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中的信息扩散原理,建立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收集60组黄土湿陷性试验资料,选用与湿陷系数紧密相关的含水量等重要影响因素,运用信息扩散原理中的正态信息扩散离散回归方程得到原始信息分布矩阵,进行正规化处理,并进行模糊近似推理,采用信息集中公式求取最终结果,建立了评价指标与湿陷系数之间的模糊关系和黄土湿陷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对10组黄土湿陷性试验数据的非母体验证,均方误差较小,结果较为理想。该方法步骤清晰、易懂,结果可靠、实用,效果快速、良好,可使用在黄土高原地区区域性的城镇防灾规划、区域黄土湿陷性分析和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李会武 《河南科技》2013,(12):143+229
若要对公路路基中湿陷性黄土施工实行全方位、全面的管理,那么就需对公路路基中湿陷性黄土施工中的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细致化、全面化考虑,并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正常开展。本文对公路路基中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21,(1):92-94
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被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如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对结构造成的危害是该复杂地质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太原市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顺利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通道深基坑工程施工,形成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地下通道深基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用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湿陷性并提高其承载力,目前规范中只有8500kN·m能级以下的有效深度预估值,而15000kN·m的高能级强夯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其试夯情况和深达15m的处理效果,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的湿陷性问题,一直是黄土地区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黄土的湿陷性会严重影响其分布区的工程建设活动,为此要预防和减少黄土湿陷性危害。而黄土湿陷性的形成机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结构,目前应用微结构理论研究黄土湿陷性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笔者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求取实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明了黄土湿陷的机理,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介绍了常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新型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某水库位于黄土高原高山峡谷地带,场区地形狭窄,坝基岩性为土岩双层结构,上覆更新统黄土厚度大,而且具有自重湿陷性。本文根据场区地形地貌特点和试验资料对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建议,为以后类似场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程渊博 《河南科技》2022,(1):121-124
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土体结构的特殊性,在较重荷载的作用下,如不进行地基处理往往会有较大的附加沉降,严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以洛阳市洛龙区东西霍屯棚户区工程改造项目为载体,对项目浅基坑高层住宅区域采用复合地基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得出采用复合地基能够有效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及其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对灰土挤密桩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结合某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实例,着重分析灰土挤密桩技术应用于软基处理中的施工参数及施工工艺,以验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承载力及强度方面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及其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对灰土挤密桩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结合某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实例,着重分析灰土挤密桩技术应用于软基处理中的施工参数及施工工艺,以验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承载力及强度方面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