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作文课中,存在着审视习作的指导、忽视习作修改的状况,造成了学生完成习作后,便是等待教师批改结果。然而,当习作发回给学生后,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精批细改没有认真看,看的是教师给出习作的等级和批语。作文修改的权力被教师有意无意地独占了。其实,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而且是作文者自己修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成为语文教师深思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在习作指导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成为语文教师深思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在习作指导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李冬 《科技信息》2012,(27):314-314,33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总要求。本文重点阐述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赏识是习作兴趣的催化剂;是习作成功的源泉;是习作发展的动力。在习作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让主体多元化的赏识评价成为学生作文兴趣的点金石。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我赏识;生生互动,相互赏识;师生对话,人文赏识;拓宽渠道,多方赏识等方式,让赏识评价促进学生智慧的不断生成,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从成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7.
[情景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界定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同时也要求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点的“真”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体验。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七,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人。  相似文献   

8.
当前,传统、守旧的习作教学模式已无法赶上课改的步伐。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紊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习作教学的重要性。现就如何构建一种与课标相协调,与课改相适应的习作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能轻轻松松地写作谈谈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守旧的习作教学模式已无法赶上课改的步伐.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习作教学的重要性.现就如何构建一种与课标相协调,与课改相适应的习作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能轻轻松松地写作谈谈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目标不明、训练脱节等弊端,造成了习作教学效率较低。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明确习作目标梯度,注意习作内容梯度,照顾学生思维梯度,认识和把握学生言语梯度,安排好教学梯度,讲究习作评价梯度。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作文应顺其自  相似文献   

12.
快乐学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就目前小学生而言,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写好作文,获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然而,有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每每提到作文,愁眉不展,握着的笔似乎有千斤重。有的即使写了也是语言枯燥,内容贫乏。就那么干干巴巴的几句话,敷衍了事,甚至有的习作文不对题,这样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失去兴趣,为了去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写出时代气息,写出个性和灵性,为此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步入生活,体验生活,升华生活,力求写出精品作文,总结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精彩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4.
中年级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习作,除了激发兴趣外,还应讲究方法,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提高难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应激发学生兴趣、降低习作难度、夯实基础和做好语言积累,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04-105
小学学生习作难,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的包办代替。只有转换思维方式,适时引导,教给方法,才能使学生习作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只有结合我国小学学生的特点,通过分析阐述,才会有利于提高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习作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习作辅导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如果辅导得法,就会使初学习作的学生产生兴趣,激发灵感,写作起来才会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反之,学生则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话可写。甚至还会出现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写好习作方面,笔者根据自己历年的实践探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生应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我们的教学现状却与课标相去甚远,学生习作多是通俗作文教材的翻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要充分地活用课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精心选择落笔点,巧妙地设计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得言”又“得意”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年级是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个性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方向和个性.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又要扎实有效地进行习作训练,努力使学生在习作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昧和言之有新.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倡导学生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现童真、童趣、童语.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小学生习作中恰恰存在着大量的假话、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