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白腹皮蠹是危害毛皮、干鱼、干肉类的主要仓库害虫,蛀食的商品完全丧失了经济价值,造成严重损失。本篇报导白腹皮蠹不同变态期对射线的敏感性,以及不同虫龄的蛹和成虫在辐射损伤后,其生殖力复原的情况,从而为控制和杀灭此类仓库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白腹皮蠹变态期的辐照敏感性1.卵期:昆虫的卵期对射线最敏感,但在胚胎的不同发育期辐照敏感性又有较大的差别。从实验  相似文献   

2.
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利用波长800nm、频率1KHz的飞秒激光对其进行不同功率与时间的辐照处理.经MS组织培养后,统计其发芽率、根长、鲜重,测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的含量,研究飞秒激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飞秒激光辐照能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当辐照功率为175 m W、辐照时间为12s时,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根长、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此条件下的飞秒激光对拟南芥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激光聚焦倍频中光束参量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讨论。给出了一个修正的倍频效率表达式,井就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与理论比较一致。本文给出的结论为进行聚焦激光倍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光束畸变问题,在前向简并四波混频布局中采用了补偿的分光技术,研究了共振介质(加碘的酒精溶剂)的简并四波混频(DFWM)效应.实验中用CCD实时连续采集DFWM信号光斑,直接从监视器上观察DFWM信号光斑.由于采用补偿分光技术,发现信号光斑位置虽然有所漂移,但信号光斑形状基本稳定,即抑制了激光漂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得到了稳定的DFWM信号输出;实验进一步通过对DFWM信号光与泵浦光光场分布的测量验证了补偿分光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继前次实验后,利用红宝石激光微束辐照显微操作技术,进一步研究了激光微束对黑腹果蝇奋发育阶段所需时间及死亡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F_1代、F_2代的性别比例。证明激光微束辐照确有延长果蝇生育期和致死的作用,经t测验,达显著水平。但对F_1代性比无影响,对F_2代性比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合作目标的单站姿态测量原理,结合实际大气湍流条件下激光光束的漂移及扩展效应,提出利用补偿和定位后的激光光斑质心确定无人机外部姿态的方法. 通过计算单帧激光光斑中心提取单位时间内激光光斑质心组成的外围轮廓特征点,并将其构成多边形. 以多边形图像质心为参照,建立姿态测量自适应补偿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当目标距离为3 km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迭代解算并对结果进行自适应补偿,得到的姿态角误差最大值为0.221±,说明自适应补偿技术的姿态测量算法具有较高的姿态测量精度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7.
<正> γ射线辐照马铃薯可以抑制发芽,但是由于表皮细胞受射线的损伤,也影响了块茎的抗病能力。SPork等曾提出,辐照马铃薯的块茎易感染软腐病。本实验观察到不同剂量(0—50Krad)辐照的马铃薯置于空气中存放,由于贮存时间与贮存期温度的差异,对软腐病的发病率有显著的差别。辐照25Krad和50Krad的块茎与未辐照的相比,其易感性非常显著。如将辐照的马铃薯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比在空气中存放发病率高。在高温(25℃以上)和缺氧状态下更为显著。实验结果详见于后。 1.贮藏条件对辐照马铃薯感染软腐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高斯脉冲激光辐照半导体材料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及热源模型,通过求解热传导方程计算了材料表面沿径向和纵向及材料表面中心的温度场分布.采用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了1064 nm纳秒级脉冲激光辐照半导体材料TiO2的温度场分布.分析单光子吸收与自由载流子吸收对材料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波长为1064 nm的脉冲激光辐照TiO2,当激光的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08W/cm2时,自由载流子吸收的作用已不可忽视.计算温度场时,应同时考虑两种吸收.  相似文献   

