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HMC工艺对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重介质旋流器分选(HMC)是煤炭深度降灰脱硫新技术.探讨采用HMC工艺后,磁选尾矿对介质再生、煤泥水沉降特性和絮凝剂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磁尾与伴生粘土矿物的协同效应会改变粘土矿物和煤颗粒双电层的电动电位,对介质回收、煤泥水沉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煤再选工艺在选煤行业的普及,中煤再磨再选产生的高泥化、微细粒煤泥成为困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一项难题.为解决中煤再选工艺煤泥水沉降困难、溢流水浊度高的问题,以辽宁某炼焦煤选煤厂的中煤再选作业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在对煤泥性质和生产用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以氯化钙、硫酸铁和PAC作为凝聚剂,PAM为絮凝剂进行了煤泥水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药剂种类、用量、配比对煤泥水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该中煤再选作业煤泥水处理工艺的最佳药剂组合为PAC:9g/m~3,PAM:1g/m~3.此时,煤泥水的初始沉降速度为8.35cm/min,上清液浊度为13NTU,煤泥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沉降.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选取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对该矿1/3焦煤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搅拌时间、pH、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45 s、pH为8、凝聚剂用量2 mL、非离子型PAM絮凝剂用量3 mL的条件下,该矿1/3焦煤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难净化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从煤泥水性质出发,探讨了煤泥水中颗粒凝聚和絮凝机理, 研究出凝聚剂和絮凝剂的最佳药剂量配比及合理的加药顺序, 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流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种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种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磁种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上清液浊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磁种用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磁感应强度为0.25 T、磁种用量为0.3 g时,煤泥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复合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单体AM和可溶性淀粉SS接枝共聚合成絮凝剂CPSA,通过SEM和FT-IR表征SS及CPSA的性质,借助XRF、XRD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研究某选煤厂易泥化煤泥特性,分析絮凝剂CPSA和无机凝聚剂聚合硫酸铁对煤泥水颗粒吸附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煤泥中主要含由SiO2、Al2O3等组成的黏土类矿物质,在水中易解离成表面携带大量负电荷的极细颗粒,形成稳定的高泥化煤泥水悬浮体系;絮凝药剂CPSA分子对煤泥水中不同悬浮颗粒的作用方式不同,沉降迅速但形成的沉积层密度较小;聚合硫酸铁能够同时聚沉黏土矿物及煤等物质,沉降缓慢但沉积层较为密实。两者结合使用不仅提高了煤泥水沉降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上清液的浊度。该研究为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煤泥水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磁场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沉积物厚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底层沉积物厚度和浊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磁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磁感应强度为0.25 T、磁化时间为15 min时,煤泥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为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脱硫石膏-偏高岭土-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脱硫石膏和偏高岭土组成的辅助胶凝材料与50%水泥组成的复合胶凝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0℃热激活脱硫石膏为无水石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空腔结构和晶体缺陷;脱硫石膏经400~800℃热激活处理后试样10min~7d的溶解速率不同,且经800℃热激活处理的脱硫石膏溶解速度最快;标养条件下选用经800℃热激活的脱硫石膏作为复合胶凝体系的组分能够获得较高抗压强度,而蒸养条件下可选用未经热激活的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与偏高岭土配比按CaSO4和Al2O3摩尔比控制,其比值在0.7~1.1范围内较为适宜,能够达到理想的强度且体积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煤泥水的沉降效率,以丙烯酰胺(A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单体,K_2S_2O_8和Na_2SO_3为引发剂,通过疏水改性,获得疏水改性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别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合成条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VTMS质量比为0.7%,VTMS∶DADMAC质量比为1.2∶19.25,升温程序为40℃1 h→60℃2 h→80℃1 h,Tween 80和Span 80为复合乳化剂,K_2S_2O_8与Na_2SO_3浓度为0.1%、混合比例为1∶1时,产率最高,为89.6%.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聚合物中含有NH_2(3 433 cm~(-1)),C=O(1670 cm~(-1))和Si-O-CH_3(1 401 cm~(-1))等基团,证明发生了三元共聚反应.煤泥水沉降实验发现,最快在4.9 min内可将煤泥水浊度(450 NTU左右)降低90%,证明了合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凝聚剂与絮凝剂改善细粒煤泥压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某选煤厂煤泥水中的细粒含量多、处理困难的特点,从煤泥水中颗粒凝聚和絮凝机理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选用2种凝聚剂和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使煤泥水中的煤泥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淀,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药剂的种类,凝聚剂和絮凝剂的最佳药剂配比及合理的药剂添加制度,结果表明:凝聚剂(明矾 氯化铝)用量1.5kg/t干煤泥,聚丙烯酰胺用量50g/t干煤泥进行絮凝沉降试验,沉降效果最好。通过现场应用,降低了洗水浓度,实现了清水洗煤,有效改善了压滤效果,提高了选煤效率。从环保及应用方面为细粒煤泥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学》2016,(10):1668-1671
以当地电厂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使其与聚丙烯酰胺杂化制备复合絮凝剂,并对当地洗煤厂产生的煤泥水进行沉降处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杂化比例、投放量、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杂化比例为2∶10,投放量2 g,搅拌时间为5 min,沉降时间20 min时,该条件下煤泥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60.26%,SS的去除率可达到98.31%.  相似文献   

