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尤其与诗歌相比,出现和成熟较晚。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国古代小说的渊源看,它源于神话,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并不发达;同时它又源于史传文学,但史传文学的真实性原则又阻滞了古代小说的发展,使小说创作由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小说创作队伍的缓慢形成和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说创作的严重干预,也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繁荣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抒情文学以诗歌为主,小说叙事文学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的较为迟缓。明清小说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打破诗歌垄断的局面,我国小说叙事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到明清时代才真正繁荣起来,创作出很多可以傲视世界文坛的小说作品,并且创作出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小说叙事理论,即明清小说评点。学术界已经深入分析与研究明清小说叙事中的写人与叙事,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明清小说既重视塑造人物性格,也注重情节刻画。其重视叙事写人的审美因素,成为我国小说的美学特点。论文以明清小说评点为切入点,基于小说叙事理念,对叙事写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审视,并深入研究明清小说的叙事角度与结构、"叙事写人"在明清小说叙事文中的地位及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言小说从产生之日起,迄《聊斋志异》问世,其艺术功能一直是比较狭窄的。蒲松龄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地增强了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意识和批判意识,从而使文言小说的艺术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的发展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镜子的历史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镜子意象被写入我国古代小说中,伴随着小说的发展演变直至今天,镜子的功能,在小说发展演变的同时也在演进变化。小说中的镜子实际上是一面反映人类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镜子。通过小说中的镜子意象,人类得以反观自身,反观社会,这其实才是镜子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代,西方的小说及小说理论随着坚船利炮的侵入传到了中国。理论家们对中西小说的发展历史、小说的作家、小说的类型、翻泽小说与创作小说等问题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阐释了中西小说的优劣。晚清时代关于中西小说的对比功利性极强而且随意性极大。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小说的原始雏形,它的变迁对古今小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神话的形成、发展及变迁入手,可以发现神话文学对后期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大规模出现,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锋"从其定义来看,有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但其实质则是不断地创新.先锋小说的发展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先锋小说作家对这一问题的回避,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先锋小说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为先锋小说的转向埋下了伏笔.先锋小说的转向可以从新写实主义的影响及世俗的诱惑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美国犹太小说是犹太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发展起来的。辛格是美国犹太小说的代表作家。文章从小说主题及小说中的文化超越等角度对辛格小说进行剖析,发掘出美国犹太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流散性、顺从性与反叛性以及对人类命运思考和探索中的虚妄性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美国犹太小说是犹太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发展起来的.辛格是美国犹太小说的代表作家.文章从小说主题及小说中的文化超越等角度对辛格小说进行剖析,发掘出美国犹太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流散性、顺从性与反叛性以及对人类命运思考和探索中的虚妄性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贯穿沈从文作品中的一个总的思想基调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沈从文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其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多姿多彩,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意图从心理描写方面探讨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众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小说典型论取得的成就,即小说人物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艺术典型的共性与个性,人物形象的形与神,对明人在小说典型问题上的不同认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了他们对古代小说美学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充分评价了明代小说典型论在小说理论发展中外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奇幻小说是当今一个重要的文学类型,尤其在西方,已经成为叙事文学中的重要一支。西方现代奇幻小说虽然兴盛于20世纪,然而却包含着很明显的"哥特"因素。从超自然超现实、怪诞与崇高及反现实三个方面,可以说明西方现代奇幻小说与哥特小说之间的渊源,以及奇幻小说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哲学、诗歌、戏剧三者各自质的规定性的分析,来阐明它们与小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互为影响的,即小说中哲理、诗歌、戏剧是同构的,从而试图从宏观上探讨小说的创作规律及发展方向——优秀的小说最终必然是通向哲学的。  相似文献   

14.
对反思小说起源、发展、作家、作品、题材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对反思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新质进行总结,由此得出结论:反思小说在文学精神发挥、主题展示、知识分子地位改变及艺术表现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反思小说的历史局限也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出超越性不强、批判性不彻底,前瞻性有限等特点,从而导致了反思小说思潮的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现代工业、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它为我国上世纪90年代乡村小说带来新的创作资源和新的创作格调。它在三个方面促进了乡村小说的变化:城市化所致的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城市文化对乡村的进逼使部分作家拒斥城市、皈依乡土;城市化使乡村的人文状况受到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传统价值观的处境、乡村在经济、政治方面显现出来的文化劣势是作家们关注的焦点;城市化带来了近年乡村小说审美格调的变化,如城市生活描写成为乡村小说的有机构成部分、乡土色彩淡化、文风趋向质朴平实等。我国乡村小说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历时地考察了中国现代小说所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具体表现形态及其特征。文章认为“五四”作家对浪漫派文学的吸收一是它所特有的暴烈的反抗精神;二是它感伤、忧郁和孤独的情调;三是对浪漫主义的自然观的接受;四是浪漫主义传奇性特色。在艺术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强调感情的抒发,强调自我表现,体式上的散文化和诗化及现代派文学的影响等。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个人抒情小说和田园抒情小说及浪漫传奇小说都有了新发展。40年代以无名氏、徐评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小说可以算是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最后一个余波。  相似文献   

17.
考析隋唐佛教小说的范围及内容,论述此期佛教小说形成的原因,分析这些小说的主要特色及对后代小说的影响,补充了前人对隋唐小说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和空前的繁荣.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唐传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小说起源于神话,这和世界其它国家大致相同.《山海经》记载神话最多,清乾隆朝《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昀把它称为“小说之祖”.《淮南子》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神话故事.此外,先秦散文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对小说的形成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贯穿于沈从文作品中的一个总的思想基调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沈从文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其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多姿多彩,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意图从心理透视、意境创设、文体革新等三个方面探析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变化无序,90年代评论界关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研究,基本把握了其思想内容、 心灵追求、叙事方式及发展线索,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试图按照王安忆创作的具体情形,对90年代以来的 研究文章进行分阶段述评,期待对90年代王安忆小说研究作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