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半结构访谈法,研究了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农用地的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的因素指标,指标体系建立符合西部欠发达区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人为偏好;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的璧山县农用地等别与级别划分区际、区内差异均较明显,符合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资产化管理、集约化利用特点;半结构访谈法充分体现了农户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土地市场主体地位和基础性作用,为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开展所需数据的获得提供了一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划分征地区片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划分征地区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路线;以晋江市征地区片价测算中征地区片划分为例,验证了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征地区片价测算中,“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划分征地区片”是一种测算便捷、结果实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耕地质量监测是应当前我国耕地保护与建设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求,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变化亟待建立的情况,在全国部分市县开展试点的一项工作.以江西省吉安县为例,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与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相结合,在阐述监测控制区划分及监测样点布设的理论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吉安县丘陵地形造成耕地等别变化复杂的特点,进行耕地监测控制区及监测样点布设的选取,为其他地区监测样点的布设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与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角度,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如何科学制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以及建立何种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管理制度才能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5.
为顺利完成国家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设计开发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信息系统.系统的设计采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系统的计算原理依据国家农用地分等与定级规程确定.该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地图制作、统计分析等7个模块,能迅速实现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计算,并具有分层分类数据库综合管理功能.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可推广性强.该系统已在湖南省农用地分等定级项目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物生产潜力指数是耕地分等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中给出了全国各县级行政区指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并规定光温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水田和灌溉条件充分满足的水浇地,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对于灌溉条件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水浇地,可以按灌溉保证率对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进行内插获得作物生产潜力指数,或在农用地质量分等因素中,合理确定灌溉保证率的权重,在农用地分等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了后一种测算方法。本文为了验证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以河北省为例,基于灌溉保证率与粮食产量调查数据,以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为单位测算生产潜力折算系数,并采用折算后的生产潜力重新评价全省耕地等别,与原等别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等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算的耕地等别与原等别评价结果总体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学者们在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创新、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目前基本农田的划定仍然存在为凑足指标而重数量不重质量、空间布局零散等问题,没有达到基本农田优化布局、集中连片的要求。本研究以广东省某县为例,结合该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引入"耕地连片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等概念,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优化该县基本农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汇总成果数据量达10GB,如何高效地管理并应用这些数据成果,成为农用地分等汇总工作中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传统的图纸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应用的要求,为有效利用农用地分等汇总的成果,建立稳定、高效、强大的农用地分等汇总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汇总成果数据的基本情况,基于组件G IS开发方法建立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汇总信息管理系统,从架构与功能实现上对广东省分等汇总成果进行无缝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度城市化的都市农业区,例如广州市的番禺区,基准作物已不再以粮食作物为主,如何实现该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既满足国家规程又切合当地实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都市农业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进行理论问题的探讨,给都市农业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提供一种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为基础,以构成土地质量的较稳定的土地因素为基本依据,对土地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属性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其质量差异,建立起全国可比的等别体系的过程。然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程序复杂、信息量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农用土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辅助用户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为基础,以构成土地质量的较稳定的土地因素为基本依据,对土地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属性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其质量差异,建立起全国可比的等别体系的过程。然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程序复杂、信息量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农用土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辅助用户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系数是耕地分等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耕地分等调查评价要求对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为了探索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技术方法,以期为全国开展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河北省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和分县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法更新测算全省土地利用系数,划定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应用更新测算的土地利用系数重新评价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分析土地利用系数更新前后的等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系数空间分布更合理,等别评价结果总体符合区域耕地质量本底特性,但评价结果与耕地等别内涵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耕地分等体系的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张娇 《奇闻怪事》2009,(10):20-20
本文阐述了农用地分等的概念和内涵,并系统地研究了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与农用地分等研究的关系,全面地分析了农用地分等研究理论基础。最后针对我国农用地分等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是目前情况下亟待开展的工作 .本文在对农用地分等定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热点、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GIS在农用地分等中的应用,并以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农用地分等工作为例,探讨了利用GIS技术进行分等数据处理的过程与方法以及自野外调查起的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经验,进一步说明了利用GIS进行农用地分等的优势将定量与定位结舍起来,使分等结果精确科学,又托显示不同土地的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目前在喀斯特农村地区开展的农用地估价主要有单宗宅基地估价、城郊结合部或城市规划区土地估价以及为解决纠纷问题而开展的单宗土地估价 3种形式,主要存在农用地分等定级难和估价方法是否适用等难点问题。对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进行探讨,对于整个喀斯特地区以及非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的完善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GIS技术的农用地分等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农用地分等成果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WebGIS技术,以ArcIMS为平台的解决方案.分析了WebGIS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农用地分等信息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以福建省长乐市农用地分等信息发布系统为实例进行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阐述农用地等级对土地使用税、土地征用补偿和租赁费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数据输入、管理、查询、分析和输出功能的基础上,以沁阳市农用地分等定级项目为例,提出了利用MapGIS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该方法可快速获取丰富的土地资源信息、图、表等成果,实现图数结合和各种定向分析与计算;极大地提高了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科学性、可靠性、客观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综合的工程,其中区位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区位条件对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城区不同的行政村由于区位条件不同,综合地价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县为例,结合该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引入"耕地连片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等概念,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详细论述了基于GIS的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路线和具体的实施途径。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