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审美教育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朱庆华 《科技资讯》2006,(30):251-252
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因此我们要用审美精神去关照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用审美的精神去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提高审美鉴美能力。那么,如何去实现语文的审美化教学呢?本文从古诗教学这一角度切入,对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中审美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塑造自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审美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美、创造美,使审美教育得到飞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增强审美鉴赏力,进而发展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建构健康的审美心理,许多高校开设了一些审美类的课程。但由于舞蹈教学对学生乐感、节奏、韵律、模仿、软开度等几方面进行挑选,很多自身条件不太好的学生被排除在舞蹈教学之外,使学生丧失了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审美能力的机会。为了充分利用舞蹈讲究形象芙、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美是舞蹈艺术的精华这一审美特点,笔者提出了通过舞蹈艺术鉴赏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路,并对高校如何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提出了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的应用,使大量的知识、抽象的内容实现了对象化,这种对象化的结果,使人产生一种美感。由于美感的直觉把握力,能调动学生丰富的记忆和内在情感,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中文本、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的合理运用,可以营造一个逼真的美的世界,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审美的感受效果,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从美的感受中得到愉快,从愉快中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从阅读课的特点出发,加强审美教育,使二者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实施审美教育的活动轨迹为:整体育读,感知美;咀嚼语言,品味美;创设情境,体验美;展开想象,再造美。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倡导老师积极“引”,学生细心“观”,耐心“品”,用心“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塑造美,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胜跃 《太原科技》2003,(5):86-86,88
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从审美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审美鉴赏,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学生应正确地感知审美对象、提高审美情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想像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简而言之,整个教学活动都应贯穿有激发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3.
审美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从和谐美,图形学,运用美,创造美等方面对在“圆锥曲线”一章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文章结构,领会思想内涵,通过欣赏美、学习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朗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能增强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只有在朗诵中表现出古诗词的韵律美、动态美、意境美,才能使学生身入其境,真正体味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审美素质就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素质是审美涵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机统一。审美涵养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美的修炼和培养,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外在的对于美的鉴别能力和表现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才能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就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在美的欣赏和判断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判断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审美实践中探索美的规律,开拓创造美的能力。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审美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就应该懂得美,欣赏美。学校体育有自己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其不仅使学生炼就一副健美的体魄,而且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所以,作为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结合平时上课所得谈以下几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红英 《科技信息》2012,(21):330-330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只有从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去学习、去拼搏.  相似文献   

19.
提高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机械制图》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传授美和审美的知识,从而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秦家越 《广东科技》2011,20(14):52-52
幼师生在幼儿文学创作中的审美缺失表现为意境美缺失、模样美缺失和押韵美缺失。老师应该对幼师生反复进行文学作品的审美渗透和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创作出令人产生审美心动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