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和植物是地球上起源很早的生物类群,亿万年来他们就因营养、繁殖、保护、防卫、扩散等需要而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植食性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是植食性昆虫有其特定的取食范围,植物对昆虫具有防御能力,两者存在相互适应.本文就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行为,和寄主植物的此生代谢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习性影响和防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9,(5)
正自然界中,昆虫取食植物的叶、花粉和花蜜等;反过来,植物也会抵御动物及昆虫的取食。当然,植物与昆虫之间除了取食和防范外,还有互相帮助和利用,它们协同发展、共同演化。那么,它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植食性昆虫的种群繁衍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准确寻找到合适的寄主植物。在此过程中,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就像人类的语言一般,在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的行为调控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短链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植物定位、交配、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取食等行为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还可调节天敌寻找寄主等行为,以及作为植物的间接防御手段和昆虫外激素的协同素。综述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的行为调控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分析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究竟是先有花还是先有蝴蝶?最新研究表明,早在地球上第一种开花植物出现之前,原始蝴蝶就已经存在了。花能给蝴蝶等昆虫提供花蜜,而蝴蝶等昆虫能帮助花朵传粉。那么问题来了:地球上,究竟是先有花还是先有蝴蝶?曾经,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花的出现要早于最早的授粉者,蝴蝶和飞蛾之类的昆虫是随花而生的。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早在地球上第一种开花植物出现之前,原始蝴蝶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地球上有了植物后,人和动物才获得生存和发展,各种植物(低等、高等植物)分布于大地表面及大气层中,几乎遍及地球各个角落,同时也遍及动物、昆虫及人体的内外。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植物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6.
昆虫化学生态学与植物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生态安全条件下进行植物保护,推行植物免害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笔综述了昆虫化学生态学中昆虫与植物之间、昆虫与天敌间的化学联系,信息素与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对寄主植物定位、定居、取食和繁殖中的作用,非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植物次生性化合物进行害虫治理的应用现状。展示了昆虫化学生态学在未来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及昆虫化学生态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序言     
地球上90%以上的昆虫均取食植物或栖身于植丛。昆虫与植物,昆虫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着湮远紧密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认为,昆虫群落实际是植物群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群落类型来确定昆虫群落的时空范围和类型。现代生态学认为:地球上的“顶极植物群落”(Climax)是在一定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下根据自然演化规律而发育起来的植物群落的最高级阶段。同处于演替过程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8.
陈明能 《大自然》2009,(2):49-51
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植物在应对被动物(包括昆虫)取食的过程中可能会作出生理反应,被动地进行反抗,如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分泌出苦涩的或有毒的物质,让动物不再取食甚至远离该植物,以保护植物的叶片、花或果实,保证物种的繁衍。同样,昆虫为了生存,也会通过生理的、生化的及其行为的改变加以适应,继续取食该种植物。这样,便出现了植物与昆虫彼此针锋相对而又协同演化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9.
虫虫危机     
目前,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恐怕一时难以说清楚。有人估计,地球上自从出现生命以来,可能共产生过25亿种生物,而如今地球上大约只有200万种生物,其中绝大部分是昆虫之类的无脊椎动物。我们常说,昆虫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无处不在,但事实并非如此。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许多昆虫正在消失,它们正面临着一场虫虫危机。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做害虫?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会吃庄稼、果树、蔬菜和储藏物的,会咬人的,会传播植物和人畜疾病的,都是害虫.如果我们问另外一些问题,比方说,为什么有的昆虫是重要害虫?有的昆虫是次要害虫?有的昆虫不是害虫?难道重要害虫是天生的吗?这些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说上面那些昆虫都是害虫,那是因为它们与人类的利益有矛盾.但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才有三百万年,而昆虫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11.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生活在"地球村"的人类,对苍茫的人体充满了无限美好的遐想。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后,人类跻身太空的种种梦想逐渐变为现实。茫茫无际的太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又有较强的辐射线,当生活习惯了重力环境的植物进入太空后会产生什么反应?怎样生存、  相似文献   

