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清代民国时期四川(重庆)在婚姻习俗方面几个特征的探析,展示了这一时期四川人民在婚姻生活上的面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清代以来四川婚姻习俗的演变情况,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揭示了一些婚姻习俗在地域上的差异。从而为人们从婚姻习俗方面认识清代民国时期四川社会的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清代嘉绒地区土司的婚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绒藏族在清代受土司统治,中央王朝在嘉绒地区分封了18个土司,这18个土司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导致嘉绒土司婚姻复杂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嘉绒藏族土司的婚姻受嘉绒藏族婚姻习俗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嘉绒土司的婚姻是土司之间社会关系网络建构的一个手段,土司通过婚姻的选择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本从嘉绒土司婚姻对象的选择入手,对嘉绒土司的婚姻与土司之间社会关系网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中,内容最生动、数量最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婚姻诗。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诗经》又是一部反映我国民俗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从岁时节日、社会生产、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对《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民俗进行研究,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汲取和继承《诗经》的艺术营养,丰富和繁荣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4.
电视连续剧《我们俩的婚姻》的婚姻主题显示,现代幸福婚姻是由爱情和亲情共同组合而成。这种婚姻观立足社会现实,吸取中西文化的优势,适合现代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共生的选择。因此,应该采取宽容和理性的方式对待婚姻中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描写爱情婚姻,多次提到桑林,桑间或以桑比兴。其原因在春秋时期有媒氏在桑林中令男女相会之习俗,中春之月奔者不禁的婚姻是当时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婚姻的一种补充,这种习俗源于远古殷商民族以桑林为祭礼高媒神之神社,更由于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之追求和社会对人口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婚姻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婚姻无效制度,这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其规定还不是很全面,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就婚姻无效制度的法律意义、婚姻无效的构成、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以及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对我国的婚姻无效制度作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出现的六个俗字进行考释,主要查找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敦煌俗字典》和《宋元以来俗字谱》,进行了一定对比和推理。通过对俗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展现档案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南部档案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台湾与福建仅一海相隔,两岸自古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婚姻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闽台婚姻虽然也有着漫长的历史,但进入清代之后,这种婚姻随着闽籍移民的不断增加才从真正意义上逐渐兴盛起来。文章将对关于影响清代闽台婚姻的因素做出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浴女》对爱情、婚姻与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浴女》这部作品中,铁凝探讨了人类的爱情,婚姻与性,阐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完善结合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相互关心,永远默契,性爱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相似文献   

10.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时候轰动了英国文坛。从小被不幸家庭生活深深影响的玛丽排斥婚姻和男性,她的无意识与社会现实的碰撞迫使她仓促结婚,而这场婚姻则是她整个人生悲剧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班奈村佤族的同姓婚、交错婚和堆砌婚进行研究,阐释了班奈佤族对这三种婚姻形式产生忌讳的根源,分析了为"犯忌"者举行的"求恕"仪式以及由此类婚姻形式所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在维系班奈佤族社会正常运行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杜甫婚姻诗及有关史料的综合考察,对杜甫的婚姻进行了相关考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近交系数对系列近亲关系进行亲缘分析和等级界定,能够帮助理解《婚姻法》法定界线的核心本质,具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门巴族婚俗文化特征及其与藏族婚俗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查找文本资料、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藏族与门巴族婚礼习俗、婚礼庆典礼仪、婚配形式、婚姻关系等方面进行探寻,力求通过对婚俗文化的阐述,展现门巴族婚俗文化特点及其与藏族婚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无字》创作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张洁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爱情而排斥、恐惧甚至拒绝婚姻。《无字》中吴为的婚恋悲剧折射出张洁的婚恋观。张洁认为婚姻与爱情是一对混乱的矛盾,甚至婚姻与爱情完全是两码事;并且,张洁对现行婚姻制度进行了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16.
由于明清社会蕴含着新的社会因素的萌芽,所以由婚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演进显得比以往更加激烈,并且成为了当时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明清的婚俗暨传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规范着人们的婚姻状态,双从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上渐趋解放,从而更加合理、自然,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黄艳 《科技信息》2010,(19):186-186,260
建设和谐的婚姻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试图从小说男主角的两次婚姻出发,分析家庭和谐的表现,提出构建和谐家庭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港澳属于不同的法域,在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定原因、法律后果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港澳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的比较研究,对于完善大陆无效婚姻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在上海兴起的集团结婚是传统婚礼在西方文明冲击下的变式,与此前的传统结婚以及文明结婚相比较,集团结婚更体现了一种"简单、经济、庄严"的原则。集团结婚之所以能顺利进行以及受到民众的欢迎,与当时社会思潮、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政府的支持有直接联系。同时,集团结婚因为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显示了其无尽的潜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婚姻法和生活世界的婚姻的关系,认为婚姻立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如何对生活世界的婚姻作出解释的过程。“婚姻的法律性质是一种民事契约”从现实、理论和制度价值三个方面,都能对现代生活世界的婚姻作出较好的解释。如果把民事契约论作为婚姻法的立法基点,那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模式应当围绕民法的特别法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