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8~5 mm、5~3 mm、3~1 mm和<74 μm役后铝镁碳残砖再生料为原料,部分替代同种规格Al2O3-SiC-C质浇注料中的高铝矾土熟料配料量,通过对材料的烧结性及抗钢渣侵蚀性等性能的测试分析,探讨了铝镁碳砖再生料的引入粒度和用量对Al2O3-SiC-C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铝镁碳砖再生料粒度的减小和用量的增加,Al2O3-SiC-C质浇注料烧后气孔率、常温抗折(耐压)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逐步降低,抗钢渣侵蚀性逐渐变差.在试验用料组成范围内,以引入8~5mm役后铝镁碳残砖再生料的Al2O3-SiC-C质浇注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对用后耐火材料的再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报导了宝钢对用后镁碳砖、铝镁碳砖、铁沟料和镁铬砖等的再利用研究成果。再生耐火材料的性能接近或达到新产品的水平,甚至有些能达到优质耐火材料的水平。扼要介绍了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Si+1%SiC+1%Al三种复合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最佳;同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手段探讨了金属Si、SiC和金属Al在再生铝镁碳砖中的抗氧化行为.  相似文献   

4.
以用后镁碳砖为原料制备转炉冶炼终渣改质剂,分析不同粒度回收料的化学成分,研究改质剂配料组成选择以及物料配比对改质剂强度的影响,优化用后镁碳砖基改质剂的配料组成。结果表明,用后镁碳砖回收料粒度不同,其氧化镁及碳含量差别较大,以用后镁碳砖为原料制备改质剂时,粒度为<0.1、0.1~0.6、0.6~1 mm的镁碳砖细粉配比应为3∶4∶3,菱镁石粒度应为1~3 mm ;在用后镁碳砖及菱镁石的镁质原料组成下,改质剂的强度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黏结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优化后的用后镁碳砖基改质剂的配料组成为:60.2%的用后镁碳砖、25.7%的菱镁石、10%的石墨粉、0.1%的黏结剂以及10%的水。  相似文献   

5.
用感应炉浸渍试验法研究低碳镁碳砖和普通镁碳砖对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包渣的抗侵蚀能力.采用SEM和EDS分析方法研究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普通镁碳砖脱碳层厚度是低碳镁碳砖脱碳层厚度的2.4倍,碳氧化后其组织结构疏松,并且生成大量低熔点CMS和CaSiO3.这些低熔点化合物形成连续相渗透于MgO颗粒周围,分解镁砂,使骨料破坏,加速MgO-C砖的损毁.而低碳镁碳砖碳氧化后形成微细化气孔,此微孔中生成的高熔点化合物MA容易过饱和而沉淀,因此增加了固-固直接结合程度,使脱碳层的组织结构较为致密,提高了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废弃混凝土胶凝化再生利用技术存在的组分分离导致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和能耗高等问题,提出利用以石灰岩为粗骨料的全组分废弃混凝土作为生料原料,煅烧熟料、制备再生水泥的新思路.研究了再生水泥的生料易烧性以及熟料的矿物组成、水化强度和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全组分废弃混凝土再生水泥技术是可行的;再生水泥生料易烧性较好,熟料胶砂强度低于硅酸盐水泥熟料技术要求,试验条件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引入熟料晶种煅烧的再生水泥熟料,其主要矿物成分和水化产物的组成与参比工业熟料基本相同,两者水化产物中C-S-H凝胶形貌相似.  相似文献   

7.
实验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分析了再生骨料的种类、取代率、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接近于天然骨料混凝土;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粉煤灰、普通矿粉、超细矿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颗粒整形再生粗、细骨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已经接近天然碎石.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旧混凝土板粒石化再生骨料吸水率的特性,根据粒径和砂浆裹附量对粒石化再生粗骨料进行分类,首先从粒石化再生骨料颗粒角度探讨粒石化再生骨料颗粒的吸水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扫描试验分析其原因,然后根据粒石化再生分类骨料与粒石化再生粗骨料的数量关系,通过数学演绎推导的方法进一步探讨粒石化再生粗骨料的吸水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砂浆裹附量和级配对粒石化再生骨料吸水率产生重要影响,裹附砂浆造成了再生骨料复杂多孔的表面结构,从而使得再生骨料具有独特的吸水特性。同时由于不同破碎工艺对旧水泥混凝土的破碎和砂浆处理程度不同,证明了破碎工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研究了用废旧混凝土制作的再生粗骨料的基本物理性能;然后研究了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粗骨料后,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取代率达40%时,配制的C40混凝土的立方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和弹性模量等,都与不用再生粗骨料的普通混凝土无明显差别.这说明,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粗骨料,只要控制好取代率、级配和用水量,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无影响,可以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料颗粒的表征方法,研究点云数据的点数对表征参数的影响,以及普通混凝土骨料颗粒和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几何特性的异同.方法利用数字光学投影(Digital Light Projection,DLP)成像技术对混凝土骨料颗粒进行三维扫描,获取颗粒表面点的三维几何坐标,基于球谐函数分析(Spherical Harmonic Analyses)对不规则颗粒进行三维重构和表征分析.结果重构的普通和再生骨料颗粒的最优点数分别是30 000和50 000,两种骨料的球形度指标基本相同,但再生骨料的凸性较小;两种骨料的轴比指标接近,大部分骨料都属于球体形.结论数字光学三维扫描结合球谐函数计算可以对骨料颗粒进行精确重构和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