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杨世欣 《科学通报》1986,31(20):1600-1600
已知血清、脑脊液、癌性腹水等休液中存在着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简称为DBP)。本实验用DNA-纤维素亲和层析法分离DBP,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之,发现小鼠红细胞内也存在着DBP,而且正常小鼠和患疟疾小鼠的红细胞DBP成分有一定差异。收集40~50只Swiss种小白鼠抗凝全血,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蛋白质,并以30倍体积的蒸馏水溶破红细胞,10,000rpm离心10min除去细胞有形成分后,将红细胞溶胞产物过DNA-纤维素亲和层析柱。先用磷酸盐缓冲液洗去非DBP部分(主要是血红蛋白),再用含0.5M/NaCl的磷酸盐缓冲液将DBP洗脱。收集洗脱部分,用蒸馏水将其彻底透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研究生物体内信息是如何隐藏在分子结构之中,而这种信息又是如何从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转移的。许多生命的重要现象,如胚胎细胞的分化,正常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等重大课题,只有在弄清上述问题后,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已经搞清楚了,细胞的遗传信息是藏在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高分子中。脱氧核糖核酸简称为DNA。DNA由两条长链分子组成。它们相互绕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所谓双螺旋的结构。DNA虽然是一个极大的分子,但它主要由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四种碱基以各种不同的次序排列,就构成了不同的DNA分子。生物体内的“信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写在”DNA分子上。在正常细胞里,  相似文献   

3.
何继满  丰美福 《科学通报》2000,45(11):1173-1178
小鼠原代肝实质细胞和同种小鼠肝成纤维细胞在无血清混合共培养条件下,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结构,而且维持良好的功能状态:白蛋白分泌水平在第7天时仍维持10μg/10^6细胞以上,尿素合成水平平均达25μg/10^6细胞,通过无血清的培养方式,可避开血清中复杂成分的作用,研究肝成纤维细胞对肝实质细胞的活性、功能和三维结构形成的作用,表明间质成分对肝实质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中,成纤维细胞和产质细胞之间直接黏附  相似文献   

4.
将真核表达载体EGFPN1,pCMVhIL-12,pCMVhGM-CSF,pCMVmIL-12和pMCMVmGM-CSF分别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中,扩增后经由胃管饲予BALB/c和C57BL/6小鼠,6周后用Lewis肺癌细胞和4T1乳腺癌细胞对上述小鼠进行攻击。在小鼠的肝脏、脾脏、肾脏、小肠和肿瘤等组织器官中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和相应真核表达载体的整合。小鼠血清中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CD8^ /CD4^ 比较增大,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较对照组缓慢,部分小鼠肿瘤消退,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该研究为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基因治疗载体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中的转录表示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转移到核糖核酸阶段(这是实现蛋白生物合成过程的起点)。反转录是遗传信息从核糖核酸转移到脱氧核糖核酸阶段,侵入细胞的病毒都利用这一阶段,使它们深入细胞内部。在这些病毒中有引起艾滋病的  相似文献   

6.
龚顺友  高凌  钱晓萍  田甜  陈慰峰 《科学通报》2001,46(12):1013-1017
经RT-PCR证实,趋化性细胞因子MIP-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不仅表达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亦表达于新鲜培养的小鼠胸腺基质细胞,且小鼠DN,DP,CD4SP和CD8SP4个胸腺细胞亚群也不同程度表达其特异受体CXCR2。通过Boyden小室趋化实验证实,重组小鼠MIP-2对胸腺细胞4个主要亚群有不同强度的趋化作用,主要趋化DP和SP胸腺细胞亚群,从而报道了MIP-2参与诱导胸腺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定向迁移。  相似文献   

7.
以胚胎干细胞为核供体能促进异种重构胚的体外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鸿  郑瑞珍  徐营  廉莉  安利佳  陈大元 《科学通报》2002,47(17):1313-1316
体细胞在异种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够去分化和重编程,并能发育到囊胚,甚至能全程发育正常出生。为了评价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在异种动物克隆中的意义,以小鼠胚胎干细胞(ES)为核供体,兔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异种重构胚,分析其在体外的发育能力,并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成年小鼠外耳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为对照。通过核移植的方法分别把3种细胞移入成熟的兔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经电融合和激活后,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在体外发育到囊胚的比例为16.1%,明显高于用成年小鼠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0%~3.1%,P<0.05)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2.1%~3.7%,P<0.05)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的体外囊胚发育率.重构囊胚细胞经染色体分析,证实其染色体来源于小鼠胚胎干细胞。以上结果显示,用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比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更容易进行重编程,并且胚胎干细胞指导异种克隆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强于体细胞。  相似文献   

