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1,(13):70-71
对邓小平的知遇之恩,陈景润铭记在心,虽然他因沉迷数学而被人认为"不谙世事",但他心中自有一杆秤. 1978年1月,《人民文学》上刊登了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正是这篇文章,使一个"科学怪人"变成了大众心目中的科学英雄.关于陈景润的话题至今还不时被人提起,其知名度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毫不为过. 1954年夏天,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做数学教员,由于不能适应教学工作,他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调回到厦门大学.回到大学,陈景润努力开展数学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他利问题》,即推进华罗庚关于"他利问题"的成果的论文.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想改进著名数学家的成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也需要有非凡的智慧.陈景润的老师李文清把这篇论文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看完,感到很高兴.然后他推荐陈景润参加1956年的全国数学会议宣读论文.  相似文献   

2.
正陈景润,数学家。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要谈陈景润,英华中学是避不开的。从英华中学的懵懂学生,到英华中学的资深教师,我的大半辈子都与英华中学有关。陈景润和我之间的渊源,也在英华中学缔结,我与他既是"表兄弟"似的亲戚关系,也是"吾为师,彼为生"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格的魅力     
数学大师陈景润用心血研究的视为生命的成果,“文革”时期被烧了,资料被毁后,他绝望了,从楼上跳了下去.这时竟然还有人踢他,说他是“装死哩”.十年后,正是这个人为出国的事找到了陈景润,恳请陈景润给自己写封推荐信.事后,有人对他说:“你怎么能帮这种人的忙呢?”他却说:“不要计较那么多,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忘掉它算了.”  相似文献   

4.
正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儿时的陈景润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玩捉迷藏游戏。不同的是,他玩游戏时总是拿着一本书,喜欢藏在一个别人不易发现的角落,一边看书,一边等小朋友来"捉"他。  相似文献   

5.
正掌勺的做起了生鲜分拣,做酒店的转行生产空调,大疫当前,企业员工都在自救创新,共享员工由此走俏。3月1日上午10时,25岁的陈乐义结束了12小时的工作,走出车间。此时,苏州的天空阴蒙蒙,室外温度只有9℃,陈乐义却觉得身上很暖和。他工作的分拣车间温度常年保持5℃-7℃,他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袄。此前,他是苏州新梅华奥体中心店一名掌勺厨师。现在,他是苏州食行生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共享员工"。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和上一代大师相比,起点不高,没有留学光环。他曾是北京四中的一名数学教师,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后来经当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6年,陈景润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因此受到华罗庚的重视,次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一座破旧的工厂。一堆钢材边放着张小圆桌,两个身穿黑衣相貌似猪的外星强盗正快乐地打着扑克牌。我手持一把锋利的匕首,微微笑了笑,悄悄摸到他们身边,举起匕首正待刺去,其中一个强盗却忽然将头转向我,说:“小子,现在才抵抗外族入侵,都什么年代了!”我还没弄懂他的意思,眼前便被一阵白光笼罩,顿觉一阵眩晕。  相似文献   

8.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0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次几经联系才成功的采访。他是碘与甲状腺疾病研究领域最著名的中国专家;他是首位递交"修改全民食盐加碘政策"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现在,他是执行全民食盐加碘政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中国公众对61岁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这个自称"国家财产的看门狗"的官员感到亲切,并且习惯了"李铁面"的称呼。2004年又是一场"审计风暴",李金华在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中,说出了谁都没有想到的话:"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用中国式的勇气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其中的压力。李金华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但是,他身上凝聚了巨大的民望,公众也回馈了"令他感动"的支持。李金华最喜欢的网民留言是,"哥们儿你做得对,大胆往前走。" 中国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审计长。在法律上,所有国家财产都属于人民,人民需要有人看护属于自己的财产, 遏制自己财产的流失。无论李金华愿意与否,他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审计长。  相似文献   

11.
<正>曼德拉是南非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南非的国父。曼德拉在世界上拥有无以伦比的知名度,被称为"全球总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成功,竟然源于两头牛。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黑人大酋长的家庭。当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因肺结核而死去了。于是,当时一个在位的部落代理国王,成为了他的监护人。曼德拉成年后,代理国王决定给他娶个媳妇,就  相似文献   

12.
<正>"全力以赴"是贝聿铭8岁时从祖父那儿得到的教诲,这个座右铭伴随他一生。他的祖父还传授给他另一则孔子的格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离世,享年102岁。这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带走了自己的百年传奇,却给这个世界留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王庆坨,从车行员工到小卖部老板,对共享单车都有着复杂各异的体验,但对于今年该有的旺季,王勇和他的同事却一致感受到了荒凉。"你现在让我转行,我能干什么去呢?"王勇(化名)最近很焦虑,他在天津市王庆坨镇的自行车厂今年生意十分惨淡,按照当地自行车行业往年的行情,现在的7月  相似文献   

14.
王宏筠现在是很有钱的一族了。他向记者讲述了他赚回第一个1000万元人民币的经历: 月薪5000 我一直期望能成为一个千万富翁。人民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去了外企工作。我去的是美国一家公司驻北京办事处,负责销售一些进口的医疗器械。刚工作半年,我就被提升为销售三部的销售经理,每个月的工资从260元一下子就提高到了400多元,而且赚到的是外汇券,也就是说,我的  相似文献   

15.
小帅 《科学大观园》2010,(19):60-61
他出身贫苦,在一家俱乐部里打工。每天,他都要面对许多繁重琐碎的工作。繁重的工作并未使他感到疲倦和畏惧,他最头疼的是:自己每天得步行40多分钟去俱乐部上班;他做梦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可他微薄的薪水总是让他的希望一次次地破灭。  相似文献   

16.
同事小孔是“铁杆”彩迷,“足彩”、“体彩”、“福彩”都买过,最近又迷上了数字型6+1电脑彩票,每期五注,一期不落。他还把每期的中奖号码都复印下来,认真揣摩、研究。但是小孔运气欠佳,只得过几次不足百元的小奖,而且每次得奖,还得破费请我们去夜排档吃夜宵。这天,小孔外出办事,大家也都闲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忧郁症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现在他们对人类的快乐也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被称为"快乐研究之王"的心理学家戴维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研究论文。他在论文中说,快乐并不是一种模糊的、无法形容的感觉。快乐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状态。也就是说,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制造快乐。  相似文献   

18.
福尔摩斯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创作的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大侦探破获了许多离奇复杂的案子,《血字的研究》是其中非常精彩的一个。但是,柯南道尔在这里犯了一个药物学上的错误,使福尔摩斯上了一个当。不过,这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时的科学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血字的研究》讲的是个复仇的故事。有个恶棍想娶一位美丽的姑娘,但她和她的父亲都坚决拒绝了,于是这个恶棍残忍地杀害了他们。姑娘有个情人,他发誓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进行报复。就是那个誓言,使他时刻追踪着恶棍的行踪并等待机会。这样,一等就是20年。最后,机会终于来了,他乘…  相似文献   

19.
正在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面,这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人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更加执着了——即使是超期服役的卫星,他也要"吃干榨净"。6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纠缠的千公里级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论文,潘建伟团队联合牛津大学教授Artur Ekert,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团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地绿了     
正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近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了23.04%。一代代治沙人、播绿人、守林人让赤土长出"秀发",让荒山披上"绿衣",创造出一个个"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传奇的背后都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一道道绿色屏障又是如何筑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