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时候,生活中的一些很简单的小事,却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收益。尽管药品公司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研发针对癌症的高科技治疗方法,但是,每年仍然会有数百万的人死于癌症。看来,对于癌症的预防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议题。控制癌症最有效的其实是一些并非高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一项从遗传学角度描述1万个肿瘤的庞大计划日前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在2006年开始的一个斥资1亿美元的试点项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如今是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该联盟由来自16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已经发现了近1000万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做。一些研究人员希望能够继续专注于测序;其他人则希望扩充他们的工作,从而探索已经被查明的基因突变如何对癌症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1986年,癌症研究的先驱雷纳托·杜尔贝科(Renato Dulbecco)在《科学》杂志上宣称:"如果我们希望更多地认识癌症,那么我们现在必需集中精力研究细胞的基因组。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多年前的这几句话,是日后成为了人类基因组工程的一次最早的公开倡议。前些年累积的研究成果已经让人明白,癌细胞的大量越轨行为大都来源于对细胞基因造成的损伤以及功能的改变。他写道":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尝试逐个地去发现对恶性肿瘤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要么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  相似文献   

4.
刘林森 《科学之友》2005,(21):63-64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长埃申巴赫最近再次提出,只要研究经费充足,科学家完全可以早于2015年让全美的癌症患者免于死亡.作为对负责为国立卫生研究院拨款的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阿伦·斯派克特的一种响应,埃申巴赫表示,如果能将该研究所每年5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5年间再增加42亿美元,到2010年,他们就能实现"消除癌症患者痛苦和死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一些分析师认为对于所谓的"癌症行业"要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这项研究的支出与回报明显不成正比——要知道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这一家机构就在过去4年中投入244亿美元用于癌症研究,但此恶疾依然毫不留情地在2018年导致约960万人死亡,并傲慢地占据着世界第二大死因的位置。曾有数据表明,研究人员对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比对其他类型更有兴趣和干劲,这些类型的癌症分别为宫颈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对于这三种癌症,各种临床上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少在高收入国家)是有助患者延长寿命的。  相似文献   

6.
一系列实验性癌症疗法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人类战胜癌症的机会。在折磨我们的各种顽疾中,癌症是最可怕的,发现癌症就意味着走到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对抗癌症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例如一些类型的癌症的确诊已经不再等于判死刑,睾丸癌的治愈率已达到90%以上,儿童癌症的治愈率大约为80%,但是,其他一些癌症,如肺癌、胃癌和胰腺癌的预后却不尽如意,而任何类型的癌症,发现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人类与癌症的较量已经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目前我们离征服癌症的目标还有多大距离? 21世纪是否能彻底攻克这一顽症?请看世界一流癌症研究专家的权威介绍: 在20世纪最后几年里,抗癌研究突飞猛进。我们亲眼目睹了许多经多年艰苦奋斗而登峰造极的重要进展,并着手从那些两三年前才开始的研究计划中搜集有意义的信息。随着近几年发现的不断增加,我们已能够开展对下个世纪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计划。下列最新进展的重点内容可以说明我们离征服癌症的目标还有多大差距;并让世人了解,随着我们不断获得的成功,攻克癌症,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每天约有400人死于癌症。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将有三分之一的人罹患癌症,死于癌症的人数为整个癌症惠者人数的五分之一。为了彻底研究和解决有关癌的问题,已经花了大量时间。多年来为了探讨癌的起因也花费了大量资金,但迄今未获明显结果。这样,解开癌症之谜,彻底研究有关癌的问题,就显得越益迫切。因此许多研究生命基础的科研人员都致力于解决癌的问题。Renato Dulbecco阐明了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他在致癌病毒方面作出的成绩,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9.
细胞的异常分裂与癌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景平 《世界科学》2002,(10):14-16
发达国家平均每三人中有一人罹患癌症:我们每人或早或晚都有可能受到癌症的侵袭。为了寻找癌症的病因,科学家们将重点放在对控制细胞分裂的基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借助分子生物学强有力的新武器,科学家们在癌症基本成因的揭示方面已有了根本性的进展。这些发现将对癌症的治疗产生革命性的变革,预计癌症中的大多数可望在未来10~30年内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中,癌症恐怕要排在第一位。那么,癌症是一种现代病吗?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病?科学家和医生用什么办法来对付癌症?这种"不治之症"真的无法治愈吗?这些都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癌症也被称作恶性肿瘤,它实际上是与异常细胞增生有关、可能侵犯或扩散到身体其他部分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迄今已知会殃及人类的癌症超过100种。根据最近发布的数字(有滞后性),不包括除了黑素瘤在  相似文献   

