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近年来,创造性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受到了重视。但在对待思维定势作用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一是把思维定势作用看作消极的东西;二是忽视了思维定势和创造性思维的辩证关系。本文就思维定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物理教学实践出发,对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归纳,同时对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和运用思维定势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数学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针对思维定势的二重性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易造成思想僵化,严重影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研究思维定势作用,把握好思维定势作用,克服其负面影响,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克服思维定势,发展直觉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为思路单一、呆板。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的很大成分是存在着思维定势的影响。下面分析思维定势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创造思维的 ,以及我们在教学中所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思维定势造成对命题条件的忽视学生解答问题时 ,有一种定势 ,希望运用大脑皮层中储存的原解答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活动。但是 ,当两个问题形似质异时 ,如果不能分辨出它们的区别 ,抵制思维定势的影响 ,就容易导致照搬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来解决条件变化了的新问题 ,表现出对数学条件的混淆。如 :解方程x2 (-…  相似文献   

7.
吴明 《科技资讯》2012,(32):142-142
思维定势是主体认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大学土木专业中的结构力学的学习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本文作者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在结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因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定势对学生接受物理新知识、新概念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对学生学习知识产生正迁移,也可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9.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思维定势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的二重性,并指出如何扬长避短,营造积极灵活的思维定势,克服消极呆滞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家平 《科技信息》2011,(10):I0262-I0263
本文针对思维定势在三角恒等证明中的消极作用及表现形式,即如何在三角恒等式证明中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我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做了一些分析,并强调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从而达到提高证明三角恒等式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从发散性思维角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尚不完善.其内因是标准答案的束缚、单向思维的制约、常规思维的禁钢和思维定势的牢笼.针对该问题,从标准答案的淡化、多向思维的提倡、常规思维的打破与思维定势的弱化方面解决发散性思维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动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在强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基本知识和运用基本技能,重视基本问题的定势,以及一般的解题思维模式和定势的同时,更应有意识地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教会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新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独出心裁,用独特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巾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论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维定势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研究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对于防止思维定势对主体思维认识活动的消极作用,提高主体的思维认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定势是在主体“天赋”认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而形成、建构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其模式化,是社会思维方式的个性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主体运用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去同化或顺应客体,使思维定势不断地得到建构、巩固和重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实质上也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语文教学过程有四种思维在发挥作用:一是教材编者的思维,二是学生的思维,三是教师的思维,四是文章作者的思维。”几年来,我带初三语文学科,一直注重写作的思维训练,受益匪浅。通过训练,学生逐步走出习惯的心理思维定势,摆脱了封闭型求同思维的束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下面从四个方面着手浅谈思维训练的原理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在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已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直觉思维并要求与分析思维相结合;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语言对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很多阻碍作用。民族思维结构的缺陷可以部分归因于民族语言的特点,语词符号使认识对象主观化的同时会偏离客观现实,虚假语词会产生思维假象,丰富的同义词造成思维的繁复,反义词会误导人们对事物关系的认识,熟语能造成思维定势,语言的禁忌与崇拜导致思维的偏执与迷失,语言标签使人们产生不少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求同性与求异性的辩证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聚合性与发散性的辩证统一、形象性与抽象性的辩证统一以及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辩证统一。要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必须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确定思维定势、聚合思维定势、形象思维定势、逻辑思维定势及隐性自我评价的障碍,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学生存学习数学过程中由先前的活动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等构成的心理状态对后继的学习、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使数学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思维定势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