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涛 《河南科技》2006,(9):41-42
作为网络的一名管理者,对IP地址的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固定IP地址与MAC地址的绑定,实名IP的登记等等。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认证+DHCP服务模式,是一种既方便又便捷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管理中IP地址盗用现象经常发生,对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极大影响,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的情况:1、由于被盗用的地址往往具有较高的权限,那些心怀恶意的人,通过这些IP地址,用来对网络实施攻击;2、在按IP流量计费的网络由于费用是按IP地址进行统计的,许多用户为了逃避网络计费,用IP地址盗用的办法,将网络流量计费转嫁到他人身上;3、一些用户因为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采用IP地址盗用的方式隐藏自己的身份,逃避追踪,I地址盗用侵害了Internet网络的正常用户的权利,并且给网络安全、网络运行和网络计费带来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在目前IP地址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在保证网络效率,可扩展性,方便管理,方便内部IP地址计费的前提下,如何利用IP地址的转换技术,解决公共IP地址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Visual Basic5.0提供了 Winsock控件 ,支持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用它可以编写出客户 /服务器两端的程序 ,来实现点对点之间的通信 .由于两台计算机的 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 ,本文介绍了借助于发送电子邮件来确定对方的 IP地址的方法 ,从而保证了点对点通信的成功 .  相似文献   

5.
基于简单网管协议的拓扑发现通常需要扫描整个网段,尤其是对于小规模园区网,网段中会有许多IP地址无回应,大大增加了拓扑发现时间. 为此,提出用层次遍历的方法由边缘设备向核心设备逐步搜索以便完成拓扑发现,不需要扫描网络中的IP 地址,仅通过地址转发表就能高效快速地获取整个园区网的拓扑结构. 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在1 min 内推断出包含80 个节点的网络拓扑关系,通过实际部署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Java是面向网络的语言,通过它提供的类库可以处理TCP/IP协议,用户可以通过URL地址在网络上很方便的访问其他对象.本文阐述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网络通信程序,讨论了JAVA工具、客户机/服务器通信的实现、程序调试.  相似文献   

7.
<正>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管理员在服务器中设置一个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局域网时,服务器在该范围内为客户机自动分配正确的IP地址。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管理工作中,DHCP服务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笔者介绍了几种更高效地管理运行DHCP服务器的方法,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一、备份和还原DHCP服务器配置当服务器进行硬件升级或者出故障时,需要对DHCP服务  相似文献   

8.
扩展性是指网络技术或设备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空间,本文以某高职院校新校区的网络建设为例论述扩展性的重要性。从网络设备、IP地址分配方案几个方面来论述该校网络适应未来发展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网络教学水平,寻求采用校园网高效部署网络的解决方案。本项目结合多所大学情况,采用GNS3仿真应用。采用IP地址末位的奇偶选择不同路由走向作为创新点实现链路的负载分担。  相似文献   

10.
借助Packet Tracer软件完成IP单播路由协议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网卡和路由器构成实验的网络结构,通过IP地址规划和配置Static,RIP,OSPF,BGP路由协议介绍了仿真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完成仿真实验,培养配置IP单播路由协议的技能,加深学生对IP单播路由协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达到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于Interner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在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位于NAT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透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问题.本文对P2P应用软件穿透NAT的几种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实际应用程序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的无线安全措施在无线局域网初期,可用的安全措施很少,早期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主要是ACL(访问控制列表)和隐藏SSID.每个无线网卡都有唯一的一个物理MAC地址,因此可以通过手工在AP(Ac-cess Point接入点)中设置一组允许访问的MAC地址列表,实现MAC地址过滤.MAC地址过滤属于硬件认证,而不是用户认证.这种方式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需随时手动更新,一旦用户增加或减少,就要修改MAC地址列表,这样影响网络的扩展能力,而且,MAC地址可以伪造.因此ACL是较低级别的授权认证,只能适合于极小型的网络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13.
IP网络的QoS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使IP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业务要求,应采用合理的分配网络资源的QoS技术.基于IP网络,既能提供保证电信级QoS的业务,同时又支持普通互联网业务的网络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网络与业务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VOIP技术是通过语音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然后把这些语音数据进行打包,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再把这些语音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IP网络传送语音的目的.VOIP技术作为一种以IP网络为传输载体的语音和传真通信技术,以其高效的语音传输和低廉的资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与IPv4的32地址相比,IPv6的地址要长的多。IPv6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基于移动IPv6协议集成的IP层移动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优点。在IPv6中,域名的体系结构仍然保持了Ipv4的层次原理。而且IPv6地址本身的层级体系也就更加支持了域名解析体系中的地址集聚和地址更改。基于上述特点,在本文中将对IPv6的应用做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IP QoS主要体系结构及路由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网络迅速增长,已从原来的单一的数据网络发展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综合业务网.但与此同时,IP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的应用的层出不穷也使传统的IP的网络受到了根本的冲击,一些技术缺陷逐步暴露出来.如何提供QoS的保证就是一个问题,本文对QoS路由中的问题进行分类,并简单介绍了一些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17.
功耗优化的片上网络协同映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片上网络功耗模型和映射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片上网络协同映射算法,使片上网络通讯功耗最小化. 该算法结合IP核选择和任务分配实现IP核在片上网络体系结构中的自动映射,并采用多组随机基准实验和一个复杂视频/音频系统验证了算法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协同映射算法与已有的两步式映射和仅有IP核映射算法相比,分别可节省30%和60%左右的通讯功耗.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存储目前已经成为数据存储技术的大趋势,而存储区域网络(SAN)则是这种趋势的主流技术.相比FC SAN架构,iSCSI(IP SAN)架构有着更经济、更具扩展性、传输距离更远等优势.文中总结了数据备份的主要存储方式及关键技术,分析了SAN两种存储架构的优势和缺点.另外,详细介绍了基于iSCSI的IP SAN架构,并阐述了使用IP SAN架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随着Internet的迅速增长和要求唯一IP地址的无线设备的激增,IPv6是IPv4的自然演进,它克服了旧协议的许多缺点,并且能适应Internet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子网整体移动的问题,分析了移动IP的不足,借鉴IPv6中的网络移动性,提出在现有IPv4网络中可支持子网整体漫游的MIP-RS协议. 移动子网以STA/AP为网关,通过家乡代理、外地代理和网内选路代理之间的协作,结合隧道技术实现了多跳的移动IP,突破了移动IP技术中从家乡代理与外区代理间隧道出口到移动点只能有“一跳”的限制,使网络中所有节点可通过多跳访问移动子网中的节点,实现移动子网的漫游. 基于自行研发的STA/AP实现了MIP-RS. 实测结果表明,在子网以车速移动时移动子网中的节点和固定网络中的节点能进行高速双向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