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用碘--碘化物溶液从含金矿石中提取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不同电解液中影响金溶解的热力学因素,由热力学计算结果绘制25℃时的金--碘--水体系的Eh-pH图,分析得到金-碘系统在水环境中的稳定区域:pH=0~14;结合对碘化浸金热力学、动力学的分析,在浸金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碘浸出金的机理;以碘-碘化物为浸出剂,实验研究含碳矿石中金的溶解,讨论金萃取的反应时间、碘-碘化物质量分数、pH对浸出的影响,并与氰化物的浸出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及碘的再生方法.所得金浸出的合理条件为:碘的质量分数在0.8%~1.0%,n(12):n(I^-)=1:8~1:10,助氧化剂双氧水质量分数在1%~2%,浸出时间为4h,液固比在3:1~5:1,浸出温度为常温,矿浆为中性或酸性.金的浸出率可达93%以上,浸出液中的金和碘均可用电解方法回收.分析证明,在达到相同浸出率的情况下,与氰化法相比,碘化法浸出时间短、综合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在浸金络合剂的分子结构-性能基础上,对前沿研究中的分子设计和浸出体系的匹配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量子化学定量研究是完善分子设计及研制新一代氰化物替代物的发展途径,提出了匹配性系数β来描述浸金络合剂1与氧化剂Ox的匹配性能,通过浸出剂的分子设计、浸出体系的完善及伴生组份对浸出过程之影响的研究,氰化物替代物系统将取得较大的发展表3,参4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硫酸作为氧化剂分解含砷难处理金矿的技术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硫酸可以有效地氧化砷黄铁矿而实现金的单体解离,适宜的分解条件为:硫酸与矿粉重量比为3,采用机械搅拌,反应温度240~260℃,分解时间2~3h,分解渣采用硫脲浸出时浸金率高于95%浸金条件为:硫脲浓度1%,三价铁作氧化剂,氧化剂与络合剂比值为0.04~0.06,浸出时间6h图1,表6,参8  相似文献   

4.
碘化浸金是一种新的、有望取代氰化法的非氰提金方法。由于碘的价格相对较高,减少碘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碘化浸金实现工业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碘化浸金中助氧化剂、浸出时间、焙烧、I^--OCl^-体系浸金对降低碘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使用双氧水、低碘质量分数下适当延长浸出时间、原矿焙烧后浸出、采用I^--OCl^-体系浸金均能达到降低碘用量的目的。尤其是使用双氧水、焙烧后浸出降低碘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吉尔吉斯某金矿的矿石性质,考察了不同环保型浸金剂与氰化钠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三种环保药剂与氰化钠对比,在增加药剂用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相应的金浸出率指标93. 68%;随着AX浸金剂用量的增加,金浸出率增大,当达到1.4 kg/t时,金浸出率稳定;通过柱浸试验,在17天时浸出基本结束,最终金浸出率为91.19%。AX浸出剂可以替代氰化钠进行浸出作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NaClO3 NaCl HCl体系浸出Bi等贱金属,全湿法处理银锌渣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为70~80℃,液固比为8~10,NaClO3质量为10~15g,NaCl质量为60g,浓盐酸体积为80~120mL,浸出时间为4~5h时,Bi浸出率可达99%;浸Bi液用废铁皮置换可得Bi含量达86%的粗海绵铋,将浸铋液水解可得纯度为99%的氯氧铋;浸Bi后,余渣中银含量达到70%,金含量达到1%,金和银高度富集于浸出渣中.  相似文献   

