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老年患者上眼睑局部外观和分型分别选择重睑切口、重睑切口+眉下短切口去除松弛下垂组织及额肌瓣悬吊术.结果 65例患者1周左右愈合,重睑线及眼睑外形自然,随访3个月后眼睑功能良好.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上睑下垂形成原因采用个体化手术设计,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1年10月至1996年10月间行甲状腺手术1200例,术后发生切口粘连98例,本文重点分析术后颈部皮肤随吞咽运动的原因及介绍处理的体会。1临床资料男130例,女1070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78岁。术前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9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90例,甲状腺腺癌350例,甲状腺炎12例,发生率8.16%。切口粘连引流方式:胸骨颈静脉上另切口胶管引流42例,原切口胶膜引流38例,未放置引流18例。二次行粘连松解术28例。2讨论甲状腺术后切口粘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原因和防治有…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间对73例除皱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3例患者,女性71例,男性2例,年龄均在29-65岁,其中以40-50岁为多数,小切口除皱术患者47例,大切口除皱术患者26例,均在0.7%利多卡因加付肾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均严密观察病人5-7天,结果表明,满意者54例,基本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11例。2并发症与临床分析在73例额颞部除皱病人中作者分析了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共17例患者除了共性血肿、刀口处头发脱落、疤痕大、局部麻木感的并发症外,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井发症具体分析如下:2、1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囊外手术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效果.方法:221例患者均为2008年1月~6月在拉萨光明眼科诊疗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年龄在20~87岁中119例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02例行传统ECCE.结果: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最佳视力,小切口组:视力≥0.3者,占75%;0.1视力0.3者,占20%;视力0.1者,占4%;传统ECCE组:术后视力≥0.3者,占55%,0.1视力0.3占36%,视力0.1者占9%.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传统的囊外手术的术后视力更佳.在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较受限制的情况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较好的术后视力,可取代传统的囊外手术.  相似文献   

5.
重睑成形术(双眼皮手术)的方法很多,有切开法,线状植皮法,埋线法等,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但埋线法因它不需切开皮肤、无疤痕、创伤小、术后反应轻、美容效果好而倍受欢迎。笔者自1988年儿月至1990年11月对75例143眼,采用5—0丝线埋线法进行重睑成形术,观察4个月至2年,成功率达94%。现将临床实践和体会报告如下: 1 手术对象受术者多为本校大学生,其次为商场服务员、社会青年。年龄15——34岁,其中  相似文献   

6.
我院对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行此种手术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1 一般资料年龄:5岁1例,12岁2例,17岁1例,23岁1例。阴茎会阴型1例,其余4例均为阴茎型。5例患者分别于半年前行过尿道下曲矫正术。本次手术后住院最短者13天,最长者24天,平均为16.4天。其中4例治愈,1例因术后伤口感染,形成尿瘘,手术失败。成功率为80%。2 治疗方法先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再行尿道成形术,在龟头上缝一针牵引线。于阴茎腹侧正中线切取宽1cm的尿道皮条,此皮条由冠状沟至尿道口不做游离,但要将皮条周围的皮肤做少量的皮下分离。再由尿道口下切取…  相似文献   

