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2,4-D与45%的施保克(杀菌剂)1 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 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 ℃、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12 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 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 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 d的果肉内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 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 570.35 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限量(2 000 ng/kg),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贮藏60 d果肉内2,4-D水平低于处理0 d(对照)的水平. 2,4-二氯苯羟化酶是2,4-D降解途径中的重要降解酶;2,4-D处理的果实经贮藏5 d,果肉内2,4-二氯苯羟化酶活性较低,第10天显著增加,贮藏30 d酶活性最高,与果肉内2,4-D含量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2.
对Ca(NO3)2·4H2O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NO3)2·4H2O施用量增加时,黄瓜株高和叶面积下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黄瓜中部叶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基部叶最低.  相似文献   

3.
将5mm长的玉米根尖与不同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一起保温,在加10^-15mol/L至10^9mol/L浓度范围内,根尖对铁氰化钾的还原活性随2,4-D浓度升高而增加;当2,4-D浓度超过10^8mol/L时,还原活性受到抑制,根尖的生长与铁氰化钾还原速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葡萄糖-6-磷酸(G-6-P)脱氢酶活性与铁氰化钾的还原和细胞内NADPH2心水平相平行,ATP酶活性也与上述变化相一致,在低浓度的2,4-D处理下,介质pH下降,高浓度的2,4-D则使介质碱化,上述结果表明2,4-D对玉米垠氧化还原活性和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它的作用是通过活化质子分泌和它对代谢途径的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黄瓜对镉(Cd)污染的耐受机制,选用"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0、10、50、100和500μmol/L)的Cd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大小、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日进程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Cd处理均抑制黄瓜幼苗叶片的生长,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更加显著;(2)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光合色素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Cd胁迫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除增大气孔限制值外,其他光合参数均显著降低,且日进程曲线变化趋势变缓,500μmol/L的Cd处理组幼苗"光合午休"特性消失;(4)Cd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碧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特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但高浓度NaCl(≥25 mmol/L)处理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系统II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浓度增加下降,气孔限制值(LS)、MDA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浓度增加而上升;但NaCl处理对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由此说明,低浓度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且NaCl浓度低于100 mmol/L时也未引起黄瓜幼苗叶片光抑制的发生,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下降以及气孔限制,并且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也起到增强其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了高温胁迫时间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和幼苗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高温下光合作用的下降非气孔因素引起,黄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细胞膜的结构受到...  相似文献   

7.
姚志恒 《科技信息》2009,(8):134-134
本实验主要利用NAA与2,4-D两种激素分别在浓度为0.5mg/L、1.0mg/L下对康乃馨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得出NAA与2,4-D对康乃馨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结果,从而确定MS培养基中NAA浓度为10mg/L时诱导率为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土培法研究不同浓度好普(1/1500、1/1200、1/1000、1/800、1/500)喷施处理下黄瓜幼苗部分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好普喷施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的SOD、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先升高随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外渗电导率则是先下降后升高.叶绿素含量则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经好普喷施处理能提高黄瓜幼苗的抗性,其中经1/1000~1/800好普原液喷施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甘农四号紫花苜蓿的下胚轴、叶柄、子叶、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发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外植体愈伤率下胚轴>叶柄>子叶>叶片.下胚轴在接种后16d的愈伤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其他外植体.叶柄、子叶、叶片的愈伤率分别为:95.65%,88.06%,79.37%.其中叶柄的愈伤率显著高于子叶和叶片,子叶和叶片之间差异不显著.在附加3个不同质量浓度2,4-D的MS培养基上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差异不显著,愈伤率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石英砂培养大蒜,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镉对大蒜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铅、镉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积累量增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随铅、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在铅胁迫下,叶绿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而镉随着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5-azaC处理与植物耐冷性机理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以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azaC处理对低温弱光(10℃/6℃,300(μmol/m~2)/s)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500~800μmol/L的5-azaC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幼苗叶片内MDA含量(P0.05),在低温24 h时分别降低了19.45%、19.83%,低温48 