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几年来我省用进口肉用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杂种肉牛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远比本地牛为好,充分显示了杂交改良的优越性。但对杂种牛如何饲养培育,关系到今后肉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问题。为此,我们对利本赞×本地黄牛(以下简称利杂F_1)、海福特×本地黄牛(以下简称海杂F_1)的两个杂交组合,在不同养育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究研,并做了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的测  相似文献   

2.
家畜的生长发育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犏牛生长发育的研究,既涉及遗传表现,也涉及如何保证其性状充分发育的条件。近年来,我省先后引进黑白花、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来、短角牛等普通牛培育品种(冻精)与高寒牧区牦牛进行种间杂交改良,目前各地已产出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犏牛。为了摸清不同杂交组合的改良效果,对不同父系犏牛的初生至17月龄时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上有名的兼用牛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与大量的繁殖,现正在发展成为我国自己的“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在体型外貌、体尺体重、产奶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以及适应性和遗传性等方面,都优于我国本地牛。它杂交改良本地牛效果显著。这对我国今后养牛业的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上述诸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我省先后从英、法、西德、新西兰、奥地利等国家引进六个肉用品种(包括兼用品种以下同),分别同本地黄牛杂交,已得至几十万头的杂交后代,初获成效。为了总结黄牛改良成果,选出理想杂交组合,供生产实际应用,为培育肉牛新品种创造条件,我们几年来对六个引入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黄牛的效果分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全省做了五次调查,现将积累资料归纳分析如下(有的采用北方兄弟省的部分材料作为对照): 一、肉用牛与本地牛杂交一代的效果 (一)一代杂种牛主要外貌形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吉林市启动黄牛改良吨牛试验示范工程吉林省吉林市政府已批准市科委从1994年4月到1996年11月实施黄牛改良、吨牛试验示范工程。这项工程旨在现有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基础上引入夏洛来牛种源,实行经济杂交,开展以“夏西本”X主要模式的三元杂交改良,使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石河子垦区养牛业是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要品种,以七十年代末引进推广冷冻精液技术,到八十年代后期冷冻精液技术全面应用于生产,对垦区牛的育种改良工作给了很大的促进.牛奶平均单产大幅度提高.由八十年代中期单产不足一吨,提高到现在的三点五吨以上.与全国及自治区先进单位及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尽快缩小这一差距,从种公牛方面已无问题,我们引入了全国最优秀的种公牛冷冻精液.但采用常规的改良方法,逐代改良提高将需要多年,因此利用新的改种方法和技术,试验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加速我区荷斯坦奶牛的良种化进程,是一条可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成果速报     
农业782 项目名称优质肉牛繁育技术体 系研究 完成单位海阳市农业局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项目简介该课题研究紧紧抓住了优质肉牛“繁育技术”、“繁育体系”和“杂交改良体系”三个重点,在当地牛肉用改良、优质肉牛繁育和肉牛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在“优质肉牛区域性定向改良”、“提高优质母牛繁殖率配套技术”和“优质海阳肉牛品种选育”三方面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推广前景该成果应用于我国肉牛生产,将极大提高肉牛的受胎率、繁殖率和产仔成活率,加快役用牛向肉用方向转变,提高肉牛生产水平,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优质肉牛及其产品的商品率,促进我国养牛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省西部草原地区牧养的蒙古黄牛耐粗放、使役能力强,但产肉量低、出奶少。为改变其低产状况,培育我国新型肉乳兼用的牛种,我们畜牧研究所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展了应用短角牛改良蒙古黄牛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前,这项研究主要在国营牧场进行,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由于一些措施脱离我国农村的实际,对生产的作用不显著。一九七一年,我们在深入农村社队调查的基础上,冲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在农村建立了黄牛改良科研基点。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把牧场的研究与农村社队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大搞群众科学实验,学习和运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1):104-107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牛文化的概念,华裔印度学者谭中的建议进而大大宣传了这一概念。实际上,牛文化概念的提出是现代养牛业和牛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以谢成侠为代表的牛科技工作者为此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进入21世纪,它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牛科技和牛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牛文化的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西门塔尔牛对凉山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选择示范区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代的体重、体尺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西本F1代牛的各项指标均比黄牛有明显的提高,并在全县29个乡得到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养牛业特别是肉牛业发达的国家之一。1977年共有牛3206万头,约占世界牛总头数的2.38%(全世界有牛13.46亿头),人均有牛2.29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0.34头),养牛密度为4.2头/公里~2(全世界养牛密度为9.9头/公里~2)。澳大利亚品种资源丰富。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山东省平度市灰埠镇发挥当地优势.从营造市场入手.抓住品种改良关键,搞好牛粪增值.打牛牌,兴牛业,发牛财。目前,以大型牛市场牵动的经济型养牛业已成为该镇经济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13.
