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强 《科技信息》2007,(25):238-238
为了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披露,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将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为:"为赚取租金和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此准则对于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新准则的学习,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本文对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做法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会计实务中的可操作性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周晨霞 《科技信息》2006,(11):114-115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任务,成为中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演变历程,分析会计确认、计量、披露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专业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专业判断的影响和提高会计专业判断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基础上,主要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原有盈余管理的限制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下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原来散见于《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等中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以《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列示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以期对资产减值进行更加准确的会计处理,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自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新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仅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内容进行比较,并就新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先讨论世界范围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之后重点讨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对准则正文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对指导企业会计从事实务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就该准则的变化特点和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旨在对全面贯彻执行新准则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基础上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立足我国国情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煤炭企业应做好准备工作,采取有力的实施策略,保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而新会计准则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最大,2007年11月,银监会发布了《银监会关于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通知》(银监通200722)。本文结合《通知》及金融机构执行新准则的背景及意义,详细地阐述了金融企业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出金融机构执行新准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革新措施,然后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容易出现利润操纵问题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颁布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在本准则发布前,我国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在新准则与原准则的对比中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部分进行了修整,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立足新《借款费用准则》中的相关规定,简单分析了新旧准则的变化,对新《借款费用准则》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进而就如何完善《借款费用准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部于2006年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对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相关概念、实务等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更好地理解、运用新准则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的质量,分析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差距,并提出向高质量会计准则迈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的内容,分析了新准则的特点,并与以往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论述了新准则的实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最近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新准则在保持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致的同时 ,对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作了改进。文章通过新、旧准则、制度的比较 ,指出了新准则在固定资产定义、确认、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变化 ,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我国会计实务处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我国新企业会计投资准则与旧企业会计投资准则以及国际会计投资准则,美国投资准则中相应的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剖析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而阐述投资准则的变更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于宏 《当代地方科技》2011,(10):137-137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全面实施,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不同的侧面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探讨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就企业如何更好的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当代地方科技》2007,(11):110-111,113
财政部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纳入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原则,而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本文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必然性、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运用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阐述了这一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