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针对市场中只有两类信用水平的企业,运用惩罚机制,建立了银行信贷合同设计模型,给出了不同信用水平企业的信贷合同.研究表明,当不同信用水平企业的机会效用之差大于某一值时,低信用企业才有假冒高信用企业的积极性.相对于信息对称下的信贷合同,银行可适当增加高信用企业的贷款额度,吸引他们贷款.同时增加对低信用企业说谎的惩罚力度.当两类信用水平企业的机会成本相差较大时,为防止低信用企业说谎,激励其积极还贷,除增加对说谎者的惩罚力度,可适当减少低信用企业的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2.
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和抵押手段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抵押贷款对项目投资风险程度和银行期望收益的影响入手,通过比较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对信贷市场的影响效果,认为抵押物不足值时抵押贷款的风险大于信用贷款,而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抵押手段对利率逆向选择的作用和利率对抵押的逆向选择的作用,提出了将贷款利率和抵押品结合考虑作为银行甄别不完全信息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VaR约束量化银行的风险态度,研究银行最优质押量决策的变化和最优贷款利率的选择,同时分析供应商提供回购担保对银行、零售商的决策影响。研究表明:当考虑银行的风险态度和VaR约束时,银行质押量决策可能会低于风险中性时的最优质押量;银行贷款利率选择与风险态度和回购担保无关,且等于政府管制利率;银行的期望利润、存货质押量与核心企业的回购价格成正相关,小微企业零售商订货决策受到银行风险控制及核心企业担保程度的共同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文章结论。  相似文献   

4.
不完全信息下银行信贷风险的决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在不完全信息下银行信贷风险的决策机制,给出了当企业的初始财富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最低限度而且不超过最高限度两种情形下银行信贷风险决策机制的配给和无需配给的设计,揭示了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银行能有效鉴别出企业荒报风险信息的程度,给出了银行拒绝企业贷款申请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质押率的确定是进行质押融资的核心工作之一,合理的质押率是银行控制质押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虑了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借款企业的减排水平、违约风险和国家宏观经济风险等因素,在银行保持风险水平一致的基础上构建了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模型。研究表明:最优质押率与银行愿意承受最大损失下的最大质押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是由企业期末CERs的完成率、CERs的初始价格及银行愿意承受的最大贷款损失度所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的违约概率、银行的贷款利率、资金成本、贷款时间及银行能够承受最大损失发生的概率所决定。最后,以欧洲气候交易所的CERs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带有利率和贷款的风险模型,其中利率是指当保险公司的盈余为正时,公司可以以恒定利率获得一定的利息;而贷款意为当保险公司的盈余为负时,公司可以以恒定的利率向银行借款.通过带有利率与贷款的风险模型的强马尔可夫性,可以得到负盈余总持续时的拉普拉斯变换.更进一步,在索赔服从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得到负盈余总持续时的拉普拉斯变换的显性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03,(8):33-33
<正> 近年来,我国担保贷款数量激增,已达到5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植下,担保贷款将会成为中小企业另一条有效的融资之路。一段时间中,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大量企业嗷嗷待哺;一方面银行资金缺乏出路,四处出击,却不愿意贷给民营中小企业,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认为为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风险难于防范,而担保贷款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担保贷款,即由专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对银行来说,降低了风险,对企业来说,获得了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考虑了商业银行贷款中非正常贷款的本息损失的基础上,根据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表等式,重新构造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随机变化和利率风险随机变化下利润效用的泛函,求导了商业银行利润效用最大时的放款利率函数,应用贝叶斯估计分析了商业银行增加风险规避程度时其放款利率的变化,将风险规避程度从比较弱而难以产生直觉上有吸引力的Arrow-Pratt风险规避程度提高到更强Ross风险规避程度,指出在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成本时,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商业银行将采用更高的放款利率.  相似文献   

