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太行山猕猴某些形态指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实验对太行山82例猕猴进行了活体测量,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幼年太行山猕猴雌雄之间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随身体各部分逐渐发育成熟,两性之间差异逐渐显著。同年龄的太行山猕猴与南方猕猴之间有显著的个体形态差异。另外初步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南北猕猴形态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蹠骨长度变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13,♀33)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蹠骨的长度进行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Mc和1Mt很容易与其它4根掌骨和蹠骨区分,在长度上是最短的.掌骨和蹠骨长度顺序在侧别上没有差异,在雌雄之间有一定差异.掌骨3Mc和4Mc长度之间没有差异(P>0.05).蹠骨的2Mt与5Mt之间及3Mt与4Mt之间没有差异(P>0.05).太行山猕猴掌骨的长度的顺序是2>4,3>5>1,蹠骨长度顺序为3,4>2,5>1.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太行山猕猴染色体组型的观察,并根据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绘出染色体组型图及其相对长度、臂比指数和置信限。结果证明太行山猕猴和其它地区的猕猴,在染色体组型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62例太行山猕猴的动脉血压测定结果。分别比较了麻醉状态下与非麻醉状态下的动脉血压值,发现前者低于后者;而在麻醉状态下,雌雄猕猴之间的动脉血压差异显著;并随着猕猴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猕猴掌(蹠)骨长度与颅长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掌和蹠骨与颅长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7例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蹠骨长度和27例颅骨长度进行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雄性掌(蹠)骨(除1Mc)与对应的颅长相关性较高(P<0.01),呈同步性生长,雌性掌(蹠)骨与对应的颅长无相关性,呈非同步性生长.对于太行山猕猴一个种而言,掌(蹠)骨与对应的颅长表现出高相关性(P<0.01).掌骨长与颅长回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了解太行山猕猴远侧段指趾骨长度排序和性差特征.对远侧段指骨(17例)和趾骨(19例)长度进行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远侧段指趾骨长度变量在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大部分变量在性别之间差异显著(P0.05);远侧段指骨的长度排序为3,4521;远侧段趾骨的长度排序为3,42,51.产生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出生前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93例健康的太行山猕猴呼吸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太行山猕猴的呼吸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在同一年龄组及样本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别;太行山猕猴的呼吸频率与国外和我国南方猕猴之间差异明显;非麻醉猕猴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麻醉猴的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太行山猕猴跟骨性差大小.方法:测量太行山猕猴跟骨标本27例(♀16,♂11)的9项变量.运用SPSS13.0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猕猴跟骨主要形态变量有较明显的性差,6项变量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采用回代检验和交互检验方法判别率不同,多元判别分析性别正确判别率较高(>85%).结论跟骨的性差大小与身体性差大小有关,与雌雄个体异速生长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猕猴肠道寄生虫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猕猴(Macaca mulatta)是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珍贵实验动物。秦田生、钱开明、吴军、高诚等对我国南方诸省猕猴体内外寄生虫作了调查研究工作,北方太行山猕猴的寄生虫尚无人作过。我们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肠道寄生虫五种。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猕猴掌面花纹嵴数的性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太行山猕猴掌面花纹嵴数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测量25例(雌17例,雄8例)太行山猕猴掌面指间Ⅱ-Ⅳ区花纹的嵴数。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掌面纹线脊数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结果表明:10项变量中有5项在雌雄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太行山猕猴的掌面花纹嵴数具有明显的性差,性别的正确的判别率为88.0~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