12.
达尔文发现,植物多半靠异花传粉,才能产生生命力旺盛的后代,而异花传粉要靠“红娘”——传粉者的帮助. 地球上自从出现了有花植物以后,就与传粉者发生了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愈演愈妙,今天的花儿有千姿百态、传粉者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3.
《少儿科技》2009,(7):27-2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四年……” 全世界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如果没有蜜蜂的传粉,约有40000种植物会繁殖困难,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防止基因BpHi008A启动子中褐飞虱应答区域及应答元件核心元件的确定”(项目批号30570137)由我校袁红雨教授主持.植食性昆虫的取食作用极大地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组成型和诱导型两种防卫机制来抵御植食性昆虫的为害.植物的诱导抗虫性是指植物体在遭受昆虫进攻后表现出来的一种抗虫特性,是一种更为重要的防卫形式.目前对植物诱导抗性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利用消减杂交、mRNA差异展示、cDNA微阵列等技术克隆受昆虫取食诱导的基因,并从转录水平上分析虫害诱发的分子反应…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的研究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质(biomass)资源,它占植物干重的35%~50%,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的降解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中心环节。纤维素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目前世界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从1906年在蜗牛消化道发现纤维素酶以来,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问题就得到了足够的关注。纤维素被彻底分解而又无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便是利用纤维素酶的水解作用。自从纤维素酶被人类认识和利用以来,它住许多行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纤维素酶的应用最多的要数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本文就对纤维素酶在工业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态工程措施治理滨海盐沼入侵植物、恢复受损湿地的生态功能,是海岸带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的重要手段.盐沼入侵植物治理后,植食性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已得到较多研究,但昆虫食物结构变化的关注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崇明东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治理工程恢复区,以及毗邻的互花米草入侵区和原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照区的不同植物群落,结合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手段,比较了植物群落间植食性昆虫的食物结构差异,发现对照区、入侵区和恢复区芦苇群落中的昆虫均主要以芦苇为食,入侵区互花米草群落中的大多数昆虫以互花米草为食,而芦苇-互花米草混生群落中的昆虫既取食芦苇也取食互花米草.这一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本地植食性昆虫对土著植物芦苇的依赖性,而清除互花米草并恢复芦苇群落后,植食性昆虫对土著植物的依赖性已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7.
植物叶虫食的空间变化同生境有关,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为探讨不同生境植物的叶虫食情况,以木荷林林下、林窗以及竹林林下3种不同条件下木荷幼树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叶虫食损失率与叶虫食频率,并分析了观测结果产生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木荷林林下木荷幼树叶片的叶虫食损失率(14.14%)显著高于竹林林下(5.71%),木荷林林下(12.28%)低于木荷林林窗(14.72%),但差异不显著;大部分受损叶片其叶虫食损失率低于10%,昆虫对叶片仅为适量取食,叶面积大量损失的情况较少;木荷幼树叶虫食频率与叶虫食损失率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昆虫取食叶片的行为随空间的变化而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治虫浅说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极广的动物类群,从海洋到大气层,从南极洲到北极圈,处处都有它们的足迹。昆虫和人类长期共同生活在一个自然空间里,对人类有益也有害,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那些有益昆虫而消灭那些有害昆虫。在消灭有害昆虫方面,人类与害虫已进行了几个世  相似文献   

19.
高树栋 《科技资讯》2006,(22):158-158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垃圾应运而生。几千年以来,垃圾作为人类文明的伴生物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遍布天涯海角。时至今日,从南极到北极,从高山到大海,从地球到太空,垃圾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有多有少。垃圾最大的集散地还是主要集中在城郊,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交通、经济等都很发达。而垃圾的主要来源有两方面: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  相似文献   

20.
高树栋 《科技资讯》2006,(20):201-201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垃圾应运而生。几千年以来,垃圾作为人类文明的伴生物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遍布天涯海角。时至今日,从南极到北极,从高山到大海,从地球到太空,垃圾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有多有少。垃圾最大的集散地还是主要集中在城郊,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交通、经济等都很发达。而垃圾的主要来源有两方面: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