7.
田丽华 《科技信息》2011,(7):408-408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包括肿瘤)的一种微创妇科新技术,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病人术后痛苦小、下床活动早、恢复快、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1999年至2002年在腹腔镜下共施行子宫切除878例,现将手术中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87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子宫肌瘤62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2月至2002年3月采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7例。手术指征:压迫症状;肌瘤生长快;合并附件病变及不育。结果:单发肌瘤18例,前壁肌瘤13例,后壁及宫底肌瘤各7例。肌瘤大小0.5—8cm(平均4.8cm)。共剔除肌瘤43个,包括17个壁间肌瘤及26个浆膜下肌瘤。19例子宫切口进行了缝合。肌瘤≥4cm与肌瘤<4cm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2d。1例术后左下腹穿刺口感染。术后2mo随诊时术前有症状术后均改善。结论:浆膜下肌瘤或靠近子宫浆膜壁间肌瘤,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切口不愈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能使切口不愈患者换药时减轻痛苦,使切口尽早愈合。自1994年1月~1996年6月,我们在中医验方生肌散及紫草膏基础上添加氨基酸及表皮生长因子自制生肌膏治疗术后切口不愈76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121例,年龄为21~76岁,术后3-7天拆线。切口裂开深度为2.5cm-7cm,创面为2.5×1.5~7-12cm。其中96例为我院94年1月~96年6月的住院患着,另25例为在保健站住院患者,其中剖腹产15例,会阴左侧切口10例,将切口不愈121例,随机分为生肌膏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胸导管损伤在食管中段癌的手术中发生较多,在一些胸部、颈根部外伤中亦有发生的可能。本文就我院1983年6月一1996年7月治疗的乳糜胸5例进行分析,探讨胸导管的解剖关系、损伤原因及治疗原则。1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食管中段痛术后并发乳糜胸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62、60、55岁。均两次开胸,胸导管结扎。两例治愈,其中1例男性,m岁患者,第二次原切口左侧开胸胸导管结扎不彻底,又行第三次右侧开胸结扎,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胃底贲门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男性,60岁,于术后第3天胸腔引流量突然增加,引出淡红色液约1200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改良术野皮肤清洗法对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1600例四肢骨折拟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前术野皮肤用清洁剂涂抹、温水浸洗伤肢、去除伤肢的石膏灰、棉花、脱落的痂皮、毛发、结痂,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络合碘消毒为改良清洗组;术野皮肤按传统清洗流程,用大量生理盐水、双氧水、络合碘消毒,保留毛发及结痂为对照组;观察炳组的切口感染率。结果改良清洗组切口感染率为0.5%,传统清洗组感染牢为2.75%,两组之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改良清洗法较传统清洗法的术后切口感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自1982-1995年我院共收胸腰椎结核908例。其中的768例780次手术采取了经胸12腰1横突进入病灶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908例中完全瘫痪45例,不完全瘫痪64例。采用此种病情手术方法768例780人次(12例2次手术)减压术109例,术中损伤胸我膜6例。采取经第12肋床或肋下腹膜后进入病灶的31例,术中损伤的胸膜3例。2操作要点切口起自胸棘突旁3-4cm向下沿第12肋下纷至腋后线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拉开骶棘肌。切除第12肋(或第12助骨1段),拔出第12肋骨小头。剪开腰1横突头尖附着的韧带,以骨膜肃离器紧贴腰1横突前面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口底黏膜梭形切口在舌下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行舌下腺切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因舌下腺囊肿采用改良梭形切口行舌下腺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此手术入路的特点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口底及下颌下区肿胀、舌体麻木及创口出血情况,1例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其余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月~5 a,均无复发.结论 改良梭形切口操作简单,能够充分显露术区,降低下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损伤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切口长期不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增加经济负担。我院自1995年11月至1997年5月采取以切口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为主要手段来预防切口感染,共行104例,效果良好,现就报告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9例,女45例,年龄7-75岁。所有临床病例均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伴有局限性腹膜炎4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4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1.2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4O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6例。1.3方法切开腹膜时先切开一小口,用吸引…  相似文献   

15.
舌系带附着异常304例矫正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04例舌系带过短患儿行舌系带延长手术,对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手术疗效进行系统观察,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儿舌系带过短的程度、粗细、患儿的合作情况选择麻醉及手术方法,术后1w、2w、1mo、3mo、6mo、1a多次复查,观察术后伤口愈后情况,舌尖形态及语音改善效果,溃疡有无复发.结果:术后感染3例,舌尖形态有改善者293例,会说话的219例中,语言发音有改善207例,54例溃疡在术后均无复发,在年龄段的观察中,"1-2岁"2-3岁"两个年龄段有效率最高.结论:舌系带过短的患儿应手术矫正,手术最佳年龄是"2-3岁".但对于严重影响舌运动而影响吮吸及导致创伤性溃疡的重度舌系带过短者,宜提前手术.另外手术中深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再次,术后语音训练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疗效。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人与关节部位疤痕相邻的正常皮肤下注水扩张皮肤3-4周,切除关节部位疤痕,将扩张后皮瓣以推进滑行为主,修复缺损区。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仍有小部分疤痕遗留,其余患者疤痕完全切除,术后切口疤痕不明显。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在关节周围有充足正常皮肤,做好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皮肤扩张术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UVP)是我院近一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它是将传统高频电外科技术与新型汽化电极相结合的腔内前列腺切除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无切口、术中出血少、无水中毒、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短、尿路刺激症状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好等优点 ,即使有较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也能接受该手术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现总结我们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50例 ,年龄 61~ 84岁 ,均有排尿困难症状 ,其中急性尿潴留 9例 ,术前合并有心肺疾病 14例。50例手术均成功 ,术后留置三腔带囊尿管 ,平均…  相似文献   

18.
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月,我院行心脏直机手术737例,其中二次开胸止血者8例。总结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58岁,平均23.2岁。先天性心脏病5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而缺损1例,法鲁氏四联症1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主动脉符替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双瓣管技术1例。心功能Ⅱ级3例,Ⅲ缓4例,Ⅳ经1例。出血部位:胸骨出血2例,钢丝孔出血2例,胸腺血管分支出血1例,右心房切口出血1例,无明显出血都位2例。二次开胸时间均在手术后12小时内。本组病例均在常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 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4年.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 临床检查暂时性面瘫和术后肿瘤复发情况, 行Minor 试验, 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感觉及面部畸形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x2检验.结果:两组对比显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暂时性面瘫显著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涎瘘和术后肿瘤复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 微量淀粉碘试验结果和患者疤痕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 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耳后发迹切口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显著地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也获得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20.
探究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根据手术选取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KPS功能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比较,观察组KPS评分(72.63±5.89)分、(90.47±3.20)分均高于对照组(56.42±7.24)分、(82.56±4.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P0.05)。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