8.
细胞融合是研究细胞调节机理和多倍体对发育作用的技术。研究多倍体胚胎常用的手段是采用灭活的仙苔病毒(ISV)融合法、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法、细胞松弛素B(CB)介导法和电融合(EF)法。国外学者采用这4种方法均获得小鼠、大鼠和兔融合胚胎,分别研究了融合胚胎在体内或体外的发育。目前国内对小鼠多倍体胚胎研究的报道很少。黄少华等报道的小鼠电融合胚胎在体外培养时分裂率很低,未能从核型证明融合胚胎为四倍体,因为只有个别分裂胚胎在体外发育到8-细胞阶段。本实验采用电融合法研究2-细胞小鼠胚胎融合后的体外分裂及发育,并利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融合后胚胎体外发育而成的附植前胚胎的染色体分裂相和分裂球数目,证明胚胎的多倍性及分裂率;通过与正常1-细胞和2-细胞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结果进行比较,揭示电融合胚胎在体外分裂与发育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多倍体胚胎发育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T细胞发育的研究表明: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来源于骨髓的pro-T细胞进入胸腺,在胸腺微环境的作用下,经阳性和阴性选择逐渐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输出胸腺。但目前对T细胞在骨髓内是如何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pro-T细胞的发育过程还不太清楚,骨髓微环境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现在的研究表明骨髓造血微环境主要是由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三者共同组成,影响着造血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其中骨髓基质细胞是关键成分,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各种基质细胞网状分隔构成微环境支架,造血细胞在此微环境支架中与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并接受基质细胞分泌的造血因子的刺激而增殖分化。研究T细胞在骨髓内发育途径及分化机理,须分析BMSC类型、功能及其与发育中的T细胞的相互作用效应,其体外培养可以仔细分析骨髓微环境的作用。为此,我们继建成了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以后,开始建立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本文报道所建骨髓基质细胞系BMSC1,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子、能源、超材料等工,技术已在各个领域中切实和急速地进步。最引人注目的新技术中,有遗传工程学。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中有细胞核,其中的染色体是生物延续机能的根本。染色体中有细长线状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它在核中迭藏着。人类的DNA如果拉长有1.8米。在这根细长的线上载着遗传信息,这种遗传信息只是由四类氨基的各种排列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由常驻菌及其宿主产生的分子可能都向免疫细胞发出信号,进而使其攻击人体自身的组织。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免疫学家雷切尔·卡斯皮(Rachel Caspi)开始研究一种名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炎症性眼病时,她将在患病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的蛋白质注射给小鼠,以引发小鼠患上这种疾病:将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
程一櫂 《科学通报》1990,35(1):79-79
615小鼠是我国自己培育的近交系小鼠,它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并获国际承认,我们将两只正常雄性615小鼠的脾细胞混合,经ConA(终浓度为10μg/ml)刺激后,再将转化的淋巴母细胞分离出来,于含有3U/ml rIL-2(TGP-3,日本武田药品工业)、2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全培养基中,在体外培养连续传代而建成—615系小鼠的脾细胞系,该细胞系为悬浮培养,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3.
一位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与美国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倡导者,詹姆士·迪威·沃生(James Dewey Watson),在指挥现代科学最为惊人的工程35年多的时间里,以他的科学天才,完全合乎伦理标准的品行以及闯劲,给同伴与外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最初在20岁出头时曾想当一名鸟类学家,但却把精力投入到解释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工作上,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所有细胞中发现的这种分子恰恰是“生命物质”,正是决定所有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产地及提取方式的枸杞对小鼠原代脑胶质细胞抗氧化及抗炎作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原代小鼠脑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4种不同产地及提取方式的枸杞提取物预处理2h后,用400μmol/L过氧化氢干预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建模6h后,采用q-PCR检测原代脑胶质细胞抗氧化及炎症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  相似文献   

