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将属性数学理论与关联函数相结合.用于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根据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类标准,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模型;构造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用关联函数确定分类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公路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更为可靠。研究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为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岩溶在我国分布广泛,公路隧道勘察设计阶段的围岩分级准确度往往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这点在岩溶区公路隧道表现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常用围岩分级方法的指标和公路隧道施工现场常用围岩分级指标的统计分析,获得岩溶围岩分级共性指标;通过对南方岩溶区域地质特征分析,提出岩溶围岩分级特殊性指标,最终获得以岩溶围岩分级共性指标和特殊性指标(岩溶发育对隧道影响程度——与岩溶发育程度、水、溶洞充填物、溶洞规模及分布方位有关)为基础的岩溶围岩分级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规范定性定量法和打分制法获取各围岩分级指标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围岩分级指标缩减试验验证南方岩溶围岩分级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将其应用于天生桥隧道和关上二号隧道进行围岩分级,准确率达93.3%.  相似文献   

3.
许勇 《科技信息》2008,(14):37-37
符合实际的围岩分类方案是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准确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指南。对于围岩分类这种典型的非结构化问题,采用专家系统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专家系统工具CLIPS为基础,建立了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专家系统,文中着重讨论了知识库的建立、正向链推理方式及CLIPS嵌入Visual C≠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红枫连拱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金丽温高速公路红枫连拱隧道工程地质特征的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该隧道开挖及加固全过程的围岩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状况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枫连拱隧道围岩应变率较低,围岩衬砌后位移值变化量很小;按衬砌类型,围岩变形基本满足稳定要求;围岩的拉应力随着隧道开挖面的扩大而逐渐变大,除局部位置外,衬砌基本满足抗拉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Monte Carle模拟的隧道围岩组合分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QD分类系统、BQ分类系统和岩体弹性波速vp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隧道围岩组合分类的新方法.首先,定义被分类围岩与分类标准相关级别的单指标距离测度.按兼顾分类指标功能性与协调性的要求建立围岩分类函数.考虑到分类标准指标与被分类对象现场实测值均为区间数值的实际情况,利用Montearle数值模拟计算分类函数的概率分布;最后,定义分类函数概率分布的均值与方差的商为分类指数,分类指数最小值对应的类别即为被分类围岩的类别.两个公路隧道工程围岩案例的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分类指标稳定,灵敏度高,分类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
围岩分级是隧道建设的基础资料,对以铁路为主的隧道围岩分级历史作简要回顾。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的岩溶隧道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岩溶隧道的关键问题即岩溶围岩分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数字编录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数字编录识别技术是为了发展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法,它主要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代替地质素描图,利用图像处理的模式识别技术代替专业人员对岩体节理、裂隙、层理等微构造发育情况的分析认识.本文结合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隧道围岩可视化分析预报技术和岩体结构图像模式识别技术.通过两项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对隧道开挖后围岩地质情况的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分类信息的进一步细化认识.  相似文献   

8.
渝湘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越来越广,其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原理是利用围岩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监测数据可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并可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这对安全施工以厦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渝湘高速公路白马隧道进行实时监控,研究其围岩动态变化,预测和确认其最终稳定时间,这对隧道安全施工和二次村砌的施工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系统论述当前国内外隧道围岩分类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国内外深埋、长、大隧道工程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几种围岩分类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的各自特点和应用条件,以及各种分类方案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当今国内外隧道工程的规模、性质和作者实践,对当前深埋、长、大隧道的围岩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隧道以浅埋居多,对于岩石隧道掘进当前以钻爆法为主.城区浅埋隧道爆破区别于普通的山岭隧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浅埋隧道本身的围岩分布在Ⅳ~Ⅵ级,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大.二是,城区需要保护的房屋类型多、地下管线复杂.三是居民对爆破振动承受能力弱,常常出现“爆破扰民”与“民扰爆破”现象.该文以大连地铁的浅埋隧道爆破施工为背景,分析柱状装药爆破理论,减轻爆破对围岩的破坏;给出了更人性化的爆破振动速度控制指标,尤其对地下管线给定爆破振动控制指标.为实现爆破振动控制,综合利用孔内外毫秒微差延时爆破技术,并对爆破振动测试给出布点依据.所有这些对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原理进行系统阐述,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多种围岩分级方法,结合SVM理论与隧道开挖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采用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结构、节理风化状况、地下水状况、嵌合程度和地应力状况作为隧道围岩分级评价指标。采用一对一法构建多类分类器,将大量经过专家修正过的隧道围岩分级数据作为多分类SVM的训练学习样本,采用高斯核函数进行计算,结合汶马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期围岩分级实践,建立了多分类SVM隧道围岩分级模型,实现不同条件下的围岩分类的合理识别。汶马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快速、较为准确地进行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相似文献   

12.
连体隧道以其结构新颖、形式美观、减少占地以及环保等优点,在近几年高速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本文拟从连体隧道固内外设计施工现状出发,分析其在隧道围岩分类、力学模型、防水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特点,提出针对连体隧道结构优化设计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与长久运营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刘程铖  张宇 《科技信息》2010,(7):356-356,371
在进行隧道设计时,隧道围岩稳定性一直是个热点问题。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研究是隧道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隧道建设中最为关心的是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工程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总结隧道围岩分类方法,稳定性研究现状。同时针对不同的围岩,提出锚杆支护方式的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模糊数学围岩分类方法及其在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考虑多因素围岩分类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理论,结合公路隧道特定围岩地质条件的岩体块度、强度、软化系数等多个影响因素,建立围岩模糊分类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度,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定量判定围岩类别。并将模糊数学围岩分类方法应用于南京老山隧道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本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拜读了中南大学傅鹤林、韩汝才来两位教授相关著作,对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总结。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隧道围岩分类是隧道工程的基本和重要的工作,E.Hoek、E.TBrown和Hudson等认为,要利用围岩就要保护围岩,把围岩看成是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及铁路的在建总里程逐渐增加,我国是一个山地地形较多的国家,在山地进行建设时,难免需要进行隧道与桥梁的建设,据统计,在我国正在建设的隧道全长超过6000公路,并且规划建设超过7000公路,并且这些隧道具有长度长、施工技术难度大、数量多等特点,在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隧道属于软弱围岩隧道,做好此种隧道的施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如何安全的进行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ART1神经网络在隧道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自适应共振理论(ART)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隧道围岩分类,改进了ART1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通过自适应的学习记忆过程,建立了分类模型,有效地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利用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分类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ART1神经网络模型性能良好,对隧道围岩分类的精度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围岩智能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发展,隧道建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由于隧道工程的隐蔽性,以及施工地质条件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特殊地段隧道开挖进行大量的研究,在地质较差的地段进行隧道施工一般都会采用CRDSK法,进行二次模筑时需要对临时支撑进行拆除,而拆除对隧道围岩衬砌稳定性有很大关系,所以对于隧道CRD施工法要全面考虑认真对待做好线性控制和测量,每一步施工做到精确计算和监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公路隧道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对隧道施工中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公路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文章结合某工程实例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开挖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叙述了该隧道使用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步骤和施工控制要点,并通过施工监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供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在围岩动态分级中的应用.通过对隧道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对围岩动态分级具有意义的指标和各级围岩所对应的各指标的数值范围,用以指导施工阶段的隧道围岩动态分级、隧道的反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预测预报.实例证明,准确的隧道监测数据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围岩分级,提高围岩分级的可靠性,为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