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侯雪  刘準 《长春大学学报》2011,(6):55-57,64
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圆形场EIT扫描数据,实现了场域内干扰物质的相对尺寸及相对位置的确定,为实现EIT动态心肺监测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维电阻抗成像的测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是一种非侵入的成像技术,通过测量介质的边界参数,从而获得介质的分布状态.为研究EIT的测量模式对其数据测量和图像重建的影响,借助仿真软件COMSOL建立了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EIT系统.设计和采用了4种典型的激励模式和2种测量模式,并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理想条件下,几种模式的组合表现均可.考虑到既易于测量且成像质量高,推荐双层24电极EIT系统使用同层准对向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TLi3SiO4为产氚正硅酸锂,利用Gaussian03程序,在6-311++G(d,p)基组水平,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H2与TLi3SiO4的氢同位素交换行为.结果表明,H2与TLi3SiO4的氧发生作用形成吸附复合物,吸附复合物内形成四员环过渡态,从而实现同位素交换,交换反应活化能为239.8001 kJ/mol.同位素交换反应热力学研究表明,573.15K~1273.15 K温度范围内,H2(g)+TLi3SiO4(s)→HT(g)+TLi3SiO4(s)反应的函变与与温度T的关系为:△Hθ=6.555-0.002T+3×10-8T2、△Sθ=6.409-0.005T+1×10-6T2、△Gθ=5.508-0.005T+1×10-6T2,p(HT)/p(H2)与温度T的关系为:p(HT)/p(H2)=-0.141+0.001T-5×10-7T2,温度提升有利于氚的释放,但在300℃即有大量氚释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稠油注汽热采过程中生成H2S机理,以Na2SO4,CaSO4,MgSO4,Fe2(SO43,Al2(SO43与稠油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实验为基础,探究稠油TSR生成H2S机理。实验表明,不同硫酸盐与稠油反应生成H2S不尽相同,硫酸盐的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决定TSR反应程度的难易,电荷数越多越容易进行反应,且H2S生成量顺序为Al2(SO43>Fe2(SO43 > MgSO4 > CaSO4 > Na2SO4,但生成的烃量顺序为Fe2(SO43 > Al2(SO43 > MgSO4 > CaSO4 > Na2SO4。与其他硫酸盐不同的是,由于Fe2(SO43的氧化性,Fe3+可能与生成的H2S进一步反应。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固相检测发现,不仅存在金属氧化物(CaO,MgO,Fe2O3,Al2O3)还存在FeS2。最后,通过对MgSO4油相硫含量的检测发现,反应后硫含量高于原油硫含量,证明了无机硫向有机硫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种无机金属-氧簇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化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研究了以下5种含5-氟尿嘧啶稀土磷钨酸盐K9(C4H4FN2O22La(PW11O392·18H2O,K9(C4H4FN2O22Ce(PW11O392·23H2O,K9(C4H4FN2O22Nd(PW11O392·25H2O,K9(C4H4FN2O22Sm(PW11O392·11H2O和K9H(C4H4FN2O2)Eu(PW11O392·11H2O(FLnPW,Ln=La、Ce、Nd、Sm、Eu)对HeLa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以5-氟尿嘧啶为阴性对照,同时比较了含5-氟尿嘧啶磷钨酸盐K11C4H4FN2O2(PW11O39)·7H2O(FPW)及磷钨酸H3PW12O40(PW)的生物活性。细胞形态检测表明,化合物作用于HeLa细胞后均出现明显凋亡形态特征,细胞核染色质呈高度浓缩和边缘化现象(PW除外)。流式细胞周期检测表明,化合物作用后HeLa细胞均出现S期阻滞,与5-氟尿嘧啶相比,FPW作用后S期阻滞增强,而FCePW、FNdPW和FEuPW组同时出现S期和G2/M期阻滞。流式细胞检测表明,化合物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PW除外),且诱导凋亡活性顺序为FLnPW > FPW > 5-氟尿嘧啶。Caspase 3检测表明,化合物作用后Caspase 3活性增强(PW除外),活性顺序与凋亡活性顺序相同,其中FCePW组和FEuPW组Caspase 3相对活性显著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所考查化合物(PW除外)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活性以及激活Caspase 3,且FLnPW的活性均高于FPW和5-氟尿嘧啶,而PW只能使肿瘤细胞发生坏死,说明5-氟尿嘧啶和稀土元素对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发挥关键作用,FLnPW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以及激活Cas-pase 3细胞凋亡通路,实现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溶剂热法制备TiO2/g-C3N4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2/g-C3N4进行质子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MO)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可见光下制备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孔TiO2纳米晶与g-C3N4形成具有"芝麻饼"形貌的复合结构;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带边扩展到465 nm,较TiO2出现明显红移;TiO2与g-C3N4能带匹配耦合,有效地抑制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质子化处理过程能够提高可见光区吸收强度和电子的传导能力,增强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Hilbert空间L( , ,λ )中遵从交错分布的随机变量构成的广义经验过程T(x,0,t)弱收敛于L( , ,λ )中的Gauss过程T(t)的条件,得到统计量 T(xk,θn,t)λ dt的极限分布与 T(t)λθdt分布相同的几个定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我们证明了如下结论: (1)分数次积分算子Il与分数次极大算子Ml是Kq1α,p1(1,ωα)到WKq2α,p2(1,ωβ)中的有界算子,其中q1=1,0-α. (2)Ml是(Lp(|x|l(p-1)),Lp(|x|-l)型的(11,L1(|x|-l))型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胶凝胶法研究不同预热温度(140℃、170℃、200℃、230℃)对Sb2(S,Se)3薄膜性能及其太阳电池转化效率的影响,利用XRD、Raman、SEM、UV、光电化学测试对Sb2(S,Se)3薄膜结构与光电性能进行表征,并对制备的薄膜器件进行I-V特性曲线表征。