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铃薯Mira高产施肥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缙云县,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 kg/hm2,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试验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根据增产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肥施用量为:N 120 kg/hm2、P2O580 kg/hm2、K2O 180 kg/hm2、农家肥10 000 kg/hm2.  相似文献   

2.
“3414”肥效试验对烤烟品种NC102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验材料,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对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施氮量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当纯磷、纯钾施肥量为推荐施肥水平时,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当纯氮施肥水平为3(即施氮量为135kg/hm2)时,叶绿素含量达最大值;当纯氮、纯磷施肥量为推荐施肥水平时,施钾量增加会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上升,但当纯钾施用量继续增加,达3水平(即施钾量为337.5kg/hm2)时,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表明施钾量过大会导致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施磷量对烟草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总酚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量叶上部位〉叶中部位〉叶下部位。花葶和花总酚含量都在盛花期最高。初花期不同器官的总酚含量依次为叶〉根〉花〉花葶。  相似文献   

4.
以密度、氮素、磷素、钾素为参试因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蓖麻杂交新品种含油率综合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措施对蓖麻含油率增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氮素>钾素>磷素>密度.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蓖麻含油率大于50.63%的最佳实施方案为:种植密度以22302~24498株/hm2为适宜,氮素(纯N)122.76~147.96kg/hm2,磷素(P2O5)171.97~196.42kg/hm2,钾素(K2O)158.62~182.77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地膜马铃薯后期脱肥导致马铃薯早衰的问题,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缓释肥种类的不同施用量、农民常规施肥量、马铃薯专用肥及空白对照为处理。结果表明:在荣泽缓释肥用量为750~1 050 kg/hm~2的情况下,马铃薯的生物学产量、块茎总产量、商品薯产量以及种植纯收益最高,并能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其次为农民传统施肥(1 350 kg/hm~2),再次为马铃薯专用肥(750 kg/hm~2),第4为海宁缓释肥(450~1 050kg/hm~2),最低为空白对照。施用荣泽缓释肥的马铃薯株高增长缓慢、茎粗较粗。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克新1号)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克新1号)块茎产量在38718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块茎植株需吸收N5.647kg,P2O51.172kg,K2O5.191kg,质量比为1.00:0.21:0.92。5月17日~5月31日,是植株吸收N,P205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31.55%,27.54%;5月2日~5月16日,是植株吸收K,O最多的时期,占总吸收量的28.63%。收获时,植株吸收的N,P2O5,K2O主要贮存在块茎中。  相似文献   

7.
不同肥料和种植密度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谷子品种吨谷1号和龙谷31号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不同施肥量配比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及肥料配合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处理下,产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黑龙江省一、二积温带该谷子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佳施肥搭配组合为N:P_2O_5:K_2O=2:1.38:1,基肥为尿素85kg/hm~2、二氨200kg/hm~2和硫酸钾120kg/hm~2,追肥尿素125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N,K配比,在大通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3处理下,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块茎产量达到42 000 kg/hm~2。施N量120.00 kg/hm~2(N2P2K2)处理下,N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08.33 kg/kg;施K量67.50 kg/hm2(N2P2K3)处理下,K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1.11 kg/kg。N2P2K3处理下水分生产率明显提高,为5.59 kg/m~3;单产耗水量明显降低,为0.18 m~3/kg。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增产和水肥利用最佳的N,K肥用量分别为N120.00 kg/hm2和K2O 67.50 kg/hm~2。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冈优725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水稻冈优725产量(Y)与施氮量(X1),施磷量(X2),施钾量(X3)和密度(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得出产量在9750-11250kg/hm2间的栽培模式,施氮肥85-177kg/hm2,施用P2O5为40-85kg/hm2,施用K2O为125-202.5kg/hm2,密度20.5-27万窝/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在四川绵阳31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5.34~246.62×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9.79~198.93kg/hm2,P2O5用量86.83~110.04kg/hm2,K2O用量97.78~125.32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1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7日至11月2日。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克新l号)块茎产量在38718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块茎。植株需吸收Ca 1.739 kg,Mg1.195kg,S 0.504kg.比例为1.00:0.69:0.29。5月2日~5月16日(孕蕾~开花),是植株吸收Ca,Mg,S最多的时期.占各自总吸收量的36.31%.38.30%.33.62%。收获时.植株吸收的Ca,Mg主要贮存在叶中.S主要贮存在块茎中。  相似文献   

