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鹰嘴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鹰嘴豆种子的萌发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用2%硫酸浸料处理20 s,60 ℃热水以及0.20% FeSO4溶液和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均能提高鹰嘴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60Co-γ射线对牡丹、芍药种子辐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牡丹品种‘凤丹白'、芍药品种‘粉玉奴'的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分5个辐射剂量10 Gy、20 Gy、30 Gy、40 Gy和50 Gy对其作辐照处理,土壤播种后统计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γ射线对牡丹种子和芍药种子出苗率的半致死辐射剂量(LD50)分别为4.97 Gy和22.93 Gy,这对牡丹和芍药种子辐射育种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锦鸡儿种子的休眠机制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条件与方法,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对不同种源地的刺叶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进行破除休眠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是影响刺叶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在物理与化学方法中,热水处理、机械处理和浓硫酸处理能有效破除2种锦鸡儿种子种皮的阻碍性功能,显著提高锦鸡儿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浓硫酸处理萌发率可达100%,热水处理萌发率最高值为96%。热水处理、浓硫酸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是锦鸡儿属植物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据研究:~(60)Coγ射线照射蚕豆种子对其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剂量下并能诱发产生各种突变,成为近几十年来进行育种的方法之一。郝水等利用×射线处理蚕豆萌发种子,发现10—300γ对根部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促进作用,700γ则产生抑制,并在细胞分裂时产生各种染色体畸变。我们在研究了γ射线对蚕豆的形态变异的基础上为探讨~(60)Coγ射线对蚕豆细胞学的影响,特别是对染色体的影响,给各种形态、生理上的变异提供细胞学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60Co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脂肪化的影响,建立骨髓脂肪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8周龄SPF级雌性Babl/c纯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初期即接受6.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对照组小鼠在初期不进行照射处理.在首次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做骨髓切片、观察比较两组小鼠骨髓病理形态的改变,应用PAS-8000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测定各组髓腔内脂肪细胞面积.为了排除生命过程中时间的影响,在实验组小鼠首次照射处理后第48天,对照组和实验组剩余小鼠均同时接受6.0 Gy 60Coγ射线全身辐射,6天后做骨髓切片、并观察检测.结果:6.0 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第6天可在小鼠骨髓组织中检测到明显脂肪组织,随着时间延长,脂肪组织越来越多,第24天达最高水平,但第48天脂肪组织则显著减少;而对照组骨髓组织从第6天到第48天均脂肪组织少见,6.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6天才检测到明显脂肪组织. 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可使小鼠骨髓发生脂肪化.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电场条件对柠条种子处理不同时间,实验表明,不同电场处理条件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场的作用既可促进种子萌发,也可抑制种子的萌发.结果显示,在相同电场频率和电场强度范围内,长时间处理不利于加速种子的萌发.经恰当电场处理后的柠条种子,与对照组比较,在干旱胁迫下萌发种子的MDA含量变小,SOD和POD活性增加.电场处理种子具有增强柠条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耐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3种处理对两种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在1 000~2 000 mg/kg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 500 mg/kg处理效果较好;超声波处理20~40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35 min效果较好,种子发芽提前1~2d;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处理对种子发芽具有协同效应,其中以超声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效果较为明显。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处理蚕豆干种子后,无论是对其根尖茎尖细胞染色体或是对M_1代植株小孢子的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用CO_2激光处理Allium listulosum作物减数分裂前的花蕾,也可以引起减数分裂时发生变异。因此,~(60)Coγ射线和激光单独处理都会对作物发生一定的影响。但是,~(60)Coγ射线和激光双重处理后情形怎样呢?我们以蚕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920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赤霉素 92 0对紫花苜蓿、箭舌豌豆、柠条、无芒雀麦、披碱草、羊茅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用10mg/L赤霉素 92 0溶液浸泡牧草种子 ,可提高牧草种子的发芽率 ,并且可促进种子早期萌发和牧草根芽生长 ,有利于牧草播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单性木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温度的水、赤霉素(GA3)、双氧水(H2O2)和浓硫酸浸种处理对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Dandy)种子萌发的影响。水温设室温下40℃、60℃、80℃,处理24h;赤霉素浓度有100mg/L、200mg/L、300mg/L,处理时间分为24h和48h;双氧水浓度有1%、3%、6%,处理时间为24h。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清水(约20℃)浸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温水(40℃、60℃),GA3(100mg/L、200mg/L、300mg/L)及H2O2(1%、3%)浸种处理均可促进单性木兰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其中以200mg/L GA3处理48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1.1%。浓硫酸和80℃的热水浸种处理会损伤种胚,抑制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1.
