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卫星通信网络的多总线构架及采用Space Wire总线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Space Wire-1553B总线桥接器,既是1553B总线RT设备又是Space Wire网络控制器,还实现了两种总线协议的桥接。跨总线的指令时延为16.3μs,且桥接器以0.2 s的频次更新Space Wire网络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满足了通信网络的指令响应和遥测更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现场总线CC-Link技术在MOTOMAN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利用三菱Q系列PLC Q12HCPU,结合CC-Link主站与远程I/O站,外接各类信号采集器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CC-Link现场总线网络传送到主控单元(Q12HCPU)中,并最终将主控单元(Q12HCPU)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CC-Link现场总线网络传送到机器人控制器中,从而达到远程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的目的。设计实例表明:CC-Link现场总线网络具有简单、高速通讯、可节省大量电缆、提高缚线效率的结构特点,展现了该网络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网络智能节点工作的稳定性低和时实性差,设计了一种基于S3C44B0X的智能节点在CAN总线控制网络,是将嵌入式系统应用于CAN总线控制网络中,从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时实性;给出了智能监控节点的硬件电路、软件软初始化程序和通信流程.经系统测试和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较高,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1553B总线信息流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1553B总线信息流设计在车辆电子综合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1553B总线的原理和信息传输机制,提出信息流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原则、数据结构和算法.系统初步使用结果表明,1553B总线信息流设计在总线消息传播、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网络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提高了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星火 《科技资讯》2010,(19):24-25
通信网络是综合自动化站区别与常规站的最明显标志之一,只有采用通信网络,才能节省大量电缆。本文分析了CSC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的特点与要求,给出了LonWorks现场总线和嵌入式以太网两种通信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说明基金会现场总线的特点及标准,详细介绍FF总线所挂接仪表数量和连接电缆长度的算法,阐述FF总线本质安全防爆的方法。通过列举应用实例,说明该总线系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CAN总线的广播通讯特性对汽车网络总线通讯造成的干扰,分析了汽车网络总线通讯的特点,根据工程经验提出汽车网络总线负载的散化方案,通过使用时基和网络管理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网络总线的抗干扰能力,时基和网络管理等方法在汽车网络通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1553B总线系统优化及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553B总线消息传输系统,推演了一种1553B总线系统消息传输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归纳了几种提高总线系统可靠性的方法,运用上述方法能有效提高总线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范明锦 《科技信息》2010,(27):107-107,129
CC-Link现场总线是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主推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现场总线,这是目前在世界现场总线市场上唯一的源于亚洲、又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现场总线。它在实际工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CC-LINK控制系统中,PLC与PLC之间,或PLC主站与远程I/O站、远程装置站、本地站之间,目前大多是用三菱的CC-LINK专用电缆或CC-LINK专用高性能电缆来连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开关量信号或数据的交换。目前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使用CC-LINK专用电缆和光传送器,实现信号和数据的无线传送。  相似文献   

10.
贺超  胡尚举 《科技资讯》2014,12(17):134-135
PROFIBUS—DP总线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安装不当、未使用标准电缆、传输速率与距离、屏蔽与接地、电缆布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总线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现场的实际,针对上述几点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改善通讯线路,从而保证了通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J1939协议的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网络的开发一直是硬件在环通信平台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通信特点,应用NI VeriStand软件和NI PXI平台的CAN通信模块,构建了一套CAN总线通信网络。平台依据CAN2.0B规范并结合J1939高层协议构建硬件在环通信网络,实现ECU与上位机和组合仪表的CAN数据交互。试验台构建一套完整发动机CAN总线通信网络,完成发动机ECU硬件在环CAN总线信息收发解析、数据记录及组合仪表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采用二模热冗余方法进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网络冗余环型设计,并提出相应的介质冗余协议;对多功能车辆总线冗余环型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OMNeT++仿真平台建立多功能车辆总线冗余环型模型,对介质冗余协议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介质冗余协议能实时可靠地进行总线替换,有效提高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的网络性能指标,选用通用CAN总线软硬件整合组成低成本车载CAN总线网络测试与仿真分析系统.对大众宝来车身舒适系统CAN总线网络进行测试与仿真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大众宝来车身舒适系统CAN总线的节点平均发送CAN数据帧时间间隔为20ms,教据长度为2~5位,网络通讯波特率为62.5 kBd,正常工作时网络负载为30%,系统后备能力强、可靠性高;仿真结果表明: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设计时节点测控数据定义较少的发送CAN数据帧时间间隔与数据长度、系统采用较高的网络通讯波特率,可以提高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4.
单桂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6):4708-4710,4737
针对车载1553B总线的实时性评估问题,提出一种车载1553B总线的网络演算建模与分析方法。分析1553B总线拓扑结构和消息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网络演算建立了车载1553B总线的最大延迟计算模型,有效地描述了车载1553B总线的动态行为。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构建满足特定实时性要求的车载1553B总线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PROFIBUS-DP(Process Field Bus-Decentralized Periphery)总线设备接入Wi-Fi(Wireless Fidelity)的问题, 给出了基于Wi-Fi 的PROFIBUS-DP 的无线Web 接入方法。在分析PROFIBUS-DP 现场总线和Wi-Fi 两种异构网络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础上, 采用嵌入式网关方法, 使两种异构网络互联通信, 并设计了基于B/ S 结构的Web 无线客户端, 使设计的无线客户端能借助Wi-Fi 网络对PROFIBUS-DP 现场总线的设备进行监控。对系统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法数据传输准确, 接入可靠。  相似文献   

16.
许海航 《科技资讯》2007,(24):12-13
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场总线技术.LonWorks总线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现场总线之一在楼宇、运输、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LonWorks控制总线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的互联通信,从总线设计的角度,提出一种多总线接口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方案,以通用高速的USB和ethernet总线作为接口,在传感器节点上灵活挂载多种射频模块等设备,并配置相应的软件协议栈,实现软硬件即插即用的可异构化节点.以USB 2.0总线为例.将蓝牙通信模块挂载到传感器节点的母板模块.将传感器节点异构为具有蓝牙通信接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结果表明:多总线接口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通信速率不受总线速率制约,扩展性强于普通节点,便于实现支持异构的传感器节点和功能强大的传感器节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速率反馈方式的流量控制策略,在LonWorks总线网络节点上增加控制器和缓冲队列,是改善网络的公平性,提高网络的信息吞吐量,降低网络反馈信道的错误率的有效方法.该策略及算法不仅可优化LonWorks总线网络的通信传输质量,而且对于解决其他包含CSMA协议的工业控制网的同类问题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速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各标准的现场总线与高速以太网集成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方法,使不同标准的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相结合,共同组成全分散、全开放的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20.
综述PROFIBUS现场总线实时性能研究方法.从PROFIBUS现场总线的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等方面对网络实时性能指标进行了论述,并分析网络负载对网络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论述和对比应用图论和Petri网技术对网络实时性进行建模研究的方法.建立合理的系统网络结构、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以提高网络分布式节点的快速响应性,以及选择合适的网络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是今后对PROFIBUS网络实时性能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