12.
施磷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6年生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磷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60kg/hm2和120kg/hm2 3个施磷处理下,株高、1级分枝数、节间数和节间距均随施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肥当年与第2年,60kg/hm2施磷处理的叶绿素a的含量与120kg/hm2施磷处理的差异显著,且二者与CK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施肥第2年的CK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个处理外,不同施磷水平处理的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施肥当年,60kg/hm2和120kg/hm2施肥水平下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但均高于CK;施肥第2年,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草产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肥当年较第二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土壤水分下限和施氮量作为控制指标,研究水氮耦合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蒸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土壤含水率情况下增大氮肥的使用量可以显著增大烤烟的叶面积指数,提高烟株叶面的光合活性,促进烤烟的生长;氮肥的用量还影响到烤烟对水分的吸收,当施氮量为67.5 kg/hm2并且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的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分别为60%,80%和70%时,烤烟能够获得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水氮互作对新春6号春小麦旗叶渗透调节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2400m3/hm2(W1)、3200m3/hm2(W2)、4000m3/hm2(W3)3个灌水处理;设置450kg/hm2(N1)、600kg/hm2(N2)、750kg/hm2(N3)3个氮肥水平。试验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分析测定了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于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则降低了渗透调节物的含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度水分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不断的提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使得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比较缓慢。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3N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788.90kg/667m2,增产显著。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4000m3/hm2、施氮量达750kg/hm2能有效促进滴灌春小麦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烤烟中上部叶片氮化合物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部分烟区烤烟中、上部叶片含氮化合物含量偏高,影响烟叶(特别是上部叶)可用性的实际,在不同施氮量和氮素形态下,研究了烤烟K326大田中后期中、上部叶片含氮化合物总氮、烟碱、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中部叶中,施氮量增加,叶片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增加,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氮素形态对总氮、蛋白质、氨基酸的影响不明显,成熟期烟碱含量随硝态肥施用比例增加有下降趋势,上部叶中,施氮量剧烈影响叶片各种含氮化合物含量,施氮量越高,含氮化合物含量越高,高氮量处理明显高于中、低氮量处理;氮素形态对上部叶含氮化合物影响与对中部叶的影响基本一致,因此,生产中降低中、上部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应严格控制施氮量;增加硝氮施用比例可促进烟株对氮素的前期吸收,一定程度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6.
VA菌根真菌在不同磷肥水平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苗期接种不同VA菌种、大田移栽时施以不同的磷肥量,以研究VA菌根对磷肥吸收利用效应.结果得出,VA菌根对提高烟苗素质有显著效果;不同菌种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烟叶产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各种菌种不施磷肥处理能提高烟叶产量和上等烟比例,且能使烟碱含量有所提高.不同菌种在施磷量为210kg/hm2时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所有菌种中,以Scutelosporahelerogama表现最好,无论其在哪一种磷肥用量中均对烟草产生良好影响.除Glomusmoseae不施磷和施105kg/hm2两处理外,其余处理都有提高烟叶含钾量的趋势.宿主、菌种及磷肥用量三者之间有最佳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宁夏平罗春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414”实验方案研究宁夏平罗县春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籽粒产量;氮、磷、钾肥对春小麦的增产率,氮肥显著高于磷、钾肥,而磷肥又高于钾肥.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春小麦最高产量(5231.5kg/hm。)时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是258kg/hm^2(N),173kg/hm^2(P2O3),22kg/hm^2(K2O);经济最佳产量(5220.7kg/hm。)时的施肥量是257·9kg/hm^2(N),173.0kg/hm^2(P205),21.6kg/hm^2(K20),氮、磷、钾肥的施肥质量比为1:0.67:0.08.对于指导该地区农业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滴灌条件下春油菜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在西宁市北郊川水地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春油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量N为42~126 kg/hm2、P2O5为27.0~79.5 kg/hm2和K2O为27.0~79.5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2 173.5~3 234.0 kg/hm2,N、P、K肥料效应函数为:Y=130.153 2+11.3421X1+16.659 2X2-7.559X3-0.648 2X21-0.234 6X22-0.641 2X23-2.750 6X1X2+2.498X1X3-0.491 4X2X3,(R=0.856)(Y=产量,X1=氮,X2=磷,X3=钾),根据此方程推荐滴灌油菜最佳施肥量为:N为74.2 kg/hm2、P2O5为65.0 kg/hm2、K2O为31.2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 863.6 kg/hm2。滴灌施肥与以往常规方法种植油菜相比,产量基本相当且具有减少化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三个正交区组的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乌兰察布地区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及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和有机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明显提高。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在本试验地条件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的配方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