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蒙古绵羊胚胎胃的组织发生,主要对5-550mm胚胎胃的组织结构及主要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5mm胚胃芽呈梭形膨大;胚胎发育到70mm胃的外形同成体的基本一致; 5mm胚胃壁由复层上皮和多层胚性结缔组织细胞构成;8mm胚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下为大量的胚性结缔组织;30mm时瘤胃和网胃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瓣胃和真胃上皮仍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开始发育;90mm胚网胃皱襞开始形成; 164mm胚真胃胃小凹底部形成强嗜碱性细胞群;195 mm胚瘤胃瘤状突开始发育,真胃出现壁细胞;252 mm胚网胃出现平滑肌带;290 mm胚真胃腺体可分辨出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335 mm胚网胃黏膜肌可见并进入皱襞;550 mm胚网胃平滑肌带清晰可见,网状皱襞及其乳突从外形上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2.
慢性良性胃溃疡彻底的外科治疗,是切除包括溃疡在内的远端胃部分。溃疡位于胃的中间或远端三分之一,手术容易进行。但对于上三分之一溃疡,特别在贲门或靠近贲门溃疡,即距食道胃连接处一公分以内的高位切除,会遇到解剖困难,死亡率高。如果保留溃疡,可能会复发或恶变。如果进行胃次全切除,在重建胃小弯时,食道胃接合处容易损伤,这种处理方法可能是危险的。而Tanner氏提倡的高位切除溃疡,用胃空肠来代替胃,把输入襻提至加强食道胃小弯单层吻合的缝合线。但这种手术在愈合过程中食道胃接合处可能发生狭窄,引起碱液反流或输入罐综合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发生部位、面积、大小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通过4690例,胃镜观察,其中年龄最大89岁,最小9岁,病程最长38年,短1个月,溃疡直径<10mm,10mm-20mm,>20mm三组.结果胃底、贲门溃疡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逐渐升高,而胃窦部、幽门十二指肠溃疡则相反,随年龄增大而检出率逐渐下降,溃疡面的大小与年龄亦有一定关系,大溃疡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高.结论胃镜检查中,40岁以上患者应注意高部位的搜索,对胃底部的探查要常规倒镜检查,以防漏诊,40以下患者注意胃角、幽门管及十二指肠球部的搜索,以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行D2 或D3 术式的近端胃癌标本 ,全数摘取淋巴结 ,比较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淋巴结切除数目 ,按 1997年修订的 5thTNM分期判断预后。结果 :32例共取淋巴结 2 0 15枚 ,平均 6 3枚 /例。近端胃切除 5 7枚 /例 ,全胃切除 70枚 /例。按新的分期 ,N1、N2 、N3 病例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36 .46 %、11.0 5 %、0。结论 :随着癌肿侵犯范围的扩大 ,必须扩大淋巴结切除范围 ,新的定量N分期优于旧的定性N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保守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手术1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7%,胃大部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8例.结论 胃单纯修补术是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掌握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保守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手术1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7%,胃大部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8例。结论胃单纯修补术是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掌握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常德稻田黄鳝感染胃瘤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月份沅水下游常德稻田所产黄鳝对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为77.3%,感染强度为6.08,平均丰度为4.70;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关系,感染率在体长201-350mm范围内的黄鳝高达80%以上,感染强度在体长301-350mm范围内的黄鳝为最高(11.0个/尾),而体长大于350mm的黄鳝,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有所降低,这可能与黄鳝对胃瘤线虫的感染产生免疫力有关;胃瘤线虫种群在黄鳝中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参数k=0.9915;胃瘤线虫种群主要由体长41-60mm的个体组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0例,观察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术后及时清醒,躁动较少,呕吐率低,提高康复质量。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麻醉安全系数高,对任何麻醉,手术意外都能主动防范,止痛完善,大大地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001年12月~2008年4月收治的4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腹痛及腹部不适23例,消化道出血18例,出血伴腹痛13例。贫血2例,病程2天。6年。诊断治疗方式:剖腹手术20例,剖腹探查13例,ECT7例,腹腔镜探查3例。手术方式:胃部分切除13例,全胃切除4例,小肠切除20例,左半结肠切除3例,结肠造瘘3例。结论GIST为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肿瘤,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院外科三年来收治胃部肿物病人25例,其中经多间医院各项检查,术前误诊者6例,误诊率高达24%。胃癌、胃平滑肌瘤各1例误诊为胰腺肿瘤,胃平滑肌母细胞瘤误诊为肝癌1例,以上三例均因胃肿物呈腔外性,致胃钡餐检查呈外压性改变。胃恶性淋巴瘤及假性淋巴瘤各1例,则因纤维光束胃镜检查,疑为胃癌而病理活检阴性所致。1例胃内异位胰腺,亦因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误诊为胃息肉所致。胃部肿物治疗问题,如无手术禁忌,应尽量争取剖腹探查手术。对有一定活动性的巨大胃肿物,有可能是良性而可以切除治愈的,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治疗。对晚期胃癌病人,如身体条件许可,应进行姑息性切除,以改善全身中毒情况,有可能延长病人生命。本组有三例外院放弃手术治疗病例,均经手术治愈出院,其中有两例属于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正> 胃切除短时期内一般于胃管内都可以吸出少量血液,大都在24—48小时内自行停止,或经过对症处理后停止。对出血量大,持续不续不停或反复出血需要再次手术止血者仅占少数。笔者曾在1968—1978年的十年间,在临床工作中因溃疡病施行胃切除168例,其中有12例因术后胃肠道大出血而再次手术。本文报告的目的为探讨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统计500例胃切除患者发生残胃无张力症者28例,占5.6%;有人报告41例胃术后并发症患者,发生胃无张力症者7例,占19.7%,其比例之高,显而易见。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应引起重视。残胃无张力症属功能性疾患,不需手术治疗。现就诊断和治疗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少数以其他症状就诊或合并其他疾病。行胃、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4例,胃壁部分切除7例,小肠部分切除2例,4例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声像学主要特征为:病变多起自粘膜下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中等回声,边界清楚无包膜。高频电凝切除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目前对异位胰腺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EUS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畸胎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我院病例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新生儿胃畸胎瘤成功手术治疗,病理回报:胃后壁未成熟性畸胎瘤。术后2个月复查AFP定量明显下降。结论胃畸胎瘤非常罕见,生后一天及时诊断未见报道,体检有助诊断,而影像检查(腹部B超、CT)有一定价值,新生儿期大多为良性畸胎瘤,一经诊断,及时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可不化疗,术后随访,定期复查AFP。  相似文献   

