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混合信号系统芯片设计过程中,复杂的全芯片系统验证以及数字单元和模拟IP电路间的接口节点分析成为设计的瓶颈.提出一种基于NanoSim-VCS的混合信号验证方法,以SHU-MV06芯片为具体对象,对一个包括Verilog和SPICE的数模混合系统设计进行验证.这一验证方法在仿真的速度和精度间进行折衷,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仿真时间,提高了验证效率,使设计人员在早期仿真阶段就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改进了设计质量.采用此方法验证的数模混合系统级芯片SHU-MV06一次流片成功,表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无线内窥胶囊在电池供电情况下,能实现全消化道检查,提出了一种微型胶囊内的单片低功耗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该单片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压缩,存储器和无线收发模块等。数字部分的低功耗设计能比无能量管理策略设计方法要节约36%的功耗,数字电路部分的功能和能量管理策略通过了验证,模拟射频电路部分的主要指标已通过仿真验证,整个数模混合芯片已采用0.18μm的CM O S工艺流片。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无线内视镜系统的功耗以延长工作寿命,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于无线内线镜系统的数模混合的基带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该专用集成电路集成了准无损图像压缩、双向通信控制和电源管理等功能。由图像滤波器及JPEG-LS编码器组成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图像压缩算法能完成对原始Bayer彩色滤波阵列格式的图像的实时压缩。该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通过了FPGA验证,并采用0.18μm的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能有效地降低内视镜系统48%的整体功耗。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无线内视镜系统的功耗以延长工作寿命,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于无线内线镜系统的数模混合的基带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该专用集成电路集成了准无损图像压缩、双向通信控制和电源管理等功能。由图像滤波器及JPEG-LS编码器组成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图像压缩算法能完成对原始Bayer彩色滤波阵列格式的图像的实时压缩。该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通过了FPGA验证,并采用0.18μm的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能有效地降低内视镜系统48%的整体功耗。  相似文献   

5.
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微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在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集成电路可以分成三大类: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与数模混合电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为数字模块逐渐与模拟模块内嵌在同一个芯片上提供了很大的动力。目前通讯与电子产业是数模混合电路应用的两大主要领域,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扩大数模混合电路的使用领域。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讲解了数模混合电路设计的主要流程,以此为之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常用LED驱动芯片在过温时采取立即断电或者电流快速置零等措施来保护芯片,但这些措施不宜用于大功率连续照明领域;另外,芯片中的过压保护电路增加了设计成本。本文基于CSMC 0.25μm数模混合信号工艺,设计一款电流能随温度升高自动调节,同时具备低功耗恒流、过压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微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在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集成电路可以分成三大类: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与数模混合电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为数字模块逐渐与模拟模块内嵌在同一个芯片上提供了很大的动力.目前通讯与电子产业是数模混合电路应用的两大主要领域,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扩大数模混合电路的使用领域.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讲解了数模混合电路设计的主要流程,以此为之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数模混合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的测试成本,基于片上虚数字化,提出了并行模拟测试外壳组设计,用数字自动测试设备和测试访问机制完成对各个模拟芯核的并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模混合SoC测试调度优化问题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增生成的数模联合调度算法PADCOS,该算法具有复杂度低和优化效...  相似文献   

9.
布局、布线是集成电路后端物理设计的两个主要环节,可布性分析作为连接布局和布线的枢纽,对优化布局和提高布线的布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一种不可切割(non-slicing)结构的非均匀划分算法,大幅度减少了划分后的区域数量,同时建立了与此相应的适用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布局的可布性分析模型。对于实验电路的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自身优良的特性,化合物半导体超高速集成电路成为引领超高频、大功率领域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但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和输出功率的不断增大,电路和系统的电磁耦合与热问题越来越突出。只有正确理解电、磁、热传输机理和耦合机制,解决信号完整性和电磁热兼容问题,才能突破超高频、大功率模块的瓶颈。该研究以超高频数混合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以及热效应的电磁场分析方法为研究重点,从超高频化合物数模混合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电路验证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化合物超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问题和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电路、电磁场、热场一体化的设计平台;提出了超高速数模混合电路"自顶而下"的设计流程,开发了超高速数模混合电路的体系结构,总结了时钟分布电路等关键路径及关键电路模块的物理分析和实现方法,设计实现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实例;研究了化合物半导体超高速器件和电路的辐照损伤机理和抗辐照性能,建立了可用于器件和电路分析的实用化模型。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化合物超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在本研究中实现了重要的突破,同时为我国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2006苏州e—Mex电子信息博览会上,由中科半导体研究所研发的我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WLAN芯片盏装亮相。这款符合IEEE 802.11a标准的5GHz频段的无线宽带WLAN芯片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高端射频芯片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和射频、数模混合类高端芯片在国际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意味着国外无线宽带芯片垄断的结束。  相似文献   

