读数过程中加入多条条纹的宽度而产生的误差,读数的误差和移动条纹过程引入误差,以及两个反射镜不严格垂直引入误差;并给出了详细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对误差的曲线最小二乘拟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最小二乘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给出了高斯最小二乘法的几种研究思路,但是这些研究方法都没有考虑到高斯最小二乘法本身的缺陷。将通过一个实际的算例来分析高斯最小二乘法的缺陷基于绝对误差大体相同的前提之下,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在绝对误差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较小的数据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相对误差,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但通常情况下,观测数据往往按被观测量的相对误差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被观测量越大,允许的实际观测量的误差也越大。从这个角度出发,将给出改进的最小二乘法。同时,从理论上证明其对应的法方程组的解是存在且唯一。最后给出相应的仿真算例,与高斯最小二乘法作比较,得到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按最小圆柱包络法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误差分析,证明了该数学模型不宜进行线性化处理.提出了空间直线度误差的最小条件判别准则及用计算机评定空间直线度的方法;给出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对误差概念,给出了一套建议性的基本符号,定义了伴随相对误差,并对相对误差与伴随相对误差的量化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到两个相关定理,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处理实际问题时的客观量的划分,给出了两个准则,并具体分析了几个典型实例,最后用基本符号表述了有关误差传播的若干基本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