15.
在不对受体去髓处理的情况下, 用重组腺病毒AdCTLA4-FasL结合供者骨髓移植诱导混合嵌合体和同种皮肤移植耐受, 结果显示, 获得了持久宏嵌合体(macrochimerism)(140 d时, 供体细胞>20%). 同时, 这种嵌合体促进了稳定的供体特异性耐受, 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在B6受体小鼠中长期存活(平均存活时间(the mean survival time, MST)大于200 d), 而来源于ICR小鼠的第三者皮肤移植物被该嵌合体小鼠正常排斥. 用该方法处理的B6小鼠在接受皮肤移植14 d后, 辅助性T淋巴细胞前体(HTLp)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前体(CTLp)的频数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表明AdCTLA4-FasL能够迅速促进全面的外周耐受, 从而有利于供体骨髓细胞植入. 接受皮肤移植140 d后, 供体皮肤仅在形成长期嵌合体的受体小鼠中继续存活, 这些小鼠体内供体特异性的HTLp和CTLp的频数减少, 提示长期的皮肤移植物耐受与稳定的混合嵌合体有关, 中枢性T细胞删除可能是耐受维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卢大用 《科学通报》1994,39(10):950-950
唾液酸是由9个碳原子组成母体结构的氨基糖.近年发现唾液酸与细胞恶性程度有关,如恶性细胞的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增加、唾液酸类型改变、唾液酸转移酶活性增加,唾液酸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转移.本工作旨在用高压液相层析法探索肿瘤生长与唾液酸的关系和抗肿瘤药物对小鼠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肝干细胞在小鼠脾脏中集落样生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得到肝干细胞存在的直接证据,对小鼠胎肝细胞进行了长期体外培养,分离到AFP,CD34及ALB等特异性分子标志阳性、并呈集落样生长的原始细胞系。进而采用体内移植实验,发现小鼠的脾脏明显增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出现,而且统计学分析显示,形成的脾结节数与移植的胎肝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结节中的细胞形态多样,增殖旺盛,部分细胞胞质较丰富,具有肝原始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而且AFP,CD34等分子标志为阳性。这些结果证实在小鼠胎肝中存在着具有多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崔玉芳 《科学通报》1996,41(16):1509-1512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具有典型形态学和生化特征的细胞死亡模式。在胚胎发育,T,B细胞成熟和内分泌相关的组织萎缩等生命过程中发生的细胞死亡,就是一种生理性细胞凋亡,以此控制体内细胞数量。辐射和某些抗肿瘤药物等DNA损伤因子,亦能诱发细胞凋亡,并与某些肿瘤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和蛋白稳定性的改变等事件发生相关。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增殖调控,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_1期。近年发现,P53基因在细胞DNA受损伤后引发的细胞凋亡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不同学者分别报道,电离辐射诱发小鼠胸腺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是依赖于P53基因,包括P53基因表达增加和P53蛋白稳定性增强。在P53基因缺失纯合子小鼠中,电离辐射就不能有效地启动上述组织细胞的凋亡机制。本文利用基因打靶技术产生的P53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研究不同P53基因状态下,即野生型(P53+/+)、杂合子(P53+/-)和纯合子突变型(P53-/-),电离辐射诱发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会说话的“废物”──“垃圾”DNA最终能传递信息HayleyBuchbinder著吴经灿译人们谈起DNA(脱氧核糖核酸),总会想到那些包含一系列碱基对,能编译密码、制造细胞中蛋白质的基因。但是,由这种基因组成DNA的,在人类细胞中只占3%。另外97%...  相似文献   

20.
许新  丛笑倩  张尚权  严缘昌 《科学通报》2001,46(10):817-819
EG4细胞是由10.5d胎龄的129/svJ小鼠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培养得到的多干细胞系,EG4细胞的发育多能性使其可作为研究细胞分化的体外模型,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获得能表达胞内缺失的外源EGFR^d基因的EG4细胞,定名为EG4-EGFR^d,分析其生长分化特性,发现:(1)EG4-EGFR^d细胞可在未分化状态下维持长时间的增殖;(2)经维生素A酸(RA)诱导后,作为对照组的大部分EG4细胞和转染空白质粒的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而EG4-EGFR^d细胞的分化趋势不明显,表明EGFR在脂肪细胞的发育分化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EG4细胞接种小鼠皮下,长出的肿块切片分析显示,突变型肿块组织含有大量的未分化细胞和结缔组织,发化细胞以骨骼肌为主,对照组主要含软骨细胞、角质和上皮细胞以及神经管等分化组织,结果表明,EG4细胞的EGFR信号传导系统受抑制后,阻碍了依赖EGFR的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