9.
直角平面反射-真空管集热系统光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利用太阳能为家庭提供开水的思路出发,研制出一种配有阳光环绕式直角平面反射器的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开水器.研究介绍了直角平面反射-玻璃真空管集热系统的光学设计,用于太阳热水/开水器产品样机中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角平面反射,真空管的圆周表面上可均匀地受到阳光照射与反射,其采集太阳辐照能量相当于无反射板玻璃真空管系统的2~4倍.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较系统地观察了温度对斑管巢蛛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并在不同梯度的恒温条件下饲养和测定了斑管巢蛛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常数(K)。发育起点温度卵期为10.9℃,若蛛期为14.1℃,成蛛期为16.7℃,全世代为为14.9℃。有效积温卵期为105.8日度,若蛛期为833.4日度,成蛛期为196.2日度。完成一个世代需要有效积温1130.5日度。检验温度与斑和巢蛛生长发育的关系表现为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curve)。根据试验结果还初步确定了斑管巢蛛的生存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
将激光传输的七流模型和固液相变传热的等效热容法相结合,提出了激光照射下生物组织解冻过程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有关分析解进行了比较,吻合良好.最后,运用此模型考察了生物组织光学性质和激光照射参数对激光照射所引起的组织解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工业探伤常用的射线有y射线和X射线。其方法是把胶片放在通当的位置.这种射线使其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投射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工业探伤常用的射线有γ射线和X射线。其方法是把胶片放在适当的位置,这种射线使其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投射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底片上相邻区域黑度定义为"对比度"。把底片放在观片灯屏上  相似文献   

14.
金属薄膜在基底上的快速熔解成核,广泛应用于镀膜工艺、涂料、表面吸附以及自清洁材料方面.该文通过分子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模拟了不同形状的Pt金属薄膜在石墨烯基底上的分子动力学演化过程.探讨了形貌、厚度、温度等因素对金属Pt薄膜成核过程与液滴脱离基底时速度的影响.这对纳秒激光照射基底薄膜表面热解实验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γ射线照射蚕豆干种子,诱发细胞畸变与辐照剂量间的相关性以及断片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核畸变率之间的相关性. 实验证明,断片率、微核率、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以及细胞畸变率均与辐照剂量之间呈抛物线变化趋势,符合模式Y=a bx cx~2。同时证明: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细胞畸变率呈直线相关,r在0.95以上,t测验达高度显著水平.分析结果进一步肯定了断片率、微核率可以作为测定细胞染色体辐射效应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掺铒和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紧凑轻质、电光转换效率高、免调试维护等优势,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光纤放大器长时间暴露在地球空间轨道恶劣的辐照环境中时,会受到宇宙中带电粒子和高能电磁辐射的综合作用,尤其是增益光纤在辐照环境会引起辐照损伤导致激光放大性能失效,严重制约它在空间光通信领域的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太空辐照环境中辐照导致光纤性能下降的现象与问题,然后从辐照效应的产生机理、影响光纤耐辐照性能的因素、辐照加固方法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耐辐照掺铒和铒镱共掺光纤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激光照射后的大豆幼苗的生长,叶和根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照射次数赵多,照射时间越长,效应越强,激光照射后12天的大豆幼苗子叶,上胚轴,下胚轴和根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均发生了变化,并讨论了激光对大豆幼苗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郑毅  郑苹 《应用科学学报》2014,32(4):427-433
在火炮身管弯曲度测量系统中,为了能从光靶图像中同时提取标定图案和激光光斑,提出了一种双阈值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最大模糊熵判据,把光靶图像中的像素灰度级分为黑、灰和亮3 个模糊子集,用于畸变校正的标定图案的像素灰度级隶属于黑模糊子集,用于测量的激光光斑的像素灰度级隶属于亮模糊子集.使用改进的模糊指数熵作为分类判据,提高了分类准确性. 通过遗传算法确定模糊熵参数的最优组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且最大模糊熵判据仅含有4 个模糊熵参数,减小了搜索空间. 针对光靶图像进行了双阈值分割实验,并与最大类间方差双阈值法、模拟退火模糊熵法和使用未改进的模糊指数熵的遗传模糊熵法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自动而有效地选取双阈值,且分割效果优于其他3 种双阈值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孟祥东 《松辽学刊》2004,25(1):28-29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系统制备了a-Si:H薄膜.使用KrF准分子脉冲激光对a-Si:H薄膜进行辐照,使a-Si:H晶化.拉曼散射谱和电子衍射谱的结果表明经过激光辐照后在a-Si:H层形成纳米硅颗粒.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用低功率激光辐照YBa_2Cu_3O_(7-(?))超导时,其临界温度和特性出现的改善情况,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