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2016,(1)
正2015年8月,作者在泰山上看到斗毛眼蝶产卵,遂将一粒蝶卵采回家饲养观察。在历时45天的观察中,作者详细记录了斗毛眼蝶的生活史,并发现极为常见的狗尾巴草竟然是斗毛眼蝶幼虫的美食。斗毛眼蝶是泰山所产7种眼蝶中最常见的一种,春、夏、秋3季都能见到。我在泰山上也多次拍到它们交尾时的美妙瞬间、在岩石上晒太阳的惬意时刻、还有蹁跹花丛中采蜜的情景。然而,照片中皆为斗毛眼蝶成虫,它们的卵、幼虫和蛹是什么样子,我一无所知。即使查遍图书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7,(6)
正黑弄蝶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蝴蝶,但关于其生长发育的资料极少。2017年5月,作者在泰山看到黑弄蝶产卵,遂挖取带卵的食草带回家观察。期间研究了带毛的蝶卵,记录了幼虫的生活细节及其制造的两种叶巢,并拍摄了其蜕皮、化蛹、化蝶的瞬间,首次揭开了黑弄蝶生长发育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相似种图鉴它是—种凤蝶科的蝴蝶。最多见于5月上旬,在寒冷地区,7—8月发生最多。最近,它的分布有所扩大,多见于栗子树的周围。其飞行方式是翅膀不太扇动的滑翔型。幼虫的食料是刻叶紫堇。在黑底色上有清晰漂亮的蓝色斑纹。飞行敏捷,速度快。幼虫取食樟树的嫩叶,所以在公园等地多栽种一些樟树,就会使青凤蝶的种群数量增加。从卵开始饲养,观察其生长过程。在夏天,由蛹变成成虫需10天左右。当快要羽化时,蛹体变黑,翅的形状也隐约可见。成虫一般多在早晨或上午羽化。柑橘凤蝶的蛹正在羽化的柑橘凤蝶昆虫的采集记录捕捉的昆虫名称发…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2016,(6)
正2016年4月23日,作者在山东泰山偶遇大红蛱蝶产卵,遂将蝶卵带回家,观察并详细记录了蝶卵孵化、化蛹和羽化等过程,以及大红蛱蝶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广泛分布泰山稀大红蛱蝶(Vanessa indica)又名印度赤蛱蝶,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非洲西北部,在我国山东泰安地区常年可见,但数量不多。近年来,我在泰山多次拍到过大红蛱蝶展翅晒太阳和吸食花蜜的场景,但从未见过它们交尾。由于大红蛱蝶的警惕性极高且飞行迅速,拍摄难度较大。不过,它和很多蛱蝶一样,特别喜欢吸食  相似文献   

5.
野外采集卵、幼虫,在玻璃温室内供以幼虫寄主植物、成虫蜜源植物饲养,第2、3代及越冬代皆为第1代后代,观察研究柑橘凤蝶各虫态、各虫龄与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柑橘凤蝶在郑州地区一年可完成3代,卵期为57 d,幼虫5龄,幼虫期157 d,幼虫5龄,幼虫期1524 d,蛹期924 d,蛹期915 d,越冬蛹期14015 d,越冬蛹期140156 d,成虫期10156 d,成虫期1012 d.同时记录、描述了柑橘凤蝶各虫态、幼虫5个龄期外部形态及生物学习性.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有一种个很大的蝴蝶叫碧凤蝶,它不像其它大型蝴蝶那样或栖于高山,或隐于山林,而是在城乡边缘生活、繁衍,大方地展示它们的华丽。然而,碧凤蝶破茧成蛹却不容易。碧凤蝶的卵一般产于竹叶椒的叶片上,这里有它喜欢的食物。然而,隐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17,(1)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促成了一段有趣的"领养"经历。2016年6月,作者在泰山游玩,邂逅红珠灰蝶产卵,于是先后"领养"了2枚蝶卵和1只五龄小毛虫,并以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照顾这个"新家庭"的每个成员,观察、记录了它们蜕变成长的过程。两度采蝶卵,组建"新家庭"2016年6月14日下午,天空有些阴沉,远望泰山显得更加巍峨肃穆,山花斑斓的春装代之以郁郁葱葱的夏装,山上的小生命是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闲来无事不如上山转转,没想到刚进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9,(5)
正巢在鸟类一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鸟却终生不筑巢,如大杜鹃,它只是将卵偷偷地产在其他鸟的巢中。大杜鹃卵的颜色多种多样,寄主的卵色也是五花八门,那么,大杜鹃产卵时,会选择与自己的卵色一致的寄主巢吗?不可或缺的巢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鸟都会筑巢。常见的家禽(如鸡、鸭、鹅等)在地上产卵,虽然只是  相似文献   

