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教育游戏开发技术走入第一课堂已经不是新奇的事物,研究需要进入更深入的阶段。通过闽台小学阶段教育游戏教学的比较,我们提出教育游戏开发技术走入小学信息技术IT选修校本模块,作为教学的常态出现,同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让学生通过游戏开发学到综合性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游戏并不是简单的把教育与游戏进行嫁接,而是要做到真正的教育与娱乐的融合。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高度融合教育性和娱乐性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以《追寻龙珠》小学语文教育游戏为例,说明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的策划、设计、开发过程,希望能够对教育游戏工作者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爽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03-104
教育游戏是旨传播教学内容,有教学意义的电脑游戏。文章从一般激励理论入手,分析了教育游戏各个阶段的激励机制,归纳出教育游戏的特点,最终提出了教育游戏激励机制的设计要点,即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者而定:视不同的知识内容而定。  相似文献   

4.
体育游戏作为有效的体育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针对目前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对我院体育游戏课程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框架、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新的视角对体育游戏进行审视,充分认识与开发体育游戏全面育人的功能,确立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彭静  张根存 《科技信息》2011,(24):I0290-I0290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我们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这也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又一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6.
亲职教育在健全父母与子女人格和家庭功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亲职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家长接受培训总量严重不足,设计亲职教育网页游戏可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对目标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亲职教育的相关理论,设计了多层次、分支式游戏化学习任务。家长通过游戏可以体验自己家庭角色的感知和应对模式,以及在这种互动模式下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掌握亲子沟通技能和情绪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游戏是教育与游戏的高度融合,教育性和游戏性是其重要的双重属性,游戏性是手段,教育性是根本。游戏任务作为教育游戏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可以最为直接的体现游戏设计的意图。本文从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研究,试图发现其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所体现的活动性、模仿性、自主性和儿童情趣,能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众所周知,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这说明游戏与幼儿之间有着固定的,天然的联系。这也是新纲要中所指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电脑游戏具有巨大的魅力,将电脑游戏的魅力迁移到教学活动中来,已被许多教育学者所重视。对此初步探讨了游戏的意义、游戏化学习的内涵、电脑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教育教学与电脑游戏的结合模式、开发和使用电脑教育游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游戏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游戏作为孩子们最早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孩子们了解拼搏、竞争等社会意识的开始.现在游戏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