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棉花幼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棉纤维的分化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处理棉花幼苗,以期通过对其生根情况及茎叶发育情况的观察研究,寻找到最有利于棉花幼苗发育的最适GA3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对棉花幼苗主根、侧根及茎叶的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2 mg/L的GA3溶液为棉花幼苗发育的最适浓度,该浓度可同时较明显地促进棉花幼苗主根、侧根及茎叶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B_9对花生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幼苗三叶期用1000PPmB_9溶液喷施叶片.处理后,每隔二天测定茎尖、成长叶和根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主茎高度,结果表明:1.在正常情况下,花生幼苗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大小依次为:根>成长叶>茎尖;而且此酶活性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大而逐步升高.2.B_9明显提高了花生茎尖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对根和叶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似乎没有影响.3.B_9明显抑制花生幼苗主茎伸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包衣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的棉花型包衣剂和玉米型包衣剂处理棉花种子,选择2种温度条件进对其进行培养,测定发芽率、幼苗长度和幼苗重量,研究不同包衣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包衣剂处理的棉花种子在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状况上均优于未处理的种子,对棉花型包衣剂成分进行调整,能有效影响棉花早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镉离子对花生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内培养研究不同浓度Cd2+处理对花生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CCd2+对花生幼苗株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影响是显著的.2.不同浓度Cd2+对花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地上部分的毒害作用与其对地下部分的毒害作用相当;Cd2+浓度为0.25 mg/L对花生幼苗全株生物量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却在增加,不同浓度Cd2+对株高的影响基本与对全株生物量一致.3.花生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在0.25mg/L Cd2+处理浓度时达到峰值,随Cd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短时间、低浓度Cd2+胁迫对花生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5.
将黄顶菊植株根茎和叶片通过浸提方式提取获得其水浸液,用以培养玉米、小麦、大豆、白菜种子和幼苗,测定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物量,另外还将4种作物种子播种于采集的黄顶菊根部土壤中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测定结果表明:黄顶菊植株水浸液和其根部土壤对4种作物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降低;种子萌发后的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幼苗高度降低而根系长度和鲜质量增长.同时经处理的作物植株出现叶片数减少,叶色发黄,茎秆弱小等异常症状,说明黄顶菊对测试的几种作物生长有明显的阻碍性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比较花生单作、玉米单作以及花生玉米间作三种栽培方式对花生与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间作对花生和玉米的生长性状影响不大,对花生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甜菜碱处理种子对小麦和玉米幼苗抗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高于对照,根部低于对照;小麦和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都明显减小.初步证明,用甜菜碱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与其幼苗的抗盐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作者构建的植酸酶基因工程菌于产酶培养基中降解植酸及其盐类,释放出有效磷,每隔12 h对有效磷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相应酶活力,60 h和84 h时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出现两个峰值,此时酶活力分别达到1.453×105U/mL和1.501×105U/mL.并研究了该植酸酶基因表达菌株的产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9种不同处理的玉米培养液进行玉米培养试验,培养10 d后测定玉米幼苗的形态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玉米培养液显著影响玉米幼苗的根长、根部重量、根部以上部分植株高度、重量.施加28 mL菌体裂解液的玉米培养液,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效果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见,该菌株能很好地表达活性植酸酶,并在其生长代谢作用下降解植酸及其盐类,所释放的有效磷对植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不同种植模式和施肥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采集单作玉米和花生、间作玉米和花生根际土壤,利用群落水平生理指纹图谱培养技术,探究不同处理下根际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模式改变引起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丰富度的变化.间作提高了花生土壤的平均颜色随时间变化率(AWCD)值,降低了玉米土壤的AWCD值...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和生化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凡经PGR-1浸种与喷药处理后的槟榔幼苗,其植株生长、体内矿质营养、叶绿素含量和某些生理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对培育槟榔壮苗具有良好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aCl对苏棉8、12、16号,泗棉3、4号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NaCl对胚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低浓度的NaCl浸种可以促进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加有NaCl的培养基对泗棉3号种子萌发及继代培养的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NaCl对胚状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s)种子和苗木生长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利用来自广西、广东、云南、湖南、贵州、江西6省(区)21个大叶栎种源开展苗期测定试验。观测种子的大小、百粒重、苗高、叶片数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种子和幼苗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纵径、横径、百粒重、苗高的变异系数分别是22.43%、23.32%、75.33%,33.85%,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86、0.984、0.999、和0.949,种源生长受中等以上遗传控制。除百粒重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数与日照时数、年均温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聚类分析筛选出贵州黎平、广西昭平等8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种源,其苗高的表型增益和遗传增益分别达到了37.41%、35.50%。种源选择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表明陆地棉幼苗NRA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式,F_1代表现部分显性;其狭义遗传力很高.幼苗NRA与纤维品质性状和种子生化品质性状无明显关系;与衣分和仁指是极显著正相关,与铃重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和湿润育苗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湿润育苗的成苗素质明显高于漂浮育苗,并且移栽后无缓苗期,烟苗鲜重和干重显著增加,根系发达、活力强,且烟苗CAT、POD、SOD、MDA的活性和PRO含量均高于漂浮育苗。所以,四川攀枝花烟区适合选用湿润育苗。  相似文献   

15.
法桐实生苗扦插培育壮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剪切法桐实生苗杆扦插培育壮苗的多次试验和研究,初步认为法桐实生苗扦插培育壮苗与插穗的长度、粗度、浸水时间、插前土壤处理、插后管理五大技术要点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小金发藓(Pogonatum aloides)和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配子体的水提液培养玉米和小麦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g/L的小金发藓提取液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他浓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仙鹤藓提取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小麦种子除15 g/L时具有抑制作用,其他浓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小金发藓和仙鹤藓提取液对玉米和小麦幼苗各生长指标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小金发藓提取液能有效地促进玉米与小麦不定根数的增加,但却抑制了主根根长的增长,且浓度越低其作用效果越明显.仙鹤藓浓度为5 g/L时,对玉米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而仙鹤藓浓度为15 g/L时,对小麦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2—4D对番茄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的2,4-D浓度对番茄种子出芽率,无菌苗株高,胚轴直径以及对根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2,4-D处理浓度为0.5mg/L时种子出芽率最高,随着2,4-D浓度的增高,株高及株长受抑制,而胚轴的直径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红桦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托盘育苗能克服普通容器育苗(塑料袋)的侧根盘绕现象,空气切根能避免容器苗底部根系盘绕,而且也能避免人工修根感染。干旱地区托盘育苗适宜选用导根类托盘。攀西地区红桦容器育苗适宜采用H250导根线类托盘空气切根育苗,其平均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叶干重分别达19.82cm、3.31mm、0.40g、0.31g和0.45g。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巴巴安对科丰07玉米进行浸种处理并在幼苗期进行灌溉处理,观测玉米的种子萌发、茎粗、株高、真叶生长速度等形态指标和光合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巴巴安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200mg/L处理组的总体效果最为显著;巴巴安有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且形成显著性差异,也以200mg/L处理组最为突出;巴巴安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增加,其中对叶绿素的作用最为明显,且200mg/L处理组表现最为突出;100mg/L处理组可以极显著地提高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对硝态氮的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巴巴安有利于玉米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