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架床设置 架床用木料、秸秆、塑膜、铁丝和红砖等搭设.温室前后部分搭设2层架床,中间部分搭设3层.用单砖砌成10厘米高的墙,墙间距为1.2~1.6米,然后用木杆搭成1~3米宽,长度不限的架床,木杆间距为20~30厘米.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距第一层层面80~100厘米高处用木杆绑架成80~90厘米宽的床.在每层均铺上一层塑料薄膜,膜上盖5~6厘米厚的沙壤土,并将土拍实.在架设架床过程中,一定要埋牢绑紧,防止架床坍塌.  相似文献   

2.
三、定植 1.建棚,筑成净宽26~27米的宽畦(两畦埂中心距离),走道宽0.5-0.6米。畦中间每隔2.5米立一根0.9米高的细木桩。畦两头各埋一块地锚,用一根粗钢丝纵向架在小立拄上,拉紧,作为“脊檩”,然后在两条畦埂中间每0.4米插一根2米长的架竹,最后相向捏成弧形固定在钢丝上。两坡的弧度要高低一致,并且每坡都用两道与拱架垂直的竹竿连接固定,使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高密度栽培的平栽,双行栽培的起垄(筑畦前起垄。大行距11-12米,垄高10厘米左右,起垄前垄下条施鸡粪15~2立方米,复合肥30-40千克)。定植前10天扣上棚膜,夜间覆盖草苫,以便提高棚内地温。  相似文献   

3.
1.播种育苗。育苗土用田园土6份、腐熟厩肥4份,分别过筛后混匀配制。另外,每立方米营养土中需加优质腐熟鸡粪粉10-15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三元复合肥3公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充分混匀。然后将育苗土装入育苗床,厚10-12厘米;或装入营养钵、纸钵、泥钵中,以供播种。育苗床宽度一般为1.2~1.3米,长度不限(以10米为佳)。  相似文献   

4.
1.开好两沟.将犁过的稻田按2~3米的间距开好厢沟、围沟.厢沟瘠27厘米、宽15厘米;围沟30厘米、宽30厘米.  相似文献   

5.
将鸡舍建成半地下式鸡舍,在严冬季节,蛋鸡产蛋率可保持在70-85%;同时还能节省饲料,降低成本,且省工省时,易于管理。 一、选址 选择背风向阳地方,挖宽1.2-1.5 米,深 0.6米、 长度不 限(根 据鸡多 少而 定,按 每平方 米5只 鸡计 算)的 土坑,在坑内放入竹竿做成的架(架距坑底25厘米左右)做漏粪板。而后在坑的四周砌墙,南墙高20厘米,并留一个能让鸡出入的口;北墙高40厘米,并在墙内上口处每隔1米留一块活动砖,用于调节舍内温度和空气;两山墙砌成南低北高的坡形。在南墙和两山墙内放入若干产蛋箱和…  相似文献   

6.
小麦播种时,以3.6米为一带,10月上句播种12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2.2米,留空档1.4米。小麦播种后在空档内套种3行越冬甘蓝,甘蓝与小麦间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翌年3月底4月上旬收获上市。3月中下旬进行西瓜和辣椒育苗,4月下旬在甘蓝收获后的空档内套种2行西瓜,瓜苗距小麦一侧30  相似文献   

7.
李光河 《河南科技》2005,(11):13-13
在麦田预先留出的宽行里开沟建菌床,宽约30厘米,深5厘米。培养料选用棉籽皮,用清水将棉籽皮浸泡一昼夜,捞出后用手握能从指缝里往下滴水,含水量应大于在室内栽培平菇,约65%~70%为宜,用0.1%多菌灵溶液拌合后,埋入菌床。每平方米菌床需用棉籽皮12.5千克。采用层播方式播种,先铺上一层培养料,将掰成栗子般大小的菌种均匀地撒上一层,再铺一层培养料,再撒一层菌种,共两层,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并用田间的泥土掩盖,以利于保持培养料的湿度和菌丝发育。  相似文献   