7.
硫脲法浸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脲法浸金是近年来引人注目且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了硫脲浓度、氧化剂用量、浸取温度和浸取时间对金的浸出率的影响,探求了硫脲法浸金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多硫化钠浸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研究了用多硫化钠作浸出剂浸出锑锍中的金。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认为多硫化物浸金具有如下反应: 6Au 2S~(2-) S_4~(2-)=6AuS~- 8Au 3S~(2-) S_5~(2-)=8AuS~- 6Au 2HS~- 2OH~- S_4~(2-)=6AuS~- 2H_2O 8Au 3HS~- 3OH~- S_5~(2-)=8AuS~- 3H_2O考察了粒度、温度、硫化钠用量、加硫量、氢氧化钠浓度、液固比、时间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在研究所得的最佳条件下,金的浸出率稳定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水口山铅锌矿4#金矿体矿石进行了氰化物和硫脲室内浸出可行性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可行性方案为氰化浸出工艺,并研究了氰化浸出工艺浸出剂浓度、氧化剂浓度、液固比等对浸出效果影响,金浸出率超过90%,获得了浸出的合适参数和工艺条件,可为下步现场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北某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西北某铀矿山工业堆浸试验所需试验参数,对该铀矿矿石进行了搅拌浸出条件试验和-5 mm、-10 mm两种不同粒级的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该铀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较低,适宜采用酸法浸出;2)氧化剂对酸法浸出的作用不明显,而对碱法浸出有一定的效果;3)铀矿石粒度对铀的浸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淋湘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陕西旬阳淋湘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界泥盆系地层中,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第Ⅱ、第Ⅲ矿化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第Ⅱ~Ⅲ阶段石英包体中N2含量大于21μg/g,而第Ⅳ阶段矿物中的N2含量均小于1μg/g,说明成矿流体中的N2含量减少对金矿化不利;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变质水相当;矿石的硫同位素早期为18.21‰,中晚期为17.83‰~14.01‰;铅具有正常铅同位素特征;不同矿化程度的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曲线,呈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形态基本一致,随着矿化增强其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这些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金属元素和硫主要来源于造山带围岩地层,属容矿岩石为沉积岩中的浅层渗滤同生热盐水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2.
含砷难浸金矿次氯酸钠一步法浸金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地评述了含砷难浸金矿处理技术的方法和特点,对次氯酸钠浸金的一步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对次氯酸钠浸金的基础理论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The extraction of gold from refractory gold ores (RGOs) without side reactions is an extremely promising endeavor. However, most RGOs contain large amounts of sulfide, such as pyrite. Thus,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ulfide on the gold leaching process is important to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RGOs. In this work, the effects of pyrit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thiourea system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thiourea was accelerated sharply in the presence of pyrite. The effect of pyrite on gold recovery in thiourea leaching systems was then confirmed via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thiourea decreased by 40% and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gold increased by 56% after the removal of sulfide by roasting.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efficiency of the gold recovery system increased to 83.69% and only 57.92% of thiourea decomposition was observed. The high consumption of thiourea by the leaching system may be attributed to not only adsorption by mineral particles but also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by some impurities in the ores, such as pyrite and soluble ferric oxide.  相似文献   

14.
筛选了一种能强化金浸取反应速率的添加剂——间硝基苯磺酸钠(MS),并进行了浸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讨论了MS和氰化钠浓度、温度、搅拌强度及矿物粒度等因素对浸取反应的影响。MS通过改变阴极反应体系强化了金的氰化浸取反应速率,且对浸取液中氰化物无破坏作用。采用收缩未反应芯模型较好地描述了金的浸取过程,金浸取的动力学过程受扩散控制。同时导出了宏观动力学方程。用黄铁矿焙渣在串联式池浸装置中进行工业化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含MS的浸取液,浸取金含量仅为0.94g/t的矿渣,具有较力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预处理剂在东桐峪金矿的工业试产 (1 .5t/批 ) ,说明该预处理剂及其预处理工艺是一种适合于复杂浮选金精矿直接产金的简便方法 ,具有浸出指标高 ,工艺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其生产管理的关键是控制预处理剂浓度及时间、磨矿细度和氰化钠浓度及氰化时间。图 2 ,表 4,参 2。  相似文献   

16.
硫脲法浸取硫化金矿的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硫脲法浸取硫化金矿的最佳条件、回收方法和硫脲的循环使用等问题。原矿经磨细,焙烧,用稀酸预浸出铜后,在常温,硫脲浓度10克/斤,硫酸铁浓度3.3克/升,pH值为1-2条件下,浸取两小时可以得到接近100%的浸取率。选用钢屑回收浸取液中的金,回收率大于96%,且硫脲不受损失。实验发现,硫脲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这样可以部分解决硫脲法浸金过程中硫脲消耗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湖南某难处理金矿的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湖南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预处理技术研究.该矿含砷(质量分数)为11.28%,金的直接氰化浸出率为21.91%.矿石中的砷以毒砂形式存在.载金矿物为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金为微细浸染型被毒砂和黄铁矿包裹.通过加压预氧化,对矿石进行氰化浸金试验研究.加压氧化最佳条件为初始酸度1 mol/L,木质素磺酸钠5 g/t,硝酸硫酸比7∶1,氧压0.6 MPa,搅拌速度300 r/min,时间100 min,温度100℃,矿浆浓度20%.试验表明经过加压试验后,金的氰化浸出率达到90.87%,与未预处理相比提高了68.96%,达到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难处理金精矿的加压氧化一氯化浸出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压氧化法对国内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预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精矿粒度、氧分压、初酸浓度、反应时间对金精矿脱硫率和金浸出率的影响.利用XRD,XRF,SEM,EDX技术对金精矿原矿及浸出渣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80℃,精矿粒度-0.075~+0.061 mm,氧分压0.8 MPa,初酸质量浓度60 g...  相似文献   

19.
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的阴极行为及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在铜氨络离子存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二价铜氨络离子在金粒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的一价铜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被氧化再生为二价铜氨络离子,后者又到金粒表面上还原。根据阳、阴极过程电化学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金的电化学-催化机理及模型,揭示了铜离子和氨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的作用、作用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