h时分别降低了12.19%、16.20%;提高SOD、CAT、APX和GR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了黄瓜幼苗在低温弱光胁迫下活性氧(H_2O_2和O_2~-)的产生和积累;但随着浓度的升高,1000~5000μmol/L的5-azaC处理导致黄瓜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生,使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植物产生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高羊茅对铅递进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递进胁迫处理对高羊茅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高羊茅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高浓度铅引起叶绿素降解,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Pro)积累,抗坏血酸-谷胱氨酸(ASA—GSH)循环代谢加强,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黄瓜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有机溶剂分离精制提取黄瓜多糖的方法,并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体系,对黄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多糖对DPPH·、·OH and 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葡萄籽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grape seeds,GSCPs)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氧化作用,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GSCPs,检测GSCPs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DNA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建立RAW 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在细胞水平探讨GSCPs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GSCPs的体内抗氧化功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GSCPs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DNA的氧化损伤,质量浓度为0.4mg/mL的GSCPs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4%,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9%;GSCPs可以下调H2O2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正向调节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质量浓度为0.2mg/mL的GSCPs处理组可使细胞内SOD活性从H2O2处理组的81.1%升至96.3%,GSH-Px活性从H2O2处理组的92.1%升至99.6%。此外,GSCPs可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提高其对抗急性氧化应激的能力,有效清除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ROS。质量浓度为0.8mg/mL GSCPs处理组秀丽隐杆线虫的平均寿命较对照组延长27.67%,将急性氧化应激的秀丽隐杆线虫平均存活时间延长33.58%,秀丽隐杆线虫体内ROS生成量较对照组可降低56.33%。因此,葡萄籽粗多糖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可用于抗氧化功能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探明不同光照条件对黄瓜幼苗的生理响应。本试验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在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分别置于不同光照下生长6 d,然后取第2片真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弱光下黄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有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所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青钱柳叶多糖不同组分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钱柳叶多糖的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表示青钱柳叶多糖体外降血糖活性,以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力和Fe2+螯合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青钱柳叶多糖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醇沉多糖组分中,50%醇沉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青钱柳叶多糖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不同醇沉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50% 组分、60% 组分、70%组分、80%组分,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以及对Fe2+螯合能力的强弱正好相反。【结论】青钱柳叶中含有的多糖组分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质量浓度氨氮条件下,对廖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olygonifolius)体内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高质量浓度氨氮(10 mg/L)下廖叶眼子菜的光合作用能力所受影响不大.但是高质量浓度氨氮(5~10mg/L)会提高廖叶眼子菜体内氧化物质含量,植物自身防御机制进而会在一定时间内促使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及次生物质含量的上升,其中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抗氧化酶及次生物质反应强烈.结果表明氧化能力的上升有助于缓解氨氮诱导的氧化胁迫及增强植物对氨氮的耐受性.总体而言,较高的氨氮浓度会对廖叶眼子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该植物修复水体时需要考虑氨氮的浓度水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枸杞和枸杞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NaHCO3胁迫下两种枸杞苗木干质量、叶片MDA、H2O2含量、脯氨酸含量、Na+和K+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NaHCO3胁迫下两种枸杞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轻度胁迫促进两种枸杞的生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枸杞生长受到抑制。两种枸杞叶片Na+和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且新疆枸杞明显高于枸杞。与枸杞相比,新疆枸杞受到的氧化伤害较轻,表现为较低的叶片H2O2和MDA含量及电解质外渗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枸杞的SOD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降低。两种枸杞的POD活性变化情况与SOD相似,但重度胁迫下枸杞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两种枸杞APX和GR活性在较低强度胁迫下升高,而在较高强度胁迫下降低。不同的是,重度胁迫下新疆枸杞APX和GR活性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但重度胁迫下枸杞APX和GR活性却已明显低于对照。研究表明,新疆枸杞的抗NaHCO3能力强于枸杞。分析认为,NaHCO3胁迫下新疆枸杞较好的表现可能是由于其更好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更为有效的抗氧化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黄瓜;多糖;自由基;清除;抗氧化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有机溶剂分离精制提取黄瓜多糖的方法,并用蒽酮一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体系,对黄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多糖对DPPH·、·OH and 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汞污染对水鳖的毒害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Hg^2+溶液培育水鳖,研究Hg^2+对水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CAT、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加,水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CAT活性逐渐减小,而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先升后降。研究表明,Hg^2+处理破坏了水鳖叶片中的抗氧化酶系,造成活性氧过量积累,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