9.
规避道德危害的信贷决策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中,规避风险厌恶型企业道德危害的信贷决策机制,考察了在该机制中贷款利率、抵押品需求量和信贷配给对规避企业道德危害的作用.提出了这种机制作用下均衡的贷款合同应满足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0.
俞崇武 《华东科技》2009,(12):29-31
银行之所以愿意接受企业用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贷款,更多的是看重企业经营的成长性,也就是第一还款源的稳定。只要企业经营业绩上去了,就不会有偿贷风险。拿知识产权来质押,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对企业的制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我国还没有放开,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推行,这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商业银行的信贷方案设计带来了困难。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西方信贷合约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试图解释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某些信贷行为。  相似文献   

12.
抵押、贷款合约与借款人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建立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市场博弈模型,研究了抵押对借款人风险的事前甄别作用和对其履约行为的事后激励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抵押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利用借款人的自我选择机制,银行可以通过合适的分离合约来有效地降低贷款中的信用风险.提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抵押的作用受到一些现实约束的抑制和抵消.  相似文献   

13.
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激励模型研究政府救助措施对金融企业收入的影响.发现减少固定薪酬、MBO(经理人收购)可使企业增收,减少绩效薪酬则导致企业收入下降;把金融企业原有的高风险资产置换成低风险资产也对企业收入产生影响,应该根据夏普比率来选择低风险资产,只有当低风险资产的夏普比率高于原资产夏普比率的一定倍数时,才能使金融企业实现增收;国债是一种可以提高企业收入的低风险资产.  相似文献   

14.
抵押担保在贷款合约中的经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和借鉴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在对称信息下银企双方之间如何构造最优合同。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贷款银行根据信贷市场上借款企业的平均风险类型所制定的贷款价格如何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研究了抵押担保在信贷合同的作用,指出担保有一定的信号显示作用,有利于贷款银行识别借款企业的风险类型,抵押可以减小贷款银行在违约情况下的损失并扩大借款企业的责任范围,在定量的基础上,指出可以设计贷款担保与贷款偿付负相关的贷款合约识别借款企业的风险类型,从而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和效用的极大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隐含期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同时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利率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迫切要求及时建立完备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然而传统的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如利率敏感性缺口、久期缺口等已经无法适应隐含期权的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用实验分析的方法探索不同风险态度时,股东对过度自信CEO的最优薪酬合同设计问题.通过建立股东和过度自信CEO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并构造具体的数值实例解出最优薪酬合同后,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控制CEO的风险态度及过度自信程度,检验理论模型中的最优解是否实现,从而为股东设计CEO的薪酬合同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学习效应,股东和CEO的选择都向最优行动收敛,而且都显著水平地选择了理论预测的最优行动.最优的薪酬合同设计是,当CEO风险厌恶时,对低过度自信和高过度自信的CEO提供的薪酬分享系数较低,而中过度自信CEO的薪酬分享系数较高;当CEO风险中性时,对低过度自信和中过度自信的CEO提供的薪酬分享系数较高,而高过度自信CEO的薪酬分享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7.
信号博弈及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信号博弈的角度解释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分析了转轨时期我为商业银行大量不良债权形成的微观机理;指出转轨时期的一些特殊因素使得信贷抵钾、担保等都难以成为企业对银行发出的有信息价值的信号,制度上的规定也使得信贷利率失去信号的作用。企业的信贷参与约束条件很容易得到满足,从而信贷博弈难以达成银行所期望的分离均衡。转轨时期银行的信贷参与约束条件也较容易达成,而后期较大的清算交易费用使得大量的不良债权滞留下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将出现一种新的风险,即隐含期权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对这些隐含期权的忽略会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先向读者展示了什么是隐含期权以及这样的期权在什么情况下得到执行,这种期权的执行将如何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然后说明了银行隐含期权的度量方法,特别创新的给出了数值计算方法,最后针对这样的潜在风险,作为一个银行的管理者应该如何去管理这样的风险,本文给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利率机制的创新 ,就在于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 ,放开利率管制 .本文论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分析了内外因素的辨证关系及利率市场化的风险 ,阐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