12.
电厂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电厂烟气脱硫废水二次污染和脱硫工艺水的污染问题,全文以某2x300MW机组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废水处理为例,提出了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废水经过中和、沉降、絮凝等一系列工艺得到合理处理的方案。通过实验及废水处理前后部分水质指标和相关规定标准值数据对比的方法,指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处理的高效性。对研究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处理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选煤作业中煤泥水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了煤泥水处理中使用絮凝剂是改善煤泥沉降效果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当前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类型及特点,并对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三种不同灰分、不同粒度组成的煤样,采用表面电位仪测定了煤泥颗粒的ζ电位,分析了水的硬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分析了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絮凝剂与凝聚剂综合处理晋城煤泥水的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絮凝剂与凝聚剂使精煤和泥土颗粒絮凝后分离,在固液分离的处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在选煤行业中,大多数的煤洗选考虑到煤泥水的量,这种煤泥水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这增加了选煤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废物的含量。絮凝与凝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常达到一般条件下的平衡是比较难的。这表明絮凝和凝聚过程的效率不仅取决于适当化学药剂的使用(凝聚剂,絮凝剂等),还取决于矿物的组成。这个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调查尾煤的自然沉降,通过不同类型的絮凝剂与凝聚剂,考察絮团沉降效果,选择适宜的絮凝剂和凝聚剂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灰高硫原煤洗选所产生的含有较多微细颗粒、呈酸性的煤泥水难沉降的缺陷,采用溶剂热法研制出新型的Fe_3O_4-壳聚糖/膨润土复合絮凝剂。通过着重分析煤泥水pH值对沉降过程的影响,并结合该絮凝剂的结构及理化性能,从扩展DLVO理论的角度上出发,系统地研究磁性膨润土复合絮凝剂与煤泥水微观作用机制,揭示二者之间的絮凝沉降机理。结果表明:交联剂与壳聚糖的加入成功制备了稳定结构的磁性膨润土复合絮凝剂;在煤泥水pH=5时,含有大量的—NH_3~+正电性基团的絮凝剂通过静电中和以及氢键缔合作用可明显降低煤泥表面的电负性,显著减小煤粒间的静电作用能,降低范德华作用排斥势能,增强煤粒间的凝聚能力,加速沉降。  相似文献   

17.
周红 《山西科技》2010,25(4):110-111,114
通过大量的化验室小磨配比试验,研究了脱硫石膏代替天然二水石膏作水泥缓凝剂对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各项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脱硫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水泥强度增加,细度更细,凝结时间正常,无不利影响。同时,建议水泥生产厂家使用脱硫石膏造粒机,以便于脱硫石膏的生产应用。脱硫石膏在水泥中的应用节约了二水石膏原生资源,更为电厂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高岭土(MK)为原料,经酸改性制备高岭土絮凝剂(MKF),使用模拟牛奶废水,分别考察了酸种类、酸浓度、不同高岭土粒径的MKF及其投加量对浊度、Zeta电位以及絮体沉降体积和沉降速度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粉碎过200目筛网的MK,经质量分数25%的硫酸溶液改性后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在Zeta电位为零时的投加量条件下,模拟牛奶废水经过30 min的絮凝沉淀,浊度从211 NTU降低到6.5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6.9%;5 min沉降基本结束,上清液占总体积的80.8%,而PAC上清液只占7.8%;60 min后,MKF上清液占总体积91.6%,而PAC为45%,充分说明MKF的絮凝效果在沉降速度和沉降体积上优于传统的PAC,有利于后续的固液分离以及固体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压水热法制备α-半水脱硫石膏,研究在不加转晶剂时盐溶液对脱硫石膏脱水生成α-半水石膏的晶体形貌、转化率和转化速率的影响规律。用偏光显微镜测定晶体形貌,通过脱水反应前后结晶水含量变化计算转化率,用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表示转化速率。结果表明:盐浓度增大,生成晶体越细小,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变化不大;适当NaCl浓度15%~20%。  相似文献   

20.
针对塔山选煤厂煤泥系统灵活性不足的情况,对塔山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塔山选煤厂煤泥系统的加药系统做了改造,增加了二次加药系统,改变了系统的工艺参数,增强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彻底解决了塔山选煤厂因煤泥水系统灵活性不足出现的煤泥处理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