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黄鹤楼送别》一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之后,触景生情,吟成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是其计划中的“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曲”分别为:《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其间,他还出版了与“三部曲”关系密切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这四部著作与《唐代诗人探赜》一道,共同构成了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唐代诗人探赜》一书的体系性很强。从内容上来看,本书与前“三部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前“三部曲”主要是对盛唐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的研究考索,而《唐代诗人探赜》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对整个唐…  相似文献   

3.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历代传唱不衰,对其解析可谓汗牛充栋,但大多定义其为山水田园诗歌,情感表现止于"伤春"说。然反复读之,都觉意味深远。诗中既有繁华落尽、青春不再的"伤春",亦有仕途坎坷、含恨山野的"伤己",还隐现了哀叹朝政、国势趋衰的"伤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李白、王维、李颀、高适、岑参、孟浩然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同光体闽派诗人中有一女诗人群体,以福州十才女为代表,其中百岁诗人刘蘅被誉为"闺帏之杰",其《蕙愔阁诗词》意趣高远、诗笔清妙,题材涉及赠答、游览、随感等几类,表现出"杜陵怀抱"寄于女儿姿态的英姿飒爽别韵,兼诗情画意及理趣之美,呈现自然中锤炼之功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沛芳 《大自然》2011,(4):61-6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在七八岁时就读过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但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诗,读诗的感觉如同唱山歌一样,也不知晓诗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张旗 《科技信息》2012,(23):151+119-151,119
孟浩然是生活在气象万千、人人都想建功立业的盛唐时代,自幼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启蒙,却布衣终老,实在有些令人费解,下文就孟浩然所受的家庭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等几方面来阐述,由此解读其布衣诗人、人格与诗格。  相似文献   

8.
塞尔赫,是清前期满族宗室中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在满族文学史中地位较高,影响较大。其诗集《晓亭诗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一代宗室诗人之代表作。他从崇唐尊宋的窠臼中解脱出来,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风格成为清前期满族文学史的代表诗人。重点从塞尔赫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客观、准确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孟浩然诗全集自来无注本,40年代初始有傅东华先生的注本《孟浩然诗》问世。此书近年又再版重印,说明其迄今仍有参考价值。但该书注释较简略且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笔者不揣冒昧,略举数端,以就正于方家。 1.《陪柏台友共访聪上人禅居》“绳床见虎眠”,注云:“晋沙门竺昙猷游赤城  相似文献   

10.
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隐逸诗人孟浩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诗歌创作风格基础上,在其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抑或风格意境方面都较前代有了斯的超越,开辟了唐代山水诗的清新之风,本文将从创作手法等方面阐述孟浩然山水隐逸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德清模式"30周年研讨会,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一句话概括里的关键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还有就是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的文章《"德清模式":一个现代寓言式的"创新故事"》。在主流媒体相关报道里,解放日报的《"德清模式"30年:人才和企业更近了》被转载最多,科技日报的《科体改革——"星期天工程师"再出发》、文汇报的《30年前"德清模式"影响中国》立意较深。秘诀就是这"3+1"。研读之  相似文献   

12.
盛唐诗人孟浩然终身不仕的原因前人多有探讨,本文试从孟浩然自身的身体状况、性格以及疏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他终身不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探讨孟浩然诗歌“清”的特色和形成原因,通过对其诗歌“清”之蕴涵和意象、意境的分析,以马克思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理论观照,认为孟浩然诗歌“清”是其对隐逸生活长期向往之清高思想情感的表现,而此思想情感主要受其出身经历、家乡地理历史背景和儒、道、释之超脱世俗的思想以及仰慕陶渊明和魏晋风流等的影响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水源,化用南宋诗人朱熹的名句而来,却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现代的意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水源,化用南宋诗人朱熹的名句而来,却  相似文献   

15.
艾伦·金斯伯格是上个世纪美国文坛"垮掉一代"的代表诗人,其长篇诗作《嚎叫》在20世纪的美国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逝世13周年之际,美国影人拍摄了以他生平事迹和代表诗作《嚎叫》为蓝本的同名电影《嚎叫》,让这位活着时即备受争议的重要诗人又重回人们视野。文章主要从对影片的细致分析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金斯伯格与《嚎叫》一诗,详细论述影片对金斯伯格其人其诗的处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为诗人的金斯伯格及其诗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学史上,怀才不遇的文人比比皆是,但象孟浩然这样秀出班行的诗人,在世称得人最盛的开元盛世,却终生未仕,其自身原因何在?古今论者甚少,本文想就此问题略陈管见,言之不中肯綮处,望方家指正。 一、闲散淡漠的人生态度 孟浩然真可谓名符其实地生逢明主盛世。那是一个极为开放、昂扬、奋发的时代,在这时代精神的鼓舞感召下,唐代士子尤其振作,他们或热衷于科考,或交谒显贵,或奔赴边塞,或待隐山林,但目的多集中于仕进。他们多弱冠前后即走出家门,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在仕进的道路上“摔打滚爬”。在这热闹竞进的气氛中,孟浩然却显得沉静得多。他“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或登山泛  相似文献   

17.
穆旦的诗歌从圣经中借用一套话语符号、叙述模式和文学意象,呈现出显见的基督教色彩。"上帝"、"神"、"主"之类术语频繁出现,为其诗歌文本增添了特殊的深广程度。遍观其《蛇的诱惑》、《神魔之争》、《出发》及《隐现》,圣经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资源进入诗歌世界,构成诗人反思人生意义、批判社会现实的支点。《隐现》尤其展示出一种弥漫着基督教观念的精神境界:抒情主人公秉持绝望的心灵求主救赎,欲从一个混乱世界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而他的焦虑却终未消除。穆旦诗歌中的圣经意象承载了诗人特定的宗教意识,那种意识反映出个体生命在战争年代的生存困境,也折射出W·B·叶芝、T·S·艾略特等西方现代派诗人对中国新诗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中叶,受乾嘉考据的风气影响,社会读书氛围高涨,岭南地区才子涌现.但学者关注的大多数是载于史册的诗人,却对一些未能考取功名却颇有才思的诗人探讨较少,殊不知他们也是展现岭南诗歌风貌的一部分.以东莞诗人袁必达为例,考证其生平事略,分析其诗作《卧雪山房诗钞》的内容及艺术成就,以展现清中叶期岭南地区文人群体的全貌.  相似文献   

19.
(一) 唐代襄州(治今襄樊市),包括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宜城、乐乡等七县,地约相当今均县、光化、谷城、南漳、宜城和襄樊市。这块地方,在有唐一代,产生了一大批诗人,据《旧唐书》、《新唐书》、《全唐诗》、《全唐文》等载籍,唐代襄州诗人著名者有杜易简、杜审言、孟浩然、张子容、席豫、鲍防、杜甫、朱放、张继、皮日休、僧少微等。另据《湖广通志》,盛唐著名诗人岑参也是襄州人。史载岑为“南阳棘阳人”,祖上迁居荆州江陵,遂为江陵人。如果岑参祖籍棘阳无误,那就应是南阳人。《湖广通志》将岑参认作襄州人,不知有何古政区变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有经验的画家,写春总是只画柳丝数根;写秋只是落叶几片。诗画同源,文画同理,撰文作诗也需如此。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末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句的画外音:孤帆虽已消失,故人虽已远去,但诗人和故人之间的友情却似远处的碧空和江水融为一体。虽然这首诗表面上并没提及“友情”,但字里行间已经洋溢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