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力学系统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生物力学系统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框架中的位置、简化模型与生物力学系统的异同点、生物力学系统的媒介作用、生物力学系统的核心是复制等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生物力学系统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眼组织具有鲜明的生物力学特性,运用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研究手段从多尺度探索眼组织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眼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以及各种眼疾的发病机理,将有助于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眼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属于生物力学领域,基于学科交叉研究思路,生物力学工作者对常见、疑难疾病的发病机理、量化诊断及个性化医疗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建立眼组织生物力学计算仿真模型,探讨眼科疾病的力学生物学机制,将为现代眼科向“精准医学”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精准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力学经过近60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重要的学科前沿交叉领域。本文回顾了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生物力学学科正在发展的力学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建模分析、临床应用两大重点领域;展望了中国生物力学学科应重点关注的生命科学、现代医学、大健康工程和国防等四大领域;提出了促进中国生物力学学科在疾病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生物力学设计与健康工程研究、特殊环境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足踝矫形器是以非手术方法解决足踝问题的穿戴器具,可以有效控制足踝位置及运动,减缓关节负载。概述了足踝问题及相关足踝矫形器分别对人体的生物力学影响,探讨了计算生物力学的功能和在足踝矫形器评估中的初步应用。由于足踝生物力学的复杂性和研究技术的局限性,足踝矫形器的设计目前仍主要依据于经验,产品的治疗或康复效果存在很大争议。随着临床影像学以及测量技术和计算生物力学技术的发展,足踝生物力学研究能够更深入全面提供足踝内部和外部的受力环境,并广泛应用于足踝矫形器的设计和评估中。基于此,辅助以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足踝矫形器将实现舒适性和功能性兼备的快速个性化定制,在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的同时,其制造周期和成本将大大降低。关键词足踝矫形器;足踝生物力学;足踝损伤;关节应力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在其发病原因和机理中,生物力学因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引用较先进的资料结合运动实践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提出了造成膝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基础及三个预防要点。目的在于推动膝关节损伤的研究,特别是生物力学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韦统林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2):84-85,100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探索体育运动规律,应用于教学中,是迅速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同时也是指导科研的有力依据.本文通过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铅球教学,以探索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  相似文献   

7.
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技术动作三维计算机立体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动作三维计算机立体显示是以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为基础,能将复杂的人机对话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并快速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反馈,直接将影像解析结果展现给运动员和教练员,直接为体育运动实际服务。构造合适的运动技术动作人体模型和选择适当的三维计算机编程技术,是实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动作三维计算机立体显示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从生物力学平衡的改变这一关键病因出发,分析了艺术体操运动员腰椎的生理特点,阐明了其生物力学平衡改变的基本过程,探讨了影响腰椎力学平衡结构的因素,提出了预防艺术体操运动员腰椎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体生物力学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提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了多媒体授课在人体生物力学教学中最优化运用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提出了表征人一座椅界面体压分布的特性指标和模拟驾驶疲劳时人体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参量.研制的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实验台主要由可调模拟乘驾环境和生物力学测试系统组成,能够模拟各种人一车乘驾环境和进行人机界面匹配试验,可以测试和分析不同乘驾环境下驾驶员的各项体压分布指标和驾驶员腰部肌肉疲劳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评价人机界面匹配优度,进而为汽车的人机界面优化设计和提高汽车人机界面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及人机工效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实验台在可调模拟乘驾环境设计和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设计方面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谱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快速、易于自动化等特点,使其在核酸化学、蛋白质组学、糖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等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生物质谱在生物研究领域的普及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2.
在一种仿G蛋白耦合型信号转导的人工超分子系统中引入一类偶氮苯结构的化合物,用来模拟跨膜受体。以苯胺为原料,合成几种人工受体中间体-偶氮苯化合物,选取其中4,4’-二羧基偶氮苯与谷氨酸甲酯(GluOMe)进行连接,得到一种氨基酸甲酯偶氮苯衍生物(Azo-AAOMe),并对其1H NMR谱进行了研究。核磁谱图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正是预期产物。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what causes the setting-on place of woven fabrics without adopting tension compensation is explain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methods.Owing to that the main shaft speed and the beating speed of reed can not attain the normal values at setting-on,the warp tension and the beating force of the reed can neither reach the normal level.Therefore,the relative slippage movement of the weft against the warp during beating will be less,while the common movement of the weft together with the warp will be bigger than those at nor-mal running.As a result,the setting-on place is th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RADAl6—1为人工设计的含16个氨基酸残基短肽,可自组装形成稳定的长纤维水凝胶,并具有外科止血功能。主要探讨RADAl6—1自组装成长纤维的时间动力学变化特点及其与止血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化学合成法人工合成RADAl6—1短肽,制备成短肽溶液,并经超声处理通过圆二色谱分析水溶液中短肽分子的结构特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分析超声处理前后短肽材料的表面特征;利用流变力学分析短肽由单体自组装成长纤维的时间动力学变化特点。建立脊髓损伤出血和肝创伤出血动物模型,研究RADAl6—1自组装成纤维的长度与止血功能的关系。结果:圆二色谱结果表明,超声前后溶液中短肽均为β-折叠特征;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分析发现RADAl6—1可自组装成长度(786.34±96.54)nm的长纤维,且被超声折断的纤维具有自组装成长纤维的能力;流变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短肽RADAl6—1单体自组装成长纤维的过程与时间呈正相关,动物止血实验结果显示RADAl6—1自组装纤维长度与完全止血所需时间呈负相关。结论:短肽RADAl6—1溶液可迅速原位水凝胶化成长纤维状,并能在外科手术中作为止血剂迅速止血.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特点,通过对AutoCAD绘图基本参数的设定、建立工程力学图形符号库和对AutoCAD菜单的二次开发,定制出专用于绘制工程力学课程的绘图环境,从而提高工程力学课程绘图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再教育的内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多学科的知识教育;外语知识和语言字组织能力;知识产权法知识和网络法规知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再教育的现状和应对措施: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建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再教育制度;设立再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立再教育基金;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再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量子力学建立的过程以及类比方法在量子力学建立中的应用,说明类比方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希尔伯特空间中准幺正算符的性质。我们发现相干态理论中的相因子算符是一个准幺正算符,因此它不能表示为指数形式。量子力学中的超对称变换实际上是一种准幺正变换,故由超对称变换可以得到新的量子势。  相似文献   

19.
提出非完整系统力学中的两类新型算子,建立两类算子之间关系的6个定理,并给出定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原位共混法制备含不同量TiO2溶胶的聚偏氟乙烯/TiO2杂化膜,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水通量、牛血清蛋白截留率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聚偏二氟乙烯膜相比混合膜在特点方面有了一些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