PEG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渗透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种子吸胀速率均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5%的PEG处理能促进蓖麻种子萌发,10%和15%浓度的PEG处理对蓖麻种子萌发起到明显抑制;蓖麻种子萌发期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5%的PEG处理蓖麻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0%的PEG处理蓖麻种子脯氨酸含量为最高;哲蓖3号种子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强于其它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GA3、IAA、NAA、无水酒精、30%H2O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和10%,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而且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发芽势高,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3.
硒浸种对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芸豆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了6个硒浸种质量分数(0、5.0、10.0、15.0、20.0、25.0 mg/L),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硒浸种处理对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0~15.0 mg/L)硒处理对芸豆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硒的质量分数为15.0mg/L时,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大,种子萌发第7天时的单株鲜重、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也达到最大值,高质量分数(>15.0mg/L)硒处理则表现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两种方法从甘草中得到6个提取部位,并对此6个提取部位的辐射防护作用进行筛选.观察60 Coγ射线致死剂量对照射后给药小鼠模型的30天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的影响和3.0Gy60 Coγ射线对照射后给药的C57BL/6雄性小鼠外周血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甘草醇总提取物不同剂量照射后灌胃给药对不同辐射剂量的小鼠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化唐古特大黄种子活性化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低频电流和赤霉素相结合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种子萌发及活力的主要因素是电流强度和作用时间,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是次要因素。在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种子活力上,正交试验结果得出的优化组合分别为:电流强度1.0 A,作用时间90 min,赤霉素浓度70 mg/kg,浸种处理15 h;电流强度1.0 A,作用时间90min,赤霉素浓度30 mg/kg,浸种处理21 h。低频电流和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及活力。  相似文献   

16.
合欢硬实种子的萌发特性及种皮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光暗交替(8h/16h)、全光照、全黑暗及70,85,100℃热水浸种处理合欢硬实种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探讨合欢硬实种子萌发特性及其与种皮微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合欢种皮对种子的吸胀作用具有明显的机械障碍作用;交替光照和70℃热水浸泡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8.9%;合欢种子硬实现象可能与种皮无裂隙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老化的西葫芦种子为材料, 研究不同强度高压静电场对其萌发的生理生化效应, 探索了种子吸涨时间、萌发时间、萌发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高压静电场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5-2.5 kV/cm场强范围内, 可显著促进种子吸胀.缩短萌发时间;2.5~3.5kV/cm场强处理可显著提高发芽率, 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提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5~2.5 kV/cm范围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2.5~3.5kV/cm范围内,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提高;2.5 kV/cm场强对膜系统的稳定性最强,可视为促进老化西葫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场强.  相似文献   

18.
辐射对几种果树花粉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尚霄丽  张建鹏 《河南科学》2006,24(3):358-360
观察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和紫外线为辐射源对帚型山桃、凯特杏、黑宝石李等三种果树花粉进行照射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经60Co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后3种果树花粉的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都明显降低,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0Coγ射线比紫外线对花粉的发芽率影响明显;辐射后花粉发芽率降低多少依次为:黑宝石李>帚型山桃>凯特杏,辐射对黑宝石李的花粉的损伤最大、凯特杏花粉的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K509玻璃基镀膜透镜空间带电粒子辐射效应,使用两种能量的电子和60 Coγ射线作为模拟源进行了辐照试验,并分析了辐照效应与轨道带电粒子辐射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镀膜光学透镜,使用低能电子和60 Coγ射线接续辐照,模拟空间带电粒子辐射效应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处理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其对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50 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处理35 min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9.3%和17.8%,处理种子比对照提前2~3 d发芽;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作用种子,产生了相长的效果,其中以超声波作用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浸种18 h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4.5%和16.5%。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