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对五四时期新诗体式的生成和嬗变具有重要意义。白话语言特有的代词“我”、“你”及其蕴含的个体性情感是“告白式”情诗的前提条件;白话语言表述的清晰、连贯有利于表达瞬间流动的感思,一定程度上促成“小诗”的风行,同时过度的白话化也导致了“小诗”的衰落;白话语言的“欧化”彻底拆解了“诗界革命”中保留的古诗句式,为新诗的诗体建设扫清了障碍,同时面临着对诗歌文体特性忽视的问题。从语言角度可以更好的理解初期新诗体式衍变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托马斯·纳什的《春》解读英语诗歌中的灵魂-意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诗不仅是英语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为全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各个时期和不同创作风格的诗人们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英语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民族风格,深为大家所喜爱。英语诗歌有它自身诸多美感要素,如格律和韵律表现出的音乐美、传情达意的语意美以及诗体和诗类形式美,还有其他要素,如诗歌的语气、视角、意象、修辞手法和句法结构等。而意象是诸多要素中要最重要因素,是诗歌的灵魂、脉搏,是理解诗人情感世界、思想意图的关键,是一首诗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3.
夏云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30-133
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重要手段,标记主住通过对语言常规的偏离,在诗歌文本中可以产生特殊的文体效果,如促成语义前景化、实现篇章音乐美等。英汉诗歌翻译中既要正确理解标记主位展示的文体效果,把握诗歌神韵,力争做到形神兼顾,实现文体功能对等,又要灵活处理,注意英汉表这习惯的差异,对原语信息的传递以不超出译语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为准。  相似文献   

4.
体是《诗品》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以体论诗是锺嵘诗歌批评的重要特点。它集中反映了文体论是六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一个热点。但同时应该看到,与前人的谈论相比,锺嵘的体论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就对象言,他只论诗体且是五言诗体;从内容上看,他主要从明确体制规范和辨析体貌特点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行文逻辑说,《诗品》序文重在明体制,正文重在辨体貌。剖析锺嵘的体论,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品》一书的理论体系,又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六朝文体论的实况。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是古典诗歌理论的奠基之石,考察这个命题,就会发现它是从作为文学接受理论的"诗以言志"发展而来."诗言志"首先是一个文学接受理论,其次是文学创作理论."诗"的概念也经历了文献<诗>向文体诗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语料库语言学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语料库分析布什演讲使得文体分析更具科学性、客观性.以美国白宫网站下载的58篇布什演讲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分析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文体分析,揭示了美国总统布什有关恐怖主义的演说中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演讲文体及其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7.
王骥德和李渔,虽处不同时代,但其戏曲理论在文体特征、文体创作、文体结构、文体批评、文体功用等方面大同小异.王骥德的戏曲理论给李渔的戏曲理论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李渔的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李渔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戏剧理论,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二者的戏曲理论为我国近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文体意义的再现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作者的写作风格,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理解原作的气氛,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所以译者应在分析原作的文体意义的基础上,以保留原作的文体意义为基本原则,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再现原作的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9.
奥登的诗歌《美术馆》是因布鲁盖尔的名画《伊卡洛斯的坠落》以及伊卡洛斯的传说而创作的,诗中还间接提到了布鲁盖尔的另两幅画——《伯利恒的户口调查》和《屠杀无辜者》。典故知识是理解这首诗的第一要素.该诗典故包括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在此基础上再析《美术馆》,诗歌的意义将更为明了。  相似文献   

10.
对郁达夫小说的研究,学术界已有了多方面的建树,但仍有挖掘的余地。试从叙事话语、叙事视角、结构模式三方面对郁达夫小说的体特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文体是否重现是文学翻译评价的重要标准,鉴于不断发展的文体学理论和分析模式,小说翻译研究可以通过文本结构,即词汇、语法、修辞、句间照应和语境这四个层面进行文体分析,以此作为小说翻译评估的判断标准和小说翻译文体重现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何其芳的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何其芳谈论翻译诗歌的言论及其创作所受译诗之影响却很少有人论及。有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何其芳谈论翻译诗歌的学术思想,然后论述了何其芳的创作及其后来的诗歌语言观念受到了译诗的影响,由此给何其芳研究带来新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节奏在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的音节、词汇、韵律等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节奏”这一角度来探讨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的差异,以及英诗节奏对现代汉语格律诗歌的影响,对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汉诗和英诗会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短句和重复是文体学句法分析理论里的两个概念,它们具有各自的文体功能。把它们具体地运用到精读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英文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也可以强化学生自觉吸收语言知识,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功能文体学构建出文学作品风格翻译的一个模式和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证明此模式应用于风格翻译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理论上,功能文体学的文体观非常全面(风格是前景化;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突出的功能当中;篇章是风格分析的单位等等),这有利于文学作品翻译者获得对原文风格更为充分的识别和理解,并通过在译文中做到功能对等而达到完美的风格对等。因此功能文体学是文学作品风格翻译研究的更为全面和有效的理论基础,并能为风格分析和翻译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模式。三个例子是对理论分析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小说翻译中的“假象等值”,通过提高译者的文体意识来提高翻译质量,有必要把文体学引入翻译研究。通过对狄更斯的自传体小说David Coppelfield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证明,在小说风格翻译中,应用文体学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精读课是贯穿于英语专业前三年学习的一门主干课程,从二年级开始,将文体分析应用于精读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分析、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文体分析应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个层面进行,这是英语精读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散文诗既不是诗的散文 ,也不是散文的诗 ,散文诗是具有完整性、独立性、特殊性的文体形式 ,有它自身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内容表现特征、结构特征、表现特征、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抗战诗歌朗诵运动中,艺术家们为促进诗歌朗诵运动的蓬勃发展,纠正“纯诗”的影响,使抗战诗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对“朗诵诗”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这些探讨集中在“朗诵诗”的存在意义、“朗诵诗”的内容与形式等问题上。这种讨论促进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的口语化、散文化,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同时又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心理历程.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相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善于从语法、文体修辞、翻译方法、文体、文体语用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多视角的观照,从中找到最恰当的途径,创造出最美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