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模糊信息和多属性决策,提出一套共享电动汽车(SEVs)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包括采用互评法进行专家筛选与赋权,构建风险评估标准,采用共识理论对专家意见进行检验,采用贴近度最优化法对风险因子进行客观赋权,引入联合距离评估(CODAS)法对失效模式的风险水平进行排序等。结果表明,高风险的失效模式主要分布在动力系统和行车系统。灵敏度分析和对比分析验证了结果稳健性和方法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可行性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信网络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系统,每个风险的发生都可能会出现连锁反应。通信系统安全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终 端安全、应用程序安全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缺乏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安全评估。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 合评价法(AHP-FCE)方法进行通信系统的整体安全风险评估。将移动通信系统风险分为四大类一级指标,即:移动终端安全风 险、移动网络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和人为风险,并进一步细分得到十八个二级指标。为避免打分法所存在不同经历专家具有相同 权重的问题,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的专家权重计算方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使用模糊评 价法建立风险因素综合评价矩阵,得出移动通信系统各个风险指标的隶属度和对应风险范围。最后,根据本文方法进行了实例的 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与人工研判结果一致。并针对各类风险制定了相应防控措施,为通信系统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在役沉管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三角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新的运营沉管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方法。根据运营沉管隧道的结构特征、病害主要影响因素,构建沉管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包含6个类别,结构裂缝、渗漏水、结构材质劣化、结构应力、结构变形和水环境;指标层包含14个指标,裂缝长度、裂缝宽度、渗漏速率、渗漏面积、混凝土强度、钢筋横截面损失率、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水平剪力键应力、竖向剪力键应力、不均匀沉降、接头张开、接头错动和侵蚀水pH。建立了运营沉管隧道结构服役状态等级四级划分标准,并给出了相对应的特征描述以及服役状况评价值。推导了沉管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指标权重及隶属函数计算过程,得到了沉管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元素的绝对权重以及服役状态不同等级对应的隶属度。将提出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实例中沉管隧道结构监测断面的服役状态综合评价计算值为6.870,隶属度计算值为0.935,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为等级Ⅰ(结构正常或局部轻微损坏),提出的评价方法在沉管隧道服役状态...  相似文献   

4.
张钰 《科技资讯》2012,(14):14-15
石油专用管检测线系统是质检站石油专用管检验过程中重要的设备流水线装置,多数检验参数都要通过系统装置的流程环节。介绍了检测线工艺流程结构,检测设备系统的性能,采用科学的检测操作技能是取得优质检测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海上钻井平台作业环境恶劣,机械设备高度集中极易造成重大恶性事故,其风险评估尤其是定量风险评估研究对于保障钻井平台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未形成一套针对其所有风险的量化评估方法。基于钻井平台历史事故数据和危险源辨识(HAZID)的方法对钻井平台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针对高风险点,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ACS,从平台拥塞度、通风模拟、油气泄漏、火灾以及爆炸模拟等方面对平台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钻井平台开展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对目前大型平台关注的爆燃转爆轰(DDT)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为进行海上钻井平台全面的定量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OHSMS实施过程中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关于健康和安全的管理体系.它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本文介绍了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法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改进,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事件风险评价对区域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多限于小尺度(化工厂或工业园区)单一项目或单一风险评价,较少考虑多源多受体的复杂影响及跨界、邻域影响,为此针对性提出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借鉴风险分级思想,在相对风险评估框架下利用矩阵法、模型模拟手段(多烟团大气扩散模式)、Arc GIS工具等评估"源-受体-影响(暴露效应)"风险链的相对风险值,并以风险受体为核心划分评价单元,以此综合区域的风险值.在沿海某城市的案例研究表明,该市14个风险评价单元中,高风险区2个,中风险区4个,低风险区8个.风险值跨度大(0—808),各评价单元大气环境风险空间差异明显(如风险源危害性、受体易损性、跨界影响).风险源主要包括石油加工、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等工业企业,居民区和自然保护区受大气污染胁迫大.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分布均值与评估值相近,风险源对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涉环保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方法】针对核电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理论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广西核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估其综合风险等级。【结果】本研究初步构建一套完整的核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实例研究得出广西核电项目综合风险等级为中级。【结论】该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核电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和涉环保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混凝土高处泵送堵管时有发生,如何防止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引发各方关注。为了预防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中堵管的发生,以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人-机-料-法-环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接着结合集对分析的联系度理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某施工项目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等级,并给出了相关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为今后混凝土泵送施工的风险评价研究和堵管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多属性决策工作,主要通过收集专家的定性描述来确定其指标权重做出风险评估。为了更好的把专家的定性描述转化为更为客观的定量化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熵权法和修正证据理论的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该方案结合高耸结构翻模施工特点,以模板安设、钢筋安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提升、模板拆除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贝叶斯近似法修正的证据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多层递阶评价,得到了风险评价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有效的反映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对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可靠的,为类似工程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