8.
一、主要套种模式 1.麦、棉、菜套种。一般采用“四二”式模式栽培,即四行小麦、两行棉花。中上等地力以1.6米为一带,四行小麦占地0.6米,棉花预留空地1米,麦棉间距25厘米;中下等地力及沙壤地以1.5米为一带,四行小麦占地0.6米.棉花预留空地0.9米,麦棉间距25厘米。在0.9-1米的棉花预留行上,于麦播后种植菠菜、蒜苗或早春移栽定植早熟的洋白菜、洋葱等。四月中旬蔬菜收获后,在预留空地上种植两行棉花。小麦选用高产、优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品种,如郑麦9023、温麦6号等,播期为10月10日~20日,播量为每亩6~7千克,精细整地后预留行起成龟背形埂,以利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9.
一、种植模式 1.麦一瓜一棉问套模式。1.8米一带,种植5行小(大)麦,占地0.8米,留1米空档。次年4月20日前后在空档内覆膜,破膜移栽一行西瓜,株距53厘米,密度为700株/亩。5月上旬在瓜行两侧各移栽一行棉花,棉花与西瓜行距为30厘米,棉花株距为25~30厘米,呈宽窄行种植,宽行1.2米,窄行0.6米,密度为2500~3000株/亩。  相似文献   

10.
及时施肥在果实横径4~5厘米大小时和果实大小基本定型时,施壮果肥和采前肥,以速效速溶氮磷钾肥为主。五年生以上的结果树每株施尿素1.5~2千克、磷酸二氢钾0.75~1千克;或施氮磷钾复合肥1-1.5千克。施肥方式有:雨后撒施;或兑清水60~80千克后淋施,也可以兑沤制腐熟的粪水40~60千克后淋施;或围绕树冠滴水线挖深、宽各20~30厘米的环状沟施。施肥前,必须先铲除树盘上各种杂草;施肥后。用稻草或其他杂草将树盘覆盖住,草厚3-5厘米,以提高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天演速生杨     
天演速生杨以生长快、积材率高而著称,它具有四大特点: 1.易生性。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当年扦插,当年即可成林。 2.速生性。扦插当年高可达5~7米,胸径3~5厘米,五年生高达17-20米。胸径26~36厘米米。  相似文献   

12.
江丽  陈洪 《河南科技》2008,(6):25-25
地窖储存葡萄,淡季出售,经济效益相当高。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建窖要求地窖面积的大小,可根据储果量的多少来定。地窖挖好后,在窖内设立多层支架,架间距为30厘米左右。地窖四周垒夹墙.宽度为33厘米,夹层的空隙距离为25-30厘米。在空隙中填入锯末或棉籽皮、麦秸。在夹墙四周留一个通风口,使窖内温度保持在0-3℃。然后用木棍、苇席等将地窖盖上,再铺上麦秸。麦秸压完后厚度应为20厘米左右,最后用白灰抹顶,以防漏水。  相似文献   

13.
富农 《河南科技》2005,(10):28-28
板栗采收后1~2天内,用5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喷湿板栗,边喷边翻动栗果,使其充分接触药液。喷后立即拌入3倍量的湿沙,堆成2米宽、50-60厘米高的栗堆,上面盖一层湿沙,以见不到板栗为度。若外层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沙的湿度。这样预藏一周左右,要揭开塑料薄膜检查栗堆,防止堆内温度过高或干燥。若温度过高要及时翻堆,  相似文献   

14.
一、苗木培育 3月底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地,施足底肥。每亩施掺少量尿素的厩肥20OO千克,造墒后耕耙均匀。按南北方向作宽l米的苗畦,畦内相距20厘米开2—3厘米宽的浅沟,将新香椿种子去翅,用40M的温水浸泡10小时,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拌上1:1体积的细沙,均匀撒播浅沟内,亩用纯种子约3千克。当香椿苗长出2—4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除草,保持苗间距15厘米左右,亩留苗约2万株。 二、建棚及移栽 采用普通一斜-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2米,厚60厘米,脊高2.4…  相似文献   

