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中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0):77-80
科学选材是青少年举重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运动训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结合举重运动的专项特点,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6个要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汝春 《广东科技》2013,22(8):220-221
在举重深蹲训练中,常用的运动力学外力主要包括摩擦力、重力以及惯性等。首先是要增加手与杠铃的摩擦力,可以采用涂抹镁粉的方式,然后是最大效率的与重力对抗,就需要垂直用力,用力方向与重力方向正好相反。此外,还有尽量加快杠铃提升的速度,使杠铃产生向上的惯性。首先介绍举重深蹲训练的目的和步骤,然后分析运动力学外力与运动,最后重点研究基于举重深蹲训练的运动力学,内容包括举重深蹲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强度分析、运动力学技术参数研究、举重深蹲训练过程外力分析以及常见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黄梓进 《广东科技》2013,(16):238-239
为了提高举重运动员的综合水平,各个国家省市以及县级体育单位的很多优秀教练更加重视对青少年的举重培养。根据笔者多年训练举重运动员的经验,对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考,同时注重举重训练的科学性。希望通过本文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提高我国举重项目的竞技实力。  相似文献   

4.
举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很高。举重训练内容的选择与膝关节有密切的关系。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膝关节损伤及运动成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抓高翻训练易引起膝关节损伤,而大强度、多课次的前后深蹲腿训练对膝关节影响小,其训练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吴者健 《科技信息》2011,(5):418-419
本文对广州体院、伟伦体校举重专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障碍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同时探讨举重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达到最适宜的赛前竞技状态,为广大的举重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对我国优秀残疾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与核心技术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录像解析等;研究结果:躯干支柱力量和背弓技术是残疾人举重训练的“双核心”,并根据训练实践总结出了部分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7.
刘伙耀 《广东科技》2012,21(15):60-60,47
作为一项以发展力量为主的竞技体育运动-举重,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不断提前运动员的训练年龄。同时,为了确保运动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避免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更多的运动损伤,要求对举重运动员要从青少年抓起,重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并应采取较合理、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切实地提高举重训练的效果。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了的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8.
杨尧祥 《科技信息》2011,(17):I0236-I023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举重自身的项目规律和特点,指出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举重运动训练过程的性质和特征,树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把握训练的客观规律,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是现代举重训练的重要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尧祥 《科技信息》2011,(19):I0282-I0282,I0355
1举重运动员竞赛能力的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竞赛能力的形成,是全年、多年的训练任务。高水平运动员的竞赛能力的培养,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1合理安排举重专项训练内容的比例举重训练计划中专项训练份额迎应接近黄金分割线率0.618。根据国际举联技术部指定的训练计划,专项训练应占67.5%。所以高水  相似文献   

10.
举重比赛的专项成绩与运动员的抓举支撑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选取了福建省厦门体校的52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抓举支撑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此提出了提高举重抓举支撑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铭 《科技咨询导报》2007,(14):215-215
大量的举重训练实践表明,尤其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中背部受伤的比例很大。由于该肌肉的形态、结构和作用的特殊性和伤后难于治疗恢复的特点,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系统训练甚至健康成材,常常是教学训练中困扰教练员、运动员的难题之一。本文拟以举重教学的时间经验、教训及有关调查材料,对背肌的受伤的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要分析探讨,以不断提高青少年举重教学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姚多柱 《科技促进发展》2010,(3):I0014-I0014,I0013
现代举重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提高,对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临场心理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表现为举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高低,而更突出地表现为心理状态的稳定。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过硬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关键时刻的取胜至关重要。本文就举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身体协调能力不足、心理素质薄弱和训练方法针对性不强等主要问题,给出提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的相应策略,并对调整训练策略后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  相似文献   

14.
韩玉柏 《科技信息》2009,(22):I0217-I0218
本文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女子举重6个级别前八名共48名优秀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世界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菜指数置信区间的特点及其身高与体重的回归方程,通过与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各项数据对比,所得结果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选材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6年世界残疾人女子举重锦标赛比赛成绩与世界纪录的对比,对当前世界残疾人女子举重竞技格局和中国残疾人女子举重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和为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和保加利亚的男子举重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苏联和保加利亚男子举重项目称雄世界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他们的一些训练方法,指出中国举重教练员应重视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7.
大负荷力量训练举重运动员血液IL-6和瘦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龄健康男性为对照,通过测定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瘦素水平,探讨大负荷力量训练时举重运动员运动负荷与IL-6、瘦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作为运动训练机能评定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运动强度加大伴随着IL-6水平上升,运动强度减小伴随着IL-6水平下降,但瘦素水平的变化较少。安静状态时,举重运动员和健康人的瘦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IL-6水平差异却不显著。可见,在机能评定时,举重运动员IL-6对运动强度敏感,可以作为运动强度评价的一个指标,而瘦素则不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举重项目特点和营养补剂的生物学功能,为举重项目运动员选择适宜的营养补剂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参考国内外20篇文献,对举重运动员经常选用的运动补剂的来源、特性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结果 根据举重项目特点,可选用蒺黎皂甙、乳清蛋白、肌酸、红景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某些金属元素等可作为举重运动员的运动补剂.结论 所选运动补剂可提高举重运动员同化激素水平,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运动员体内CP储量,提高举重运动时磷酸原系统供能比例和运动后的及时恢复,提高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强度训练时女子举重运动员血中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规律,对8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连续2周的跟踪测试,观察发现:大强度举重训练对血清CK活性的变化产生显影响,而对血清BUN水平变化不大。整个测试过程中Hb水平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举重运动是一个以力量和技术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进行各项训练中“肌肉”的训练是训练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有着非常出色的“肌肉”,下面将举重运动员如何训练“肌肉”进行一下简要分析,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训练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