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特使埃利克·约翰斯顿最近又到中东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先后到埃及、以色列、约且、叙利亚、黎巴嫩的首都,同这些国家的政府举行会谈。约翰斯顿虽然是美国影片制造商协会的主席,他对于中东人民并不是陌生的人物。在一九五三年十月间和去年六月间,他曾两度以艾森豪威尔的特使的名义到中东活动过。这一次,同前两次一样,他的公事皮包里藏着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陆军参谋部第二处(情报)处长哈米德·萨拉杰上校,现年32岁。他是叙利亚产麦区哈马人,出身于一个有势力的商人家庭,毕业于叙利亚陆军学院。1952年入法国参谋学校学习,1954年被任命为叙利亚驻法国助理武官,1955年调任现职。萨拉杰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作为叙利亚陆军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他的工作是出色  相似文献   

3.
阿梅尔·达汉是叙利亚著名作家和诗人,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1970年,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阿梅尔·达汉正在叙利亚陆军中服役。可是在一次事故中,他却遭到了不幸:地雷炸掉了他的左  相似文献   

4.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5.
巴以、约以签订和约之后,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瞄向了叙利亚和以色列的谈判。因为谁心里都明白,中东和平进程发展到今天,能否在中东实现全面和平,关键就看叙利亚和以色列的了。5月2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宣布,叙以双方已就以色列军队撤出戈兰高地后的“安全安排”达成了谅解;6月27—29日,以色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姆农·沙哈克中将同叙利亚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希克马特·谢哈比中将在严格保密情况下,在华盛顿郊区的美  相似文献   

6.
9月5日凌晨0点10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埃及著名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从而打破了停滞3年之久的中东和平僵局。就在协议签署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飞抵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转达了以色列愿意恢复叙以谈判的信息。而在此之前,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频送秋波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巴拉克旋风在《沙姆沙伊赫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巴拉克饱含深情地说:“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中东人民正在迎接新  相似文献   

7.
10月24日,伦敦中央刑事法院宣判约旦记者欣达维45年徒刑。法院指控他受叙利亚官方指使企图制造恐怖事件。欣达维在今年4月17日诱骗其英国女友从伦敦希思罗机场乘机前往以色列,他偷偷在她的行李中置放定时炸弹,把定爆装置调到飞机起飞后两小时。这架客机是以色列航空公司的,载有375名旅客。英国外交部在法院宣判后三小时,就宣布同叙利亚断交。叙利亚政府针锋相对,采取报复措施,关闭英国  相似文献   

8.
陈双庆 《世界知识》2008,(22):29-31
美国不时地通过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手段“敲打”叙利亚; 以色列一直密切注视着叙利亚的一举一动,甚至准备随时开战。 叙利亚有一个令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大为光火的行为。就是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叙以谈判:全面和平的关键叙利亚在中东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阿以冲突中,叙利亚曾直接参加了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1967年的六·五战争和1973年的十月战争。特别是在1973年的战争中,叙利亚与埃及联手重创了以色列。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稳操权杖26度春秋,成为中东政治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元老派铁腕人物。多年来,叙利亚一直高举抗击以色列的旗帜,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正是这种坚定立场,不仅使叙利亚成为阿拉伯抗以阵营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使  相似文献   

10.
这是1973年“十月战争”期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项旨在实现以色列同埃及、叙利亚停止交战的决议。1967年“六·五”战争以后,以色列拒绝撤出被占领土,埃及和以色列处于冲突状态。其间虽经联合国秘书长代表雅林进行斡旋和美国为促进双方和解抛出“罗杰斯计划”,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美苏之间则达成协议要维持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状况。阿拉伯国家感到只有通过战争行动才能摆脱困境。埃及同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1日至19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先后访问了埃及、以色列、约旦、沙特、叙利亚、黎巴嫩及摩洛哥七国,同这些国家的元首或重要官员进行了会谈。在访问埃、以期间,卡特还分别会见了驻开罗的巴解官员、前加沙市及现伯利恒市巴勒斯坦人市长。卡特现在英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执教。他自称此次出访  相似文献   

12.
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侵占的叙利亚领土,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叙利亚为收复失地与以军在此展开激战。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中东出现了两个新矛盾,一个是美军撤离后,伊拉克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另外一个就是持续了数年的叙利亚内战。最近奥巴马挺闹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路攻城略地的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杀害了美国公民,并且叫嚣要"血洗美国"。原本因为美国扳倒萨达姆政权,获得暂时安宁的中东核心地带,现在又是战火纷飞,叙利亚、伊拉克派阀林立,各派激烈厮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再次战火重燃。加上原本存在的伊朗核危机,中东核心地带形势复杂。中东的概念实际上,"中东"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英法德等老牌欧洲列强以自己为中心,将欧亚非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距离自己距离的远近,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14.
丁隆 《世界知识》2013,(10):38-39
5月5日凌晨,以色列战机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西北部的贾姆拉亚军事研究中心进行丁空袭,造成叙利亚平民伤亡和巨大损失。这是以色列三天内针对叙黎边境地带发动的第二起空袭。此前两天以色列曾发起过类似袭击,以方称此举是为了阻止叙政府向黎巴嫩真主党运送化学武器。目前,黎以临时边界“蓝线”沿线,特别是靠近叙利亚戈兰高地的地段局势紧张。5月初,以色列士兵在戈兰高地举行军事演习。根据英国媒体前不久的报道,叙利亚政府已将驻守戈兰高地的精锐部队撤走,令这一战略要地处于不设防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9日,伊朗中部省份伊斯法罕发生爆炸,美国官员随后告诉媒体,以色列发动了该袭击。这是以色列对伊朗五日前袭击的回应。4月14日,在本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以色列空袭两周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以色列目标发动大规模袭击。有报道称,这也是两国的首次直接军事对抗。而此前的4月1日,以色列对伊朗使馆的轰炸,  相似文献   

16.
出乎人们预料,拉宾死后,中东和平进程不仅没有停滞,相反以新的速度向前发展。以色列提前从西岸6个城市撤出,巴勒斯坦选举顺利进行;停顿了半年的叙以谈判也得以恢复,并取得了进展。叙以谈判的进展固然有美国和叙利亚方面的因素,但与以色列新总理希蒙·佩雷斯的积极推动显然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仝品生 《世界知识》2008,(13):40-41
5月21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同时公开宣布,双方已在土耳其斡旋下开始间接谈判。次日,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表示,以政府将互不影响地同时推进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和平谈判,并再次暗示“准备向叙利亚做出较大让步”。这一信息的“释放”立即引起众多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反对西德军国主义勾结以色列向阿拉伯国家进行猖狂挑衅的斗争,目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阿联、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叙利亚、也门、沙特阿拉伯、约旦、苏丹、科威特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已经宣布同西德断绝外交关系,或者取消了同西德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西德的猖狂挑衅这次斗争是由西德秘密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而引起的。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强行在中东制造出来的。不用讲以色列是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侵略工具,是插在阿  相似文献   

19.
11月初以来,中东风云骤紧,美国在地中海进行“二次大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军事调动,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30艘军舰和300架舰载战斗机陆续往黎巴嫩海面集结。美国空军还对叙利亚驻黎巴嫩军队阵地进行侦察。与此同时,以色列进行了部分预备役动员;叙利亚則宣布全国处于战备状态进行军事部署,并派外长去苏联紧急磋商。继续恶化的中东局势,正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和不安。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伊拉克爆发的危机反应不一,主张各异,内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分聚离合。到2月19日,阿拉伯国家对美伊危机立场分三种:一是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和以色列,支持美开战;二是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等,基本反对动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