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乐途杯"第二届钢琴、小提琴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钢琴、小提琴教学的关注。从钢琴比赛来看,决赛曲目中必须有一首中国作品,说明当前对中国钢琴作品日益重视。本文聚焦于中国钢琴作品,从中国钢琴作品中独创作品和改编作品的特点,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两个主要方面,探析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 ,研究者对此作品重视程度尚嫌不足。本文讨论了该作品的主题思想 ;分析了翠姨这一人物的情感世界 ;着重讨论了该作品的悲剧意识 ;探讨了该作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演绎作品是一种特殊的著作权客体。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其著作权的归属以及行使规则规定较为简单,难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大量关于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纠纷,尤其是涉及在其他作品基础上制作的电影作品时,情况更为复杂。2011年7月,国家版权局启动了《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在《著作权法》修订稿中,立法者引进了"演绎作品"这一法律术语,并细化了演绎作品著作权行使的一般规则,明确利用已有作品制作的视听作品是演绎作品,并规定其特殊的行使规则。相关修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书精选了著名形象设计师杨青青小姐的70幅作品。这些作品不同于杨青青以往推出的为大家已经熟悉的形象设计作品,它们全部由线描画和配文构成。其中大部分作品记载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数字图像作品抄袭鉴定问题,分析了版权鉴定与抄袭鉴定、数字文本作品与数字图像作品抄袭鉴定的关系,给出了数字图像作品抄袭量的概念和一种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个数字图像作品抄袭鉴定的方法.通过对两幅作品进行相似性检测实验知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老侉头》作为晨见先生在上世纪出产的作品,赢得千家万户的追捧,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淮河流域的音乐文化,文章立足于对作品的解读,从作品的创作技术性与艺术性论证作品的艺术价值,反思创作思维并借鉴作品中对地域文化诠释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简·爱》作品中一系列意象的使用,增添了作品的美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这些意象背后广阔的心理空间展示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生活感受。大量意象隐喻也建构了富有诗意和激情的语言风格,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扩大了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法》第15条将电影作品定性为特殊的合作作品,并将各合作作者对电影作品享有的除署名权外的著作权法定转让给了制片人,与德国、法国的规定基本一致。对于电影作品中包含或改编的原作品而言,应适用《著作权法》第12条关于演绎作品的规定,电影作品著作权人对电影作品的利用须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这与《伯尔尼公约》的要求一致,而德国和法国则规定无须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在修改我国《著作权法》时,应对原作品著作权人和电影作品著作权人利益进行平衡后,选择适当的立法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独创性的认定,对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可著作权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权利归属,并提出,在判断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独创性时,应与自然人判断标准一样,若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符合最低限度的独创性要求,就应赋予其作品相应的法律地位;就权利归属而言,根据现阶段人工智能的特征,默认作品著作权归于使用者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研究对此作品重视程度尚嫌不足。本讨论了该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了翠姨这一人物的情感世界;着重讨论了该作品的悲剧意识;探讨了该作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托妮·莫里森《宠儿》的诗化小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诗化小说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托妮·莫里森《宠儿》中,透视法、抒情性和音乐性等诗化小说特点均有所体现。由此,可以推断《宠儿》乃是一部典型的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12.
郑颖 《科技信息》2009,(16):96-97
Beloved,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oni Morrison,was published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was issued.Although many years went by,the evil slavery still had an impact on the black people's internal world,because the condition of the enslavement of the external world,especially the denial of one's status as a human subject.The black people couldn't get out of the bondage of the past experience to gain the real freedom.In Beloved,Morrison emphasizes on gaining the internal freedom of the black people.She tries to tell the readers about the evil impact of slavery on the black people and she also wants to call up her fellow men to get out of the bondage and gain the internal freedom.  相似文献   

13.
莫里森在第五部小说《宠儿》中借助哥特式的鬼魂形象,再现了走投无路的奴隶为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得不把她杀死的血淋淋的哥特场景,以及血腥的奴隶制度给广大黑人带来的无以言说的精神创伤。小说把揭开鬼魂身份的过程和再现蓄奴的历史过程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表明鬼魂无疑成了美国黑人奴隶历史的载体。哥特式的鬼魂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莫里森特有的哥特情怀。  相似文献   

14.
黑人也是人,但却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得他们有了特定的称谓:奴隶.生活在奴隶制下的黑人,身心都饱受摧残,变得失去自我.赛丝,一个在白人机制欺压下存活的女黑奴,虽然她得以从奴隶制下的畸形黑暗生活中逃脱出来,但却始终没能逃脱出那种制度带给她的创伤以及精神上的折磨.她对宠儿的爱是深厚的,但却也是畸形的,带有愧疚心理的爱,一种令她无法走出自我的爱,令她堕落的爱.  相似文献   

15.
在小说《宠儿》中,托妮·莫里森着重展示了女主人公塞丝的精神世界。根据文学理论中对人物形象的分类,塞丝是较为典型的心态型人物——虽然对人物外在的容貌、动作描写很少,但作者细致动人地表现了她坚韧、孤独,充满母爱的痛苦心灵。  相似文献   

16.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很多新歌、新的音乐形式。虽然这些作品在数量上、结构上、风格上、体裁上比后期出现的作品显少、显小、显得单一,但这一时期的音乐则是西藏当代音乐的源头,为西藏当代音乐的产生播下了种子。文章对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音乐发展脉络及主要作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肖邦《^bD大调(雨滴)前奏曲》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虽说仅仅作为小型、亲切的钢琴小品(肖邦的前奏曲、夜曲、圆舞曲被称之为第二类作品)出现,但它自身在乐谱文本中蕴藏的种种音乐要素,以及在这些作曲技术之下承载的音乐情感和创作理念,却为肖邦的第二类钢琴作品同样赋予了钢琴诗歌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约1500首,几乎遍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在他的创作中,仅是独唱艺术歌曲就有600多首,而且在他生前就有很多歌曲流传开来。由于舒伯特在歌曲创作方面有很大成就,故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其实,他的器乐创作不管是钢琴小品或是乐队作品,都不乏其优秀范例。舒伯特不仅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浪漫乐派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钢琴音乐作品弹奏中如何通过对作品分析、理解去发挥音乐想象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节拍和节奏型的归纳,总结了由音乐作品的节拍和乐曲体裁造成的强弱拍规律,并对二对三、三对四节奏型、切分音和附点音型等特殊节奏型的演唱(奏)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不同拍子与相同节奏型的规律以及针对复杂节拍与节奏型的结合规律,以更好地表现作品音乐风格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