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巴马亭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对巴马亭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药物白蛋白荧光猝灭机理,得出了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常数;根据能量转移理论,估算了巴马亭与白蛋白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共存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叶酸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且在发生荧光淬灭的同时生成了蛋白质与药物的复合物;人血清白蛋白是通过疏水性作用力与叶酸发生相互作用的,叶酸在血清白蛋白中仅有一个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吩噻嗪相互作用时的荧光淬灭及构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吩噻嗪通过静态方式对HSA的荧光进行淬灭,并与HSA形成了复合物;吩噻嗪在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未引起该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因此,吩噻嗪作为药物在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时,不会影响到人血清白蛋白这样的传输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研究对药理学和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抗凝血药物华发灵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初步确定华法灵钠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产生猝灭现象,猝灭方式为静态,并计算了二者形成化合物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确定了华发灵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现华法灵钠的存在明显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并讨论了华发灵钠使人血清白蛋白构象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荧光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综述了荧光法对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测定药物分子在蛋白质上的结合部位、结合数、结合常数和结合力类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讨论了药物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以及共存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列表总结了某些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实验结果,简要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四磺基铜酞菁共振光散射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四磺基铜酞菁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pH=1.0~3.0的范围内,人血清白蛋白的加入导致四磺基铜酞菁共振散射的增强,在407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强峰,其强度增加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用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7mg/L,检出限为0.050mg/L(n=6,RSD为1.8%)。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层析实验,比较了几种阴离子交换剂在不同温度、pH值、离子强度、进样流速、进样浓度下对人血清白蛋白的吸队与脱附性能,研究了它们对人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的分离能力,并考察了桩层析过程中吸附载体对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和杂蛋白的分离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版号为DEAE Sepharose FF的载体不仅对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具有良好的分离度,而且有较高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人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它半衰期长,且具有运输药物的功能,这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栽体.作为延长药物半衰期的新技术,白蛋白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蛋白质工程技术.通过共价偶联、非共价偶联、纳米包裹和融合蛋白的方式可实现白蛋白与药物分子的偶联,使药物分子的药代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系统介绍了白蛋白融合技术的主要方式、进展以及发展方向.随着白蛋白和相关受体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结构的白蛋白融合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白蛋白融合技术在长效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来分析用荧光碎灭法研究维生素B_6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最丰富的蛋白质,被利用来结合和运输许多不同类的内源和外源化合物.阴离子药物可以随意地结合在白蛋白的ⅡA亚域,而大多数阳离子药物却很难结合在该区域.本研究通过脂肪酸改变白蛋白进而调控阳离子药物结合在白蛋白ⅡA亚域.本文以具有抗病毒和抗帕金森病功效的盐酸金刚烷为例,体外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的脂肪酸化白蛋白能够有助于稳定金刚烷与白蛋白相互作用.X-射线结晶学数据进一步阐明了该调控的结构机制.此外,本文的结构数据表明具有羧基的阴离子药物也许可以调控金刚烷与白蛋白相互结合.最终,本文从结构方面洞察了金刚烷与白蛋白相互结合的这种新颖方式,这将提供诱人的可能性去全方位开发独特的白蛋白ⅡA亚域的结合能力,致使白蛋白能够同时运输阴离子和阳离子药物.  相似文献   

11.
聚(二聚酸-癸二酸)的合成和药物释放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癸二酸和二聚酸预聚物为单体,采用高真空熔融缩聚法,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二聚酸-癸二酸)共聚物。合成的聚合物分别用于FT-IR,GPC,DSC和TGA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合成聚合物的体外降解及其对模型药物盐酸环丙沙星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不同颗粒含量砂土的粒度分维值,开展降雨条件下砂土泥石流启动模型试验,分析试验现象、位移场及含水率变化情况,总结分形特征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分维值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坡体发生明显现象的时间越早,泥石流启动的总体历时越长。分维值较大时,以坡表侵蚀破坏为主,坡表整体位移均匀,启动历时长;雨水分布不均匀,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显著,持水时间长;分维值较小时,以滑坡型破坏为主,启动历时短,产生位移大;雨水运动以渗流为主,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减小,持水时间逐渐消失。分维值大小适中时,以过渡型破坏为主,泥石流启动时位移最小,历时较长,灾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3.
