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7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空调度日数作为评估暖季降温耗能的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1971—2010年间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并评估了气温变化对重庆地区降温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各地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空间差异明显,沿江及河谷一带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高、多,东南部及城口等高海拔地区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低、少;1971—2010年重庆各分区的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时间演变与全区平均比较一致,主要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折;气温与降温耗能具有很好的同步性,温度对降温耗能的影响程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气温若升高1℃,整个暖季(5~9月)、夏季(6~8月)中重庆全区平均的降温耗能将增加56%、46%;在暖季或夏季,气温若升高1℃时降温耗能增加效应量重庆各个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东南部、西部、西南部、中部、主城、东北部;暖季气温若升高1℃时,全区平均制冷日数将增加16 d,主城将增加14 d,其他地区将增加15 d;最后利用平均气温与降温耗能变率建立了一组降温耗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估模型。文章认为该组评估模型可以用于重庆地区降温耗能变化的定量评估和预估。  相似文献   

2.
使用2013年Landsat-8影像数据分析成都市四环路以内的锦江、沙河、府河的降温效果。以0. 1℃为降温阈值,通过缓冲区分析法确定锦江、沙河、府河的降温影响范围分别为180 m、210 m和240 m。分段研究发现:三条河流不同区段河面平均温度存在差异,各条河流相差最大的两个区段如下:锦江Ⅰ-Ⅱ-1段与Ⅲ-Ⅳ-2段相差1. 48℃,府河Ⅱ-Ⅲ段与Ⅲ-Ⅳ段相差1. 05℃,沙河Ⅰ-Ⅱ段与Ⅱ-Ⅲ-2段相差0. 67℃;三条河流中府河降温效果最明显,整体降温幅度为1. 68℃,其中府河Ⅰ-Ⅱ段降温幅度最大达到2. 09℃;统计发现同一条河流东西两岸的降温效果不同,三条河流差异最明显的分别是:府河Ⅰ-Ⅱ段两岸降温幅度相差1. 79℃,锦江Ⅲ-Ⅳ-2段相差1. 14℃,沙河Ⅰ-Ⅱ段相差0. 4℃。分段研究河流的降温效果使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定量分析城市滨水带状绿地不同下垫面温湿度调节效应,选取安庆滨水带状绿地江滩公园为研究 对象,分析不同下垫面与降温增湿强度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城市滨水带状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天气晴 朗夏季,选取 6 种下垫面(草地、乔草、乔灌草、水体、硬质铺装、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开阔的无植被区域作为对照, 测定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比较不同下垫面之间降温增湿作用的差异。 结果 6 种下垫面均具有降温增湿作用,温 度日变化呈现出“单峰型”变化规律,湿度日变化呈现出 U 型变化,且各类型下垫面均在中午 11 ∶ 00—13 ∶ 00 达到 高温低湿状态,其中乔灌草与乔草两种下垫面与对照点之间的温湿度差异显著,水体与对照点之间的湿度差异极 显著,温度差异不显著,草地、硬质铺装、建筑与对照点之间的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 此外,不同类型林地中常绿阔 叶林降温增湿作用最为明显。 结论 不同类型下垫面表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植物群落与水体能有效改善周边环 境小气候,该结果对合理配置滨水带状绿地植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阜新地区热度日和冷度日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6年阜新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分析阜新热度日HDD和冷度日CDD月际、年际、年代际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度日与平均气温及耗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阜新HDD最大值出现在12月,CDD最大值出现在7月,HDD和CDD月际差异均较大.HDD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下降率为-78.5(℃·d/10 a),CDD年际变化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上升率为22.0 (℃·d/10 a).阜新多年平均HDD值和CDD值分别为4087.5 (℃·d)和19.2 (℃·d).HDD年代际变化呈下降趋势,CDD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HDD年代平均值与年代平均气温呈反位相,而CDD年代平均值与年代平均气温呈正位相.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对城市热环境的降温效应——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城市公园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通过反演天津市区地表温度和分析各公园的缓冲区,研究天津市市内六区公园的特征要素对周围环境的降温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不同公园的降温范围、降温幅度和降温速率有所不同,各公园降温幅度与距离均近似成拟合二次多项式.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园特征要素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公园的绿地比例与降温范围、降温幅度和降温速率相关性最大,且二者呈拟合二次多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模拟航天产品试验所需极端温度环境和测试航天产品在较大升降温速率条件下的耐受能力,研制了区别于传统热真空罐的氦气氛高低温试验箱,其净空间尺寸为2m×2.2m,可以通过强制对流与辐射换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升降温速率.同时,以液氮和四缸两级斯特林制冷机为双冷源,对高低温箱的降温性能进行测试,考察了高低温箱内空间的降温极限以及达到多个目标温度的降温速率等.结果表明,在液氮与斯特林制冷机共同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氦气的强制对流、再将氦气抽除的技术手段,可使热沉温度降至-210℃以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5-2014年环县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的气温资料,对环县近50年的气温进行统计,对气温进行年际、四季、以及农作物播种期等不同时段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环县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按照年际划分,变化趋势为升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1961-2009年气温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我国730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检验了该时段我国全年和四季气温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961-2009年我国地面观测温度普遍升高,但四季和全年平均气温变化规律不一致:全国年均气温升高比单季平均气温升高明显;青藏高原和滇西南地区无论四季还是全年均是升高最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温条件对高盐废水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MBR和A/O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中主要选择快速降温和缓慢降温两种方式考察氨氮去除率随温度下降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50%海水比例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两种工艺氨氮去除率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快速降温比缓慢降温对处理效果的冲击更大.在相同温度变化情况下,MB...  相似文献   

10.
曹桂兴 《科技资讯》2014,(14):1-1,3
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等功能都会出现异常改变。如果温度超出人体承受范围,并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对人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都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猝死。而如何在没有空调或者其它制冷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人体降温装置降低温度,成为了各国科研人员都在研制的焦点。本文主要通过对循环式人体降温装置和新型的人体降温系统—液冷式降温背心这两种人体降温装置进行介绍,阐释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进行总结,突出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