由XRD衍射和Raman散射测试表明,硒化后的样品均掺入了Se原子。预热温度为200℃时,Sb2(S,Se)3的(120)、(130)、(230)衍射峰相对强度最大,表明晶体结晶质量提升的同时,具有一定取向。SEM表征发现,Sb2(S,Se)3薄膜的形貌以及薄膜表面平整度与前驱体的预热温度密切相关;合适的衬底预热温度(200℃)可以快速将有机溶剂分解挥发,使Sb2S3前驱体薄膜迅速沉积在衬底表面。200℃时Sb2(S,Se)3薄膜光电性能最好,暗电流相对最平稳...  相似文献   

10.
刘兴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4):798-799,803
对Smarandache伪奇数序列与数论函数的均值进行研究,利用初等的、解析的方法得出两个比较有意义的渐进公式:sun from n∈x n≤x(φ(x)/n)=6/π2x+0[(1/2)lg2x];sun from n≤x n∈x(d2(n))=6/π2xln3x+Axln2x+Bxlnx+Clnx+O[xε+ln5/ln10]  相似文献   

11.
使用动态反应釜制备得到磁性粒子,与静态反应釜相比单次制备量提高20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获得了粒径200 nm左右的单分散Fe3O4粒子,并具有超顺磁性;对其表面进行SiO2包覆,获得具有良好分散性的Fe3O4@SiO2粒子。研究发现Fe3O4@SiO2对DNA提取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并且质粒DNA吸附到Fe3O4@SiO2上后可直接加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作为扩增模板。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电吸附与水热法制备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锆(rGO/ZrO2)复合材料,将所制备的rGO/ZrO2作为填料加入环氧树脂涂料中,得到环氧复合防腐涂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红外光谱(FI-IR)分析rGO/ZrO2的结构及微观形貌,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rGO/ZrO2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ZrO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rGO上,平均粒径约为5~10 nm;与纯环氧涂层、rGO环氧涂层、ZrO2环氧涂层相比,rGO/ZrO2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最好,其阻抗值为7.00 GΩ·cm2。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新的三齿有机配体4-(4’-咔唑-9基-丁基氧)-吡啶-2,6-二甲酸(H2CBODPA),并以此为配体合成配合物Na3Eu(CBODPA)3和Na3Tb(CBODPA)3.通过对有机配体分子结构的调控,稀土Eu3+和Tb3+有机配合物的激发波长明显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与吡啶-2,6-二甲酸配合物的激发波长相比,其有效激发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约70 nm.Na3Eu(CBODPA)3和Na3Tb(CBODPA)3在近紫外光(350 nm)的激发下,分别得到较强的特征红色发光(Eu3+)和特征绿色发光(Tb3+).研究结果对合成长波长激发的稀土有机发光探针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三维互联框架形貌的3D g-C3N4(DCN)。以次磷酸钠和硫酸镍作为磷源和镍源,采用原位光沉积法在3D g-C3N4上沉积NixP,制备了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上均匀负载着直径几十纳米的NixP颗粒并且NixP表现为无定形结构;与体相g-C3N4(BCN)和3D g-C3N4相比,复合光催化剂有着更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以三乙醇胺为牺牲剂,在波长λ≥420 nm的可见光下进行产氢试验,研究了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光沉积20 min得到的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速率可达1 720 μmol/(g·h),远远大于纯DCN(7 μmol/(g·h))和光沉积20 min得到的BCN/NixP复合光催化剂(15 μmol/(g·h)),并且在经历5个光催化循环产氢测试后其循环性能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团簇NiCo2S4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单、三重态下的12种优化构型,并对其极化率和反应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型2(1)的平均极化率最小,即在外场作用下,结构最稳定;构型3(1)则最大,即结构最不稳定.此外,平均极化率和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均受自旋多重度和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在强吸电子环境中,构型3(3)、4(3)和6(1)的反应活性较强,构型2(3)和4(1)的较弱;在强给电子环境中,构型2(3)、3(1)和5(1)的反应活性较强,构型1(1)和4(3)的较弱;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构型3(3)和6(1)的反应活性较强,构型1(1)和4(1)  相似文献   

16.