经济树种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工熏气箱法研究了我国北方主要经济树种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抗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浓度下,对二氧化氮的抗性要比二氧化硫强;两种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症状有所不同;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以银杏为最强,与白蜡树相当,其次为海棠果和杜梨,桃树的抗性最差,与樱花相似,而针叶树的抗性明显要低于阔叶树;对二氧化氮的抗性以银杏为最强,与悬铃木相似,其次为杜梨、柿树,无花果和杏树最差,针叶树的抗性较强.研究结果为经济林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一类具有时变不确定性的互联系统.结果表明,系统的确定部分是可镇定的,不确定的部分被假设为满足匹配条件,而且不确定部分具有锥形界,但此界未知.基于与不确定界有关的确定性质进行控制设计.反馈信息具有测量误差的状态进行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DyFeCo非晶磁光薄膜,研究了氩气压、溅射功率对DyFeCo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射率随氩气压升高而降低,矫顽力随氩气压升高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值时克尔回线反向,随后矫顽力又逐渐减小,高气压下的矫顽力温度特性较低气压下的矫顽力温度特性要好,但氩气压进一步升高,磁光克尔回线矩形度变差.本征磁光克尔角随氩气压升高而增大,到达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反射率随溅射功率增加而升高,到达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矫顽力随溅射功率增加而逐渐增大,到达最大值后,磁光克尔回线反向,然后矫顽力又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从实验和理论方面研究了多孔介质中乳状液渗流的规律及线性启动数学模型。在恒定压力下,通过不同乳滴的水包油型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的亲水性胶结岩芯中的渗流实验,得到了孔隙介质的渗透率随乳状液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恒定压力下,通过乳状液渗流实验,得出了孔隙介质渗透率的降低幅度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滞留乳滴的线性启动数学模型,采用方程积分与参数优化技术联合编程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规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值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电算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计算原理,描述了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预计模型,同时,以VC为开发平台,开发了地表沉陷预计程序CXYJ2001。该程序与AutoCAD、Matlab接口,具有良好的图形交互和结果显示界面。本文以姚桥矿西九采区为例,进行了实际运算,计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基本吻合,预计下沉边界与实际下沉边界基本一致,证明了在非急倾斜条件下,该软件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了解到皱马鞍菌的子囊盘(菌盖)是由子实层、囊层基、囊盘被3个部分组成。其子实层是由子囊和侧丝镶嵌排列组成。前者呈圆筒形、具柄,内含8个椭圆形的、外壁具网纹的、单行排列的子囊孢子。顶端不增厚,无顶端装置,但具纵裂缝,成熟的子囊孢子由裂缝散发出来;后者细长,具横隔,由多细胞组成。在子实层排列中,其顶端膨大部分超过了子囊的高度,聚集形成假囊层被。其囊层基位于子实层与囊盘被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独立式、连系梁式及承台式微型桩支护体系模型,探讨了不同布置形式及桩间距下,各类型微型桩体系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下承台型微型桩抗滑效果好,其最大桩身弯矩分别为独立式和连系梁式微型桩的1.36倍和1.35倍;梅花形布桩形式下,同类型微型桩的桩身最大弯矩约为矩形布桩形式微型桩的1.02倍;桩间距取1.5~2.0m更有利于微型桩体系抗滑效果的充分发挥;最佳的微型桩布桩形式为承台式微型桩呈梅花形布桩,桩间距为1.5~2.0m.  相似文献   

20.
AMS/AN/M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改性CPV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AMS/AN/MMA)三元共聚物,用FT-IR和DSC对共聚物组成及其与CPVC相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与单体配比对转化率的影响和三元共聚物与C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与CPVC的相容性良好;添加该三元共聚物对CPVC的加工性能有显著改进,且随共聚物中AMS质量分数增加,共混物的Vi-cat软化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