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不同血液采集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18例,且每例患者均分别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各1份,其中将118例静脉血样本作为静脉血组,将118例末梢血样本作为末梢血组。比较2组血常规检测结果。静脉血组WBC、MCH数值较末梢血组低(P0.05),RBC、Hb、HCT、PLT、MCHC及MCV数值较末梢血组高(P0.05);分析静脉血样本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发现,3h内检测与即刻检测比较,WBC、RBC、PLT与MXD数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6h后检测与即刻检测比较,WBC、RBC差异不大(P0.05),PLT数值有所下降(P0.05),MXD数值有所升高(P0.05)。临床上使用不同血液采集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其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相较于末梢血检测而言,静脉血检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因此,应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与此同时,血常规检测结果受采集后样本放置时间影响,故为避免误差,应在3h内完成血常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为临床血常规检验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28名参加健康体检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小板(PLT)8项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的WBC、RBC、HGB、HCT和PLT 5项指标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和MCHC 3项指标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静脉血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不易受气温和末梢循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反映全身血液真实情况,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血铅、镉、铜、锌、钙、镁、铁浓度与血细胞参数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血球计数仪分别对门诊健康体检小儿297人进行金属元素浓度测定与血细胞计数,并以SPSS11.5统计软件对金属元素浓度与红细胞(RBC)、WBC(白细胞)、血小板(PLT)等常项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WBC、PLT受血镁、血铁浓度影响大;RBC受血锌,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受血钙与血铁,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受血锌、血钙和血铁,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受血锌和血铁,淋巴细胞比率(L%)、中间细胞比率(M%)和PLT受血镉浓度影响大;偏回归系数经检验有显著性意义。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小儿血铅浓度与血镉浓度、血钙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分别为0.28、-0.13,钙浓度与铁浓度相关系数为-0.28,P值均小于0.05。结论小儿外周血液RBC、Hb、PLT数量的波动与血液中金属元素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观察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静脉血两种不同血液样本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高台县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选取48例,采集48例健康体检者末梢血、静脉血,统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2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不同时间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2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WBC、HGB三项指标不同时间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此项指标0h、1h、3h不同时间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h检验结果明显降低(P0.05)。血常规检验采集静脉血作为血液样本,其测定结果更加优异,同时具有更为满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成人的血常规检测分析,了解该地区人群的血细胞参数的水平及差异。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甘南州藏医院就诊的患者8260例,其中男性3426例,女性4834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细胞指标,观察上述指标异常及性别分组的差异。在血细胞参数中,男性及女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PLT检测平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男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测定的平均值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PLT测定的平均值低于女性,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低于正常情况的统计分析中,男性的WBC、Hb、HCT、MCV、MCH、MCHC的异常检出率均低于女性,并且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RBC、PLT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高于正常情况的统计分析中,男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其中MC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PLT异常检出率低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甘南藏族自治州血细胞参数存在较高的异常率,男女之间有差异,反应甘南藏族自治州男女健康状况,可建立本地区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静脉血采用一次性抗凝管(喷雾型)与国产真空采血管两种容器检测的血常规结果进行比对,探究采用一次性抗凝管(喷雾型)与国产真空采血管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六项主要血常规指标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在2015年7~8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中随即选取146位患者,空腹12h后抽取静脉血,分别置于一次性抗凝管(喷雾型)、国产真空采血管,混匀后立即上机检测WBC、RBC、HCT、MCV、Hb、PLT六个指标.结果:两种采血容器所采集的血常规标本中的WBC、RBC、Hb、PLT值配对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CT、MCV值配对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血,使用一次性抗凝管(喷雾型)与国产真空采血管,WBC、RBC、Hb、PLT四项指标结果无差异,HCT、MCV两项指标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艳秋  陈涛 《甘肃科技》2022,(3):81-83+112
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与临床意义。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贫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各75例,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检测指标,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血液检测指标、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指标。RBC、RBC/MCV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Hb)低于对照组(P<0.05),RDW高于对照组(P<0.05);MCV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MCH、RDW高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RBC、Hb、RBC/MCV低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研究组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过程当中,血液检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更好地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体检中心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70例体检正常的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根据IMT厚度分为正常、内膜增厚、斑块形成3组,评估4组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IMT内膜增厚56例,斑块形成64例,其中不稳定斑块34例,稳定斑块30例;健康对照组各血常规指标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梗死组MCV为(83.61±5.27)f 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85.83±6.91)f L),WBC,RBC,HCT,MPV,RDW及PL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内膜增厚组与斑块组WBC,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BC,HCT,MPV,RDW,PLT均显著低于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WBC,HCT,MCV,RDW指标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BC,MPV,PLT均显著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细胞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可发生改变,对脑梗死患者展开血常规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地中海贫血组,7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将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收集肘静脉血2m 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取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对比三组患者血液各项指标含量,包括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组血液检验结果显示,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地中海贫血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对早期血流感染是否存在预测价值。通过回顾性病历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ICU169例行血培养患者的资料,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以及血培养阳性亚组间血清PCT、PLT计数,WBC计数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和比较上述指标的预测价值。PCT水平血培养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革兰氏阴性组(G-组)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组(G+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血培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G+组和G-组间无统计学意义,WBC在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水平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PLT和WBC预测血培养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P<0.05)、0.60(P<0.05)和0.24(P<0.05)。其中PCT预测血培养阳性临界值为0.065 ng/L,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6.3%;PLT预测的临界值为108.5×109/L,敏感度为72.6%,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脉血细胞悬液放置时间对小鼠血常规测定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成年ICR小鼠、C57BL/6 J小鼠各20只,采集定量静脉血液加到定量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中混匀,制成静脉血细胞悬液,于0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6 h、8 h在MEK-6410C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采用微量血测定法测定血常规。结果 ICR小鼠和C57BL/6 J小鼠血常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0 min相比,RBC在2 h、4 h、6 h和8 h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量血测定法测定小鼠血常规时,尽可能在制成静脉血细胞悬液后即刻完成。RBC总数在1 h内测定,与RBC相关的HCT和MCV指标测定不宜超过30 min,PLT测定在2 h完成,与PLT相关的PCT和MPV测定应在1 h内,WBC总数及HGB含量较稳定,可在8 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2.