(1—6期刊名为《畜牧兽医通一讯》,题后括弧内前一数字是总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试验研究耗牛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耗牛外科手术电针麻醉效果及初步研究‘成都黑白花乳牛生理化指标的测定电针麻醉在乳牛上的初步试验与应用,.-1975年开展乳牛冷冻精液试验初步小结乳牛电针麻醉站立保定行肺叶部分切除术一例猪的酸中毒‘用黑白花奶牛改良耗牛的效果德昌水牛生理常数测定耗牛副伤寒病例诊断若尔盖县种植一年生燕麦经济效益的探讨‘两组合剂对绵羊体内主要寄生虫的驱虫试验若尔盖草地藏系绵羊八项生理指标测定耗牛应用普通牛冷冻精液进行种间杂交…  相似文献   

14.
一应用纯种肉用牛和乳用牛改良本地役用黄牛,培育成肉用、乳用及兼用型的新品种,以适应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黄牛改良的速效途径。近几年来,由于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大力普及进入全面展开的阶段。据不少单位报导、杂交一代的改良效果是显著的。充分利用第一代的杂种优势以获得更多的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牦牛养殖业中现行的种间杂交种内不同亚种、品种间、品系间杂交改良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合于现行牦牛业杂交改良的发展思路及技术措施,为牦牛业的杂交与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我国养水牛最多的省区,现有水牛443.79万头,占全国2270万头水牛的1/5,其中杂交水牛仅为7410头,主要是两大品系,即印度的摩拉牛与巴基斯坦的尼里/拉非牛,广西于1958年成立的水牛所,现有纯种摩拉牛99头,尼里/拉非牛103头,杂交牛140余头,挤奶牛137头,并已成为南宁市鲜奶收购、消毒奶供应及奶制品加工大户。自60年代以来,广西共向国内外提供了8万多头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牦牛205万头,是我州畜牧业的支柱。但牦牛是一个原始品种,晚熟,生产性能低,其产品满足不了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从1976年起开始运用普通牛冻精配种改良牦牛,以期提高其生产性能。牦牛同普通牛杂交属种间杂交,据文献报道,由于受种间隔离机制及精卵细胞捂抗作用的影响而受胎率低,妊娠后期易患羊水过多症而流产率高。1976和1977年我州用黑白花奶牛冻精配种牦牛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论点。为探索提高牦牛用普通牛冻精配种的受胎效果,1978—1982年在石渠县国营牧场进行了不同组合受胎效果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奶牛的遗传基础对耐热性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对弗荷杂交牛(弗莱维赫×荷斯坦F1)与荷斯坦牛的生理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品种分组试验设计,根据组间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取18头弗荷杂交牛和18头荷斯坦牛.结果表明,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血清T4,CORT,IL-1,T-AOC和SOD水平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IgG,TNF-α,CD4和CD4/CD8水平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直肠温度、红细胞钾和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非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血清IgE,Ig M和CD4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血清IL-6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血清MDA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二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热适应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高于荷斯坦牛,能较好地适应高温高湿的外界环境;非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免疫功能高于荷斯坦牛,机体的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韩国统监府设置后,为了防止牛瘟侵入日本,确保朝鲜牛在军用及民用的需求,安定其殖民统治,日本着手建立以牛瘟防疫为中心的家畜防疫体系,并致力于港口检疫、兽药开发、人才培养等诸多工作。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牛瘟的肆虐,保护了养牛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朝鲜牛的对日出口。此外,1907年起不断尝试介入延边的牛瘟防疫,企图既防止牛瘟浸入朝鲜,又想达到控制延边朝鲜人,插手延边朝鲜人事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04~2006年在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上游村开展了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结果表明:西杂牛的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适应性、养殖效益明显高于本地黄牛,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