12.
从事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科学家目前正与癌症研究人员携手进行另一项生物学远征计划——旨在为人类癌症中发现的常见突变基因编制一份目录,以期为以分子方法治疗癌症提供助力。2005年7月中旬,有关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的一次研讨会上草拟了一项为期3年的先期探索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2家研究所宣布,为一项为期10年、耗资15亿美元的计划首付1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相似文献   

13.
<正>悄然间,癌症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据统计,大约每6个去世的人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癌症就像是一团驱之不散的死亡乌云。早期检测也许是了解并对抗这种疾病的关键,但是问题在于如何能在上万亿个人体细胞中找到这些癌细胞呢?导致人类罹患癌症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物质呢?20世纪,科学家在临床医学方面创造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奇迹:不但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疾病的确切病因及预防方法,而且还可以将它们彻底治愈,甚至连传说中的"换心术",也已经通过"人体器官移植"变成了现实……但是与此同时,人类却又面临着癌症日益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世纪  相似文献   

14.
人的饥饿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生理学家已经研究了一个多世纪。有人会说,饥饿不就是因为缺少食物吗?可是,我们要了解的是,在我们感到饥肠辘辘时,我们的机体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5.
癌症是人类的第二大致死疾病,每年全球约有13%的病患死于癌症,如2007年全世界有760万死亡病例,因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和老龄化问题将使癌症问题更显突出,一方面它造成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社会的经济负担.美国卫生研究院(NIH)估计癌症可造成个人寿命平均减少15年,同时癌症的消耗逐年增加.美国2006年癌症总花费达到2060亿美元,其中用于医疗的直接花费就达780亿美元,这些数字清晰表明癌症越来越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癌症基因组研究的未来就藏身于临床信息之中。2020年2月5日,《自然》杂志基于PCAWG成果发布的系列论文对癌症的遗传学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而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对癌症理解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癌症成像存档系统等项目,NCI将改进癌症检测手段,帮助肿瘤学家设计出针对肿瘤患者的个体治疗途径我们正处于一个癌症研究突破的机遇期。经过十年的研究,我们对癌症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医疗实践时代(精准医疗时代),一个详细的、与病人癌症相关的基因和其他相关分子信息或将经常被用于设计有效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当位于马里兰州的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将1000万美元的研究拨款给予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时候,美国的科学家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所从事的细胞研究给癌症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实验室占据了整整一个楼层,每年的经费预算已达2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刘林森 《科学之友》2005,(11):63-64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长埃申巴赫最近再次提出,只要研究经费充足,科学家完全可以早于2015年让全美的癌症患者免于死亡。作为对负责为国立卫生研究院拨款的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阿伦·斯派克特的一种响应,埃申巴赫表示,如果能将该研究所每年5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5年间再增加42亿美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比以前更早发现肿瘤,但是我们能预测它们是否会变得很危险吗?我们对癌症这种疾病一直予以极大关注,但是它的宿主,即癌症产生的"土壤"而不是"种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它是否会在未来给我们带来危险。2011年夏天,密歇根湖的湖水变得清澈透明,一道道倾斜的光柱,就像来自UFO的探照灯一样,照亮了整个湖底,从上方看去,湖底一艘古代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