15.
胃毕氏Ⅱ(BⅡ)术后远段空肠逆行套入胃内扭转坏死一例谢水利,黄锦泉,徐以浩(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医院外科,516157,杨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510630,广州)胃切除毕氏Ⅱ(BⅡ)术后,输出段空肠逆行套入胃内扭转、坏死是临床很少见的严重...  相似文献   

16.
胃底贲门癌经腹切除行食管下端、胃吻合术 ,如何防止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和反流 ,始终是肿瘤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作者针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 ,设计了内外翻结合双层吻合法应用于临床。于 1991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应用该手术方法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 83例 ,效果良好。另外 ,应用全内翻双层吻合法手术治疗 60例患者作对比。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4 3例 ,其中 83例应用内外翻结合双层吻合法 ,均行上消化道造影响检查 ,另 60例行全内翻双层吻合。1.2 手术方法 根治性切除标本后 ,即行食管…  相似文献   

17.
食疗对促进健康,防病治病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患有各种胃病而做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更要重视饮食的调理。离开了饮食的调理单纯依告任何仙丹妙药也难以奏效。一、术后禁食阶段胃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后,切口充血、水肿、胃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所以要求病人绝对禁食,而且要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一般禁食2-3天,护理中要特别观察病人有无排气、排便、腹胀、肠恢复,根据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停止禁食。胃切除术后48—78小时。肠鸣音即可恢复,这时临床表现腹软、不胀、不痛已排气等症状。患者即有了饥饿,此时可以停止胃肠减压进流食…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多为老年、营养状况较差、常伴随慢性疾病。 D2 、D3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前运用 APACHE 评分系统和评定营养状况可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 ,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加强专业护理 ,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术后生活质量。本文介绍我科 1 984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4月1 44例连续胃癌病例行 D2 、D3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 1 44例 ,男 1 0 6例、女 38例 ,年龄 2 3~ 82岁 ,平均 60岁。全胃切除 5 0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71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 2 3例 ,D2 术 85例、D3术5 9例。…  相似文献   

19.
报道1989-1991年,共手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96例,肿瘤切除率9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无手术死亡。笔者认为胸段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切除,胃经食管床重建食管术有许多优点,值得采用。而残胃食管癌或估计肿瘤切除困难的病人,可采用胸骨后结肠代食管术,再经右胸切除食管。对本组食管癌国际T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也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报告胆囊切除术以外的腹腔镜手术19种137例次,治疗患125例,均痊愈,包括阑尾切除、胃穿孔修补、胃迷走神经切断、疝修补、胆道探查、肝囊肿开窗、肝部分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等。中转开腹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优点为损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对腹腔内多个病灶的治疗更加优越,应逐渐扩大腹腔镜手术种类,但应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