分析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选取甘肃省永登县人民医院收治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45例,分为地中海组以及缺铁性组,另选取45例于永登县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检验,观察各项指标的结果。地中海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RBC/MCV)以及红细胞计数(RBC)显著高于缺铁性组,缺铁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显著高于地中海组以及对照组。此外,地中海组以及缺铁性组的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红蛋白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低于缺铁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贫血患者进血液检验可以明确贫血类型,进行早期诊断,同时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较高,对贫血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物腹泻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i-STAT血气分析仪,测定了15例腹泻犊牛血液pH、Hb、TCO2、PCO2、PO2、HCO3-、SO2、BEecf、HcT、血液细胞的MCH、MCHC、RDW、WBC、LYM、MID、GRN、RBC、HGB、HcT、MCV和电解质Na+、K+指标.结果:腹泻犊牛的PCO2、HcT、SO2、MCHC、HGB、WBC(P<0.01)、MID(P<0.01)、HcT、MCV显著高于健康牛;而MCH、GRN、RBC也都低于健康奶牛.结论:犊牛腹泻时其血液细胞成分和血气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用血常规法检测82例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的血象。实验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的平均值各为634万/mm~3、0.70万/mm~3、12.9g/100ml,嗜中性粒细胞(NG)为64.18%,淋巴细胞为31.45%;并且上述指标在性别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与健康人群对比尘肺病患者血液常规项目数据的差异。通过对150例尘肺患者的血液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统计,和10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Ⅲ期尘肺病患者的Hb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含量随尘肺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尘肺病患者的WBC明显高于Ⅰ期、Ⅱ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尘肺病患者的RBC、Hb和WB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Ⅰ期、Ⅱ期无明显差异,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对尘肺病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期别增高,形成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16.
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具体价值。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接收的贫血患者62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62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检验所有受检者的血液红细胞参数,并进一步鉴别患者的不同贫血类型。62例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38例,溶血性贫血24例,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Hb)(75.69±0.71)g/L、红细胞数量(RBC)(3.85±0.92)×1012/L,溶血性贫血患者的Hb、RBC分别为(1.03±0.62)g/L、(2.09±0.87)×1012/L,组别差异较大,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52.64±1.3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0.15±1.52)pg/L、红细胞分布密度(RDW)(17.86±1.13)%,溶血性贫血患者的MCV、MCH、RDW分别为(77.19±1.25)fl、(25.47±1.24)pg/L、(22.96±1.08)%,组别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检验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SD大鼠暴露于1ATA100%的急性纯氧中,对其血细胞和肺脏进行研究,以阐明急性纯氧对机体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SD大鼠暴露于100%急性纯氧中不同时间,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浓度(WBC)等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白细胞的分类变化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或P<0.001),淋巴细胞随SD大鼠在急性纯氧中暴露的时间延长不断下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总数不断升高.急性氧中暴露65小时后,20%的大鼠死亡,存活的大鼠解剖,发现肺部出现严重的炎症,肺的湿重.脂质过氧化(LPO)产物显著增加(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P<0.001).  相似文献   

18.
选择3头荷斯坦奶牛,饲喂0.182mg/kg(BW)的镉21d,研究探讨了镉对奶牛血常规、尿常规、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镉后奶牛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浓度(Hb)显著性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HCT)有降低的趋势(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无显著变化(P0.05);尿比重(SG)和蛋白质(PRO)有增加的趋势(P0.05),白细胞(WBC)、酮体(KET)、尿胆原(URO)、胆红素(BIL)、隐血(BLD)、葡萄糖(GLU)和亚硝酸(NIT)均为阴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降低的趋势(P0.05),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有升高的趋势(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LP)无显著性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9.
周朝阳 《甘肃科技》2022,(11):125-127
探究使用生血宝合剂联合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贫血患者病例中选出76例进行效果评价,病例收集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选择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在口服硫酸亚铁片的基础上加用生血宝合剂,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21%,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铁蛋白水平(SF)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MCV以及SF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大幅度改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观察组5.26%比较对照组21.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生血宝合剂与硫酸亚铁片治疗缺血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指标,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和症状缓解,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孟沙沙  王剑 《科技信息》2008,10(9):114-115
采集甘南藏族自治州10头尕里巴犊牛血液,运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红细胞(RBC)4.74±2.73,白细胞(WBC)31.3±26.5,血红蛋白(HGB)100.5±63.5,红细胞比容(HCT)27.85±14.2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58.8±8.85,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0.25±4.5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30±59,红细胞宽度(PDW)24.65±6.85,血小板计数(PLT)409±308,淋巴细胞比率(LYM)14.75±12.45,单核细胞百分比(MID)8.9±8.1,粒细胞百分比(GRN)9.5±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