12.
针对SoC布局中的电压降问题,根据SoC布局特点以及芯片电压降物理模型,提出一种模块选择策略和目标函数共同约束算法.该算法在实现SoC布局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芯片的电压降,有效提高后端设计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布尔网络的混沌真随机数发生器,其熵源由18节点自治布尔网络构成,用于产生高幅值(~3 V)、大带宽(~780 MHz)的布尔混沌;利用同步布尔网络对布尔混沌进行采样、量化,最终实现了实时速率为100 Mbps的真随机数产生。同时完成了真随机数发生器的ASIC芯片设计,芯片采用中芯国际SMIC 0.35μm 3.3 V CMOS标准工艺,核心电路面积0.02 mm~2.利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器,对芯片版图进行了后端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100 MHz时钟下输出满足随机性检测标准的真随机数序列。  相似文献   

14.
王洪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78-3482,3489
设计了一种集成多功能控制电路的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并应用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做了电路实现。详细描述了芯片架构的细节以及设计流程。设计的每个功能都在仿真系统中经过验证。实现的功能包括:可选快门模式(全局模式及滚动模式)、相关双采样、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开窗口、多窗口(多达4个独立窗口)、亚采样、反转、镜像、可扩展动态范围的多次复位技术、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低功耗逻辑电路:MOS电流模逻辑电路(MCML),该电路以其独特的差分结构及恒流源偏置方式,在高频电路及数模混合电路中表现出了低电压低功耗及高抗噪的特性,可作为高频应用中新一代高性能低功耗集成电路芯片。  相似文献   

16.
超深亚微米下SoC芯片的物理设计面临很多挑战性的难题,如果仅使用传统芯片设计流程,耗时长且难以达到设计收敛,必须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学来加速设计进程.以一块0.18μm工艺下200万门的无线数据传输芯片为例,应对超深亚微米下新的设计挑战,论述了在布局规划、电压降、信号完整性、可制造性设计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设计方法学上的改进,提高了后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提供手机白光二极管(LED)背光的DC2DC转换器应具有高效率、低功耗、低电流等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芯片,集成PWM技术、同步整流技术、软启动技术的同时,利用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电流源(PTAT电流源)和三极管、MOS管,设计实现了一具有迟滞功能的过温保护电路,同时工艺上采用了低阻抗版图设计.芯片采用0.5μm的P衬N阱数模混合1P3M Bi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芯片开关频率可达到1 MHz,具有2.7~6.0 V的输入电压范围,实现了PWM亮度控制、过压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做到了高效率低功耗,转换效率高达86%,可稳定驱动多达5个白光LED,完全满足系统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数据采集系统芯片ADμC(Microconverter)将模数转换器A/D、数模转换器D/A与单片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简化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美国ADI公司ADμC824的原理、功能和应用。采用ADμC824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的A/D转换采集板,有效分辨率达到稳定18位。阐述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了提高A/D转换精度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数据采集系统芯片ADμC(Microconverter )将模数转换器A/D、数模转换器D/A与单片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简化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美国ADI公司ADμC824的原理、功能和应用,采用ADμC824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的A/D转换采集板,有效分辨率达到稳定18位.阐述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了提高A/D转换精度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和提高普通声卡的品质,使用USB接口DAC(数模转换器)芯片PCM2702E完成对数据流中音频信号的还原,并采用专为驱动MOSFET管而设计的高性能音频驱动LME49830芯片,设计出高品质新型音频多媒体功放。该功放能显著减少由于音源和功率放大器之间距离较远所导致信号传输过程引入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