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地图认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感知规律的应用,帮助学生明确认知目的,掌握认知节奏,在抽象和具体之间架设桥梁,提高地图空间认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经历了地图的感知觉阶段,心象形成阶段、心象记忆对比分析阶段和认知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对地图的认知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地理空间概念对地图表示的地理空间认知有重要影响.知觉过程经历了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两个阶段;心象地图的形成过程是概括地物图形特点,抽取地物组成元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过程;认知思维是根据地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地理空间认知的核心;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则是认知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锐君  王秀梅 《甘肃科技》2009,25(14):25-27
对地图使用者来说,其地图空间认知过程与客观世界认知过程是相同的,即包括感知过程、表象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等。而地图空间认知论对地图设计制作者来说,主要表现在认知地图与心象地图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上,这是因为地图设计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对于小比例尺地图、地图集的设计与制作来说。主要阐述了地图空间认知论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分析了地图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的关系,以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地图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地图空间认知论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环境行为学的城市认知地图理论,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个体人对社会的认识很有启发意义。人的社会化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移动,因而也需要社会认知地图来导向,以确保其成功。社会认知地图是人对社会结构的主观认识,是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程序性反映,是客观的内容和主观色调的统一。构筑积极健康的社会认知地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在地图认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感知规律的应用,帮助学生明确认知目的,掌握认知节奏,在抽象和具体之间架设桥梁,提高地图空间认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将认知地图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大尺度空间,设计出空间定位法并分析了大尺度空间认知地图建构的首要节点类型、建构过程和模式。得出:大尺度空间认知地图的首要节点类型有籍贯地、常住地、首都、旅游地、籍贯地所在省份省会、邻近地、求学地、差旅地和特大城市等,而认知地图的建构通常从籍贯地或常住地开始,反映出这两类要素节点对人们具有的重要意义;建构过程有单核的螺纹式、多核的斑块式和无核的随机式(包括完全随机和不完全随机)三类,分别对应于"点线面"、"点块面"和"随机跳跃"的思维模式;认知地图的模式可分为哑铃状、块状和散点状三类。  相似文献   

7.
张玉媛 《科技信息》2013,(12):196-197
认知地图是空间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认知地图的提出、影响因素、变形及其评估方法,并介绍了最新的认知地图评估界面,为以后有关认知地图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导航任务,根据哺乳动物海马体空间细胞的认知机理,提出了一种仿鼠脑海马的机器人情景认知地图构建及路径规划方法.在机器人情景记忆建模过程中集成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神经元活动机制,建立机器人空间环境情景认知地图,采取状态神经元集合序列全局路径规划策略,在记忆空间以自我为参考,通过事件再配置预测并规划最优情景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精确的情景认知地图,并且基于目标导航能够规划一条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9.
学科知识的线性组织结构以及知识导图类的目录状、网络状平面呈现,将认知的结构信息与知识细节信息同时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认知的负担,同时,无法对知识及其相关性进行定位,知识间的拓扑关系无法较好表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从认知过程出发,分析了学科知识结构认知过程与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的层次相似性,并依此建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地理空间化方法,将传统的线性知识组织及线性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化知识组织与二维平面空间,探讨一种新的利用地图空间化的层次认知,形象、直观、快速提高传统课程知识结构认知的方法,为知识导航与智能导学建立地理化的位置服务基准,有效地扩展了知识地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空间认知的结果是地图,地图又是我们认识空间的工具。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科技创新的年代,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认知领域对于空间认知的实现和总体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提高了认知的水平,增强了认知的效率,更大程度上深化了认知空间的能力的长远进步。  相似文献   

11.
在引入qgf=h后ai的地图符号由拓扑变换被表示为h(ai).地图投影是从球面S到二维平面Z的拓扑变换,地图符号的位置信息通过地图投影获得.地图符号在地图平面上有一个基本的表示空间mind,它在制图区域A上的原象h-1(mind)限制了地物的尺度.为达地图可视化的目的,点线符号必须实行制图夸大.点线符号属于闭集,而面状符号属于开集,它们具有互补关系,因此,点线符号的夸大必然使面状符号缩小.地图符号蕴含着投影变换,夸大和缩小变换.  相似文献   

12.
专题地图图型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分类,依据4种不同标志,提出了专题地图4种分类方案:①视觉感受方案:线划图型、影像图型和立体图型;②图面结构方案:主单元和多单元图型;③内容概括程度方案;综合与分析图型,其中综合图型又分组合型与合成型;④内容结构与表示方法方案;等量线图型、向量线图型、统计图型、分布图图型、类型图图类和区划图图型。认为以上分类可实现地图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知识地图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分别定义了狭义知识地图和广义知识地图,比较了狭义知识地图与概念图、思维导图、认知地图,预测了知识地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直接利用ArcGIS Sever或者SuperMapiServer提供的地图服务器进行WebGIS开发会受到软件自身的一些限制,不能灵活定制地图服务。因此采用基于XML信息交换构建专用地图服务器,提出地图服务器的总体设计,并对Socket通信、XML解析、地图对象池、多线程处理和核心GIS处理等功能模块进行实现,最终实现客户端运行实例。采用基于XML信息交换来开发WebGIS,可解决灵活定制地图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图是人们获取地学空信息的中介和桥梁.地图信息以视觉传输为主要传输方式,故可视化是地图学的核心.本文在论述地图可视化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地图比例尺、地图内容的有限性、地图概括及其相关概念的派生、地图色彩的运用、地图符号性质与地图比例尺的相关性、相似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它空间认识中的意义、制图资料的处理、计算机制图中的质量监控、地图制印中样图的作用等,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解释了可视化是地图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若要提高量化地图的图形展现力,必须首先明晰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它是表示数量信息的图形符号定位和设计的主要依据。本文系统分析研究了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首次提出图形坐标系统,使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更加完善,为量化地图的图形展现打下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首先把图像的RGB空间转换成HSI空间,根据车牌区域在HSI空间的特征并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可分别得到H特征图、S特征图和I特征图.如果根据这三幅特征图定位车牌失败,则根据车牌的彩色边缘得到边缘特征图.如果边缘特征图也无法定位车牌,则把HSI特征图和边缘特征图结合起来再对车牌重新定位.进行的实验中共有200辆车辆图像,只有9辆定位失败,准确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8.
从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再到地图投影,澄清了不规则的地球体与平面地图上点的对应关系,包括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和不同投影之间的变换,进而以Mapinfo为例,介绍了在GIS中地图投影的设置,为顺利利用GIS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地形地貌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现代城市地形图必须不断修测和更新。结合对原有河源市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修测的工程实例,探讨了数字化测图技术用于城市地形图修测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卡诺图具有几何相邻与逻辑相邻之间的良好对应关系 ,故在布尔代数中得到广泛应用 ,文章分析了传统卡诺图在简化多变量 ( n >5 )函数时 ,其对应关系所面临的困难 ,提出三维卡诺图及卡诺图阵列的概念。采用适当的排列方式可将图中几何相邻与逻辑相邻的对应项增加到 6个以上 ,为了使其具有实用性 ,又引入一定的画图规则 ,对三维卡诺图加以改进 ,并举例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法对六变量至八变量的逻辑函数进行综合化简时 ,仍具有简便直观、可靠性高及易操作等优点 ,且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