15.
小麦播种时,以3.6米为一带,10月上旬播种12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2.2米,留空档1.4米,小麦播种后在空档内套种3行越冬甘蓝,甘蓝与小麦间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翌年3月底4月上旬收获上市。3月中下旬进行西瓜和辣椒育苗,4月下旬在甘蓝收获后的空档内套种2行西瓜,瓜苗距小麦一侧30厘米,两行西瓜间距80厘米,株距45厘米,  相似文献   

16.
1.适温集中催芽.早春气温低、天气多变、床温过高往往是育苗失败的原因.集中催芽一是便于早期集中进行精细管理,节省燃料和劳力,降低育苗成本;二是出芽早、出芽多.具体方法:选温室或大棚内建加温苗床,排薯3~4层,层下和层间用细麦草铺垫,上部用草帘或麦草覆盖;前2~3天将床温控制在35℃~37℃,不浇水,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病害发生;爆花发芽时需将薯层用温水浸透,使床温保持在32℃~34℃(不低于30℃,不高于35℃),注意保温通气;5~6天后,爆花芽长1厘米左右时,将床温自然下降到20℃~24℃,并注意通风,使薯芽整齐粗壮.2~3天后可选晴天中午取出薯苗,分床排种育苗.  相似文献   

17.
黄乙 《河南科技》2006,(24):20-21
1.搞好网箱结构.网箱材料为聚乙烯,网线直径为1.13毫米,网眼大小为3~5厘米,网箱规格4米×7米×2米较适宜,采用单层网箱,框架为竹竿.竹竿直径为10厘米左右,若干个连为一体,用沉子固定网箱位置,以免飘逸.  相似文献   

18.
1.播种育苗.育苗土用田园土6份、腐熟厩肥4份,分别过筛后混匀配制.另外,每立方米营养土中需加优质腐熟鸡粪粉10~15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三元复合肥3公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充分混匀.然后将育苗土装入育苗床,厚10~12厘米;或装入营养钵、纸钵、泥钵中,以供播种.育苗床宽度一般为1.2~1.3米,长度不限(以10米为佳).  相似文献   

19.
小梅 《河南科技》2005,(9):29-29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沿东西向挖一条宽1米,长3米,深1.2米的坑,坑的东西两端各留一个通气孔。其中一端留出口,坑顶用玉米秸铺盖后,再覆盖约12厘米厚的土。将选好的茄果柄把向下一层层码放,果柄插在果层的间隙中,以避免刺伤茄果,码五层茄果后,果顶上覆盖牛皮纸,将坑口堵上,使坑内温度维持在5-8℃。  相似文献   

20.
一、主要套种模式 1.麦、棉、菜套种.一般采用"四二"式模式栽培,即四行小麦、两行棉花.中上等地力以1.6米为一带,四行小麦占地0.6米,棉花预留空地1米,麦棉间距25厘米;中下等地力及沙壤地以1.5米为一带,四行小麦占地0.6米,棉花预留空地0.9米,麦棉间距25厘米.在0.9~1米的棉花预留行上,于麦播后种植菠菜、蒜苗或早春移栽定植早熟的洋白菜、洋葱等.四月中旬蔬菜收获后,在预留空地上种植两行棉花.小麦选用高产、优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品种,如郑麦9023、温麦6号等,播期为10月10日~20日,播量为每亩6~7千克,精细整地后预留行起成龟背形埂,以利地膜覆盖.棉花选用高产优质抗虫抗病品种,如中41或中45包衣种子,4月10日左右播种,每亩用包衣种2~2.5千克,每埂种两行棉花,每亩密度4000~4500株左右,播后及时覆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