 大量科学证据表明,灰霾主要是由碱性污染物氨(NH3)与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形成PM2.5凝结核,吸水并结合其他污染物而形成(图1)[1-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四方相Ce0.25Zr0.75O2固溶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固溶体的结构,并以氮气和水为原料,在室温、0.1 mol/L Na2SO4电解质中研究了固溶体的电化学催化合成氨性能。结果表明,Ce0.25Zr0.75O2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氮还原催化性能,在-0.6 V(vs.Ag/AgCl)时法拉第效率最高,达到64%,此时氨合成速率为7.3×10-11 mol/(s·cm2);在-0.7 V(vs.Ag/AgCl)时,氨合成速率最高,为1.03×10-10 mol/(s·cm2),此时法拉第效率为42.2%。这可能与Ce0.25Zr0.75O2固溶体的四方相结构、晶格结构的变化及形成的高度缺陷的结构有关;另外,Ce0.25Zr0.75O2还能有效抑制析氢副反应进行,从而提高其法拉第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分散聚合中的低聚物机理以及自由基聚合相关理论为基础得到了偏氟乙烯分散聚合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在卧式反应釜中研究了反应温度50℃下偏氟乙烯分散聚合过程中引发剂质量浓度(P1)、单体质量浓度(pM)、乳化剂质量浓度(PS)对反应速率(RP)和单位体积乳胶粒数(NP)的影响,其中NP=1.01×1019PS1.92Ps1.00.10PM.03.11以及RP=1.76×10-8Φ1/3PS0.36PI0.60PM3.83。根据VDF分散聚合模型可进一步对RP关系式进行分解,并与模型式对比后可以发现RP与NP呈0.1 9级关系,接近于模型中的1/6级。此外,由模型式中的K。0定义以及相关参数值可以得到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在水相和反应区的分配系数(α)为1.50×10-1。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维生素B12(VB12)对鲁米诺-双氧水体系良好的化学发光(CL)催化活性,研究确立了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CE-CL)检测方法,用于这一重要营养物质的准确CL分析.预处理阶段,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被确定为将VB12(Co(III))转化成VB12(Co(II))的适当还原剂,以使VB12在luminol-H2O2发光体系中获得良好的催化信号.这一过程产生的CL干扰组分,则通过毛细管电泳(CE)加以分离除去.实验中,VB12可被温和还原并由催化所得CL信号精确测定.采用实验室自行组建的CE-CL检测装置,该测试过程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下限(LOD)2×10-7mol/L(S/N=3),线性范围6×10-7~6×10-4 mol/L(r2=0.968),相对标准偏差(RSD)2.4%(n=9).对药品中VB12含量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97%~106%.相较于已有关于VB12的CL分析研究,本文首次考察了预还原处理中产生的干扰组分及其分离过程,以便捷操作获得更为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多重Zeta函数sum from n1+n2+…+nk=n·n1·n2·…·nk≥1ζ(2n1,2n2,…,2nk),当k=2,3,4,5时等式是已知的.利用递归的方法给出了k=6时的多重Zeta值sum from n1+n2+n3+n4+n5+n6=n·n1·n2·n3·n4·n5·n6≥1ζ(2n1,2n2,2n3,2n4,2n5,2n6)=(231)/(512)ζ(2n)-(21)/(64)ζ(2)ζ(2n-2)+(21)/(256)ζ(4)ζ(2n-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