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20 kV输电线路跳闸对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这其中雷击引起的占较大比例,分析认为绕击是安徽电网220 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避雷线保护角、杆塔高度、地形、杆塔型式等对绕击都有影响.文章还对雷击发生的时间、雷电定位系统使用、重合闸成功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对110kV永葵线杆塔接地改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改造前后线路的雷害事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杆塔接地电阻对线路雷害事故的影响,提出一些对山区输电线路合理的防雷方式,以提高输电线路防雷、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平 《科技资讯》2010,(6):116-117
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超高压50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在进行线路防雷工作时,提出一些合理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采用电磁暂态程序计算绕击耐雷水平、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方法,研究了首次雷击、与首次雷击相同以及不同回击通道的后续雷击下雷电流波形和幅值分布、杆塔高度和地线保护角对典型结构的110、220、500和1 000kV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续雷击的电流分布对线路绕击跳闸率影响极大,而后续雷电流波形影响很小;异回击通道后续雷击对500kV以下线路的绕击跳闸率影响很大,而对特高压线路影响较小;500kV线路有必要考虑后续雷击的影响;在线路首次雷击和异回击通道后续雷击绕击跳闸率为0的情况下,同回击通道后续雷击仍可能造成绕击跳闸.  相似文献   

5.
华俊 《科技信息》2011,(9):I0363-I0363
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防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的常用方法,并对几种防雷措施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通过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剖析了如何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减少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数据评估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风险,以东莞地区1999—2008年雷电流幅值数据为例,分析了规程推荐公式、IEEE推荐公式及其改进公式的拟合曲线与实际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的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函数的分段拟合方法,并进行了连续性修正.最后,分别采用规程推荐公式、IEEE改进公式和文中拟合公式计算东莞地区110kV、220kV、500kV三个电压等级下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得到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函数曲线与自然概率曲线的相关性最强,仅牺牲了分段点附近的相关性;采用文中分段拟合方法计算得到的110kV、22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与实际运行数据较相符,而对500kV电压等级线路雷电跳闸率的计算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雷击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的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安装线路避雷器、提高线路绝缘配合、架设避雷线、增设耦合地线等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通常采取多种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有:架设避雷线、加装耦合地线、改善保护角、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增加绝缘子数量)、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等。但在防止绕击雷、反击雷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以及在高土壤电阻率的线路杆塔防雷问题上,仍不能找到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此,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技术措施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以降低雷击跳闸率、减少雷击故障,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综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兆华 《广东科技》2010,19(10):134-135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较为突出,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因此寻求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对保证线路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线路综合防雷的相关措施和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ATP 500kV同塔并架多回线路进行仿真,考虑到结合同塔双回线路的特点,建立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输电线路的JMarti模型。仿真计算中计入了雷击时瞬时的工作电压、导线上的感应电压、避雷线对导线的耦合电压等因素。本文对500kV电压等级同塔并架双回线路的反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绝缘方式、绝缘子片数、接地电阻和导线排列相序对线路反击跳闸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少线路走廊占地,采用同杆架设双回输电线路将成为500kV主干网架的发展趋势,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击距法对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研究。在分析反击耐雷性能时,考虑雷击塔顶时导线上交流周期电压的随机性,提出利用统计法分析,通过计算得到雷击塔顶导线上交流周期电压值不同时。线路的耐雷水平相差较大。在分析绕击耐雷性能时,充分考虑了风速的影响因素,对击距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编程计算得到风速对保护角和绕击率都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高杆塔大跨越榆电线路防雷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海特高塔大跨越段的耐雷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塔大跨越段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型。该模型模拟了雷电先导向下发展的过程,并考虑了上行先导对下行先导的影响,仿真模型中包括了“回头雷击”的情况,即有可能出现的当下行雷电先导已经下降到低于输电线路高度时还发生雷击导线的情况。针对某海上大跨越段输电线路采用规程法、击距法和本文提出的模型分别计算其耐雷性能,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由于考虑了“回头雷击”的情况,因此该模型适用于各种高度的线路雷电屏蔽性能估算。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际通用的图形化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对1 000 kV特高压系统雷击过电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分别建立了杆塔、输电线路、避雷器模型;进行了雷击杆塔及其母线、杆塔接地电阻对雷电过电压影响,以及变电站母线处安装避雷器对过电压的影响、串联电感对雷电过电压影响的仿真研究.仿真计算表明了避雷器在变电站防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给出了过电压的分布、变化规律,为高压变电站雷击保护研究及其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可行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直击雷保护是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变电站直击雷保护一般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避雷针 ,常规构架避雷针多安装于构架上。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阐述了 35 k V线路终端安装构架避雷针的可行性。 35 k V变电站采用线路终端塔顶安装构架避雷针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防雷保护装置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分析2007~2010年间二滩水电站到普提开关站之间的三条500KV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资料,针对二普线跳闸次数、跳闸区段、对应地形特征各方面特点,提出了提高地闪密度大的特定区段防雷保护水平的建议。该研究可以为电力部门做好输电线路防雷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了一种新型沿悬式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绝缘子串传输特性实验平台,并对频率、绝缘子串数量和绝缘子型号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绝缘子串为载体进行电能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如500 kV输电线路用30片绝缘子串传输效率为72.6 %,而220 kV输电线路用14片绝缘子串的传输效率可达91.27 %。由此可见利用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载体为杆塔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输电主网架采用500 kV输电同塔双回线路和紧凑型线路的现状,以500 kV伊冯甲乙线的运行为模型,对双回线路感应电压进行分析,其结论有助于制定同塔双回线路作业方式及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35kV393珏玛线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率高的具体原因,根据35kV393珏玛线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管辖的50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找出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科学的治理措施,以逐渐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