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使用基于普通摄像机的三维摄像测量系统,对人体上肢运动数据进行了测量。根据人体上肢运动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具有7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通过分析布置在上肢上若干标记点的运动,建立了固连于上肢的关节坐标,提出了关节转角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日常活动中人体上肢关节运动数据。  相似文献   

2.
人体和刚体一样在空间可作三维运动.三维运动的物体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有6个自由度.沿3个轴可作三个方向的直线运动,也可绕三轴转动或旋转.但在人体下支撑时三个轴直线方向的运动受到约束,可作三轴的转动或旋转,称为人体三维转动.三维转动是人体的运动技能,是人体运动时气血循环体液代谢的基础,也是人体一种运动规律.人体运动通过三维转动调动大群肌肉产生动力,又以转动的形式传递作功.体育运动时由于高速度大负荷约束了人体平时的运动条件,在约束力作用下人体三维转动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完成,三维转动训练可提高人体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3.
张小云  刘允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2):2103-2107,2111
根据连接刚体的结构和运动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图像序列点对应元的连接刚体三维运动估计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相邻两个连杆的运动连接关系,由2幅图像估计连接刚体的初始位姿,即确定连接点的空间位置.其次在初始位姿估计的基础上,将各个连杆的运动用螺旋和指数映射表示.最后利用图像点对应元的运动约束方程,求得连接刚体的运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连接刚体的各个连杆的相互关联性被充分利用。降低了问题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稳健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行人体完整腰椎骨运动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和分析系统.通过平行光测量系统,将每个椎体上三个标志点的运动投影到光屏上,以摄象机动态记录并输入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同时运用刚体运动学原理进行计算,获得人体完整腰椎骨三维运动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标准多刚体假人和有限元人体模型进行拆分、组合、缩放,建立基于受害人真实体型特征参数的多刚体-有限元组合式假人模型,应用于一起真实两轮电动车交通事故的模拟.采用摄影测量法计算车辆碰撞速度,对事故发生时刻的现场进行三维重构,分析了碰撞后人和车的动力学响应以及电动车骑车人的损伤情况.碰撞后人和车的运动形态与真实情况基本吻合,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假人头部损伤准则(HIC)值、小腿最大弯矩和颅骨von Mises应力云图,人体损伤判定和法医鉴定结果一致,有效验证了组合式假人模型用于交通事故模拟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非刚体运动分析中模型精度和计算复杂度之间的平衡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圆锥曲线模型的弹性连接体(人体)三维运动估计方法。建立了人体三维模型,根据双目图像序列进行基于该模型的人肢体三维变形和运动参数估计,采用圆锥曲线三维模型及其在图像平面上投影的联系方程估计三维运动参数。人手臂运动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运动估计算法能够正确估计人体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7.
给出以任意点为基点的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计算公式,由其导出刚体平动、定轴转动及刚体平面运动的动能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对偶数矩阵和旋量的概念,由动力学定理推导出描述刚体作空间一般运动的对偶欧拉方程。由对该方程的讨论,可得到刚体定点运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自由刚体运动微分方程以及刚体的平衡方程等。由此可认为对偶欧拉方程是刚体力学的普遍方程。此外,它也为多刚体开环系统的机械手设计提供了动力分析的理论依据,为说明这一点,引用了文献[2]的n连杆开环系统,并作了些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9.
综合利用轨迹优化、有限元理论及多刚体方法对某起典型三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数值再现.以车辆停止位置为目标函数,车身接触位置为约束条件模拟计算出事故发生过程.利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计算出车内乘员头部加速度,以此进行人体损伤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车辆撞击护栏的过程,通过护栏变形数值模拟结果与真实事故中的变形量相比较,验证车辆撞击速度的可靠性.通过案例分析认为综合利用事故中遗留下的刹车印迹、车身或其他物体变形、人体损伤等多种信息,可以对碰撞事故进行精确分析,同时各信息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和验证,从而为事故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刚体位移矩阵由Suh和Radcliffe提出.本文以刚体位移矩阵为理论基础,推演平面四杆机构刚体导引新的设计计算公式,将原来须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简化为只要求解一个非线性方程.应用运动倒置法,该设计计算公式可推广应用于平面四杆机构再现函数.文中附有BASIC程序,并各举一例分别阐明刚体导引和再现函数两类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调查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院足球专选队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着重阐述了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训练、比赛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跟踪调查田径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引起损伤的原因,探索田径专修班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规律,改善运动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预防和减少教学与训练中的创伤提供依据,更好地完成教学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3.
对高等院校足球选项课中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诸方面分析讨论了运动损伤的原因与规律,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运动损伤后结合中药疗法进行康复训练,可加速损伤愈合和功能恢复,保持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机能、保持已获得的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运动外伤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教学专业的关系,以及预防一般外伤和意外损伤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院98级、99级、2000级和2001级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揭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由于运动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设施不良或者违反规则等原因,会给部分大学生造成运动损伤,并以在篮球、足球、排球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最多。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以提高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问卷调查法,对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大学生的损伤状况与原因进行调查,发现运动损伤总患病率为82.32%;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依次为手指、踝关节、膝关节、手指、腰背部、大腿等;常见损伤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致伤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当、违反比赛规则、技术动作错误、场地不良、运动负荷过大等。结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较高,针对其损伤特点和致伤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论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运动损伤是由于从事排球运动对人所带来的机体伤害。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缺少保护意识、体能训练不科学成为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引起高度重视,强化防范意识;积极应对,做好准备活动;科学系统,合理进行体能训练;充分合理,安排伤后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舞狮运动技术水平和动作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队员在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运动性损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舞狮队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运动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预防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