9.
王雁 《潍坊学院学报》2005,5(2):115-117
山东地区所分布的凤蝶均隶属于凤蝶科的凤蝶亚科和锯凤蝶亚科2个亚科,共5个属。其中丝带凤蝶属的丝带凤蝶为世界唯一种,金凤蝶和柑橘凤蝶分别为凤蝶属中凤蝶亚属和华凤蝶亚属唯一在中国分布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正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又名"黄蛱蝶",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在泰山极为常见。其翅展通常不足60毫米,翅缘凹凸分明,雌雄体色相近。秋冬时节,黄钩蛱蝶会飞到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躲避严寒;阳春三月,它们缓缓飞舞,在葎草和大麻叶上产卵。黄钩蛱蝶的卵呈香瓜状,卵径约0.5毫米,表面有10条纵脊。卵期约3天,幼虫孵出后会吃掉卵壳,  相似文献   

11.
正黑脉蛱蝶在泰山上比较常见,但多年来,作者只观察到成虫,未见其他虫态。2016年8月的一天,作者意外采到2枚蝶卵,并顺藤摸瓜揭开了黑脉蛱蝶生活的幕角,记录下成虫背后的故事:漂亮的蝶卵、古怪的幼虫、独特的蝶蛹以及它们与朴树的亲密关系,一幕幕,令人难忘。望蝶兴叹,朴树相伴黑脉蛱蝶(Hestina assimilis)在我国广有分布,其个体较大,翅展通常超过70毫米,沿  相似文献   

12.
如今国内外市场上蝴蝶十分走俏,一般每只售价可达30~250美元。一只珍贵的金丝凤蝶高达4100美元。我国为蝴蝶资源富国,不仅数量多、分布广、品种多,而且还有许多世界珍稀品种。蝴蝶标本及活蝶国内外贸部门大量收购,本地女青年罗倩去年饲养蝴蝶纯收入达27000多元,今年效益更高。饲养蝴蝶确为一项快速致富的新兴产业,现将我们的经验及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技术:从野外采集优质蝴蝶的幼虫、成虫、卵和蛹均可移入室内饲养。饲养室可用木或竹钉成笼子、四周用16~18孔的铜纱或尼龙纱覆盖好以防外逃。蝴蝶的成长要经过幼虫、蛹、成虫和卵四个阶段。正常交配后的雌虫,喜欢在叶面、果面、枝干或缝隙等处产卵,室内饲养时应准备适宜的产卵物,如折迭的纸条、谷草、干枝或纱布等供其产卵。卵期要特别注意保湿,过于干燥也会降低卵的孵化率,措施是用湿纱布覆盖在卵的上面。经过一定时间卵会孵化成幼虫。幼虫大多均  相似文献   

13.
碧凤蝶(上)     
翠凤蝶属中的碧凤蝶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以我国为分布中心。我国翠凤蝶属的9个种之中,它是最常见、最大型的。李传隆先生将这个种称为“中华翠凤蝶”(Achillidesbianor)。《中国蝶类志》则将碧凤蝶归在凤蝶属、翠凤蝶亚属(Princeps)名下。形态和飞翔特点碧凤蝶是南京本地  相似文献   

14.
应霞玲  曾玲  黄寿山 《武夷科学》2002,18(1):134-137
金扇凤蝶 Troides H elena (Linnaeus)在广州一年发生 5至 6代 ,越冬蛹期为 12 2 - 15 6天。 1996年 6- 7月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4 7.7粒 ,卵期为 5 .2 5± 0 .5 3天 ,幼虫期为 15 .4 5± 0 .5 1天 ,蛹期为 18.73± 1.16天 ,成虫寿命为 11- 18天。红纹凤蝶 Pachlioptera aristolochiae(Fabricius)在广州一年发生 9至 10代 ,越冬蛹期为 83- 114天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5 0 .8粒 ,卵期为 3.6 3± 0 .78天 ,幼虫期为 12 .77± 1.0 2天 ,蛹期为11.75± 0 .5 0  相似文献   

15.
吴琦 《大自然》1989,(4):33-35
成虫和卵在山区度过童年的人都认识姿态文雅的麝凤蝶.仲春及初夏它们就在林中或灌丛中飞舞.这种双翼狭窄、尾突修长的凤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的腹胸侧及头部生有红色茸毛.麝凤蝶因有麝香味而得名,羽化不久的雄蝶香味较明显,香气来自后翅上的灰白色的臀褶.麝凤蝶有高超的飞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2017,(5)
正作者在泰山东北麓发现了一只雌性斐豹蛱蝶并采捕回家,没想到它竟产下很多卵,这让作者获得了一个大大的福利:群养斐豹蛱蝶幼虫。由于小毛虫数量多、食量大,难免要为它们的"口粮"奔走忙碌。然而在作者眼中,能够用镜头从容地记录它们成长和蜕变的全过程,又何尝不是一大美差呢?泰山游玩,意外收获2016年的盛夏,泰安市区的天气异常炎热。为寻个清凉所在,我和儿子在7月23日一道去泰山东北麓避暑游玩,那里海拔较高,林木茂盛、景致宜人。  相似文献   

17.
厦门海区浮游桡足类卵形态与孵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在厦门海区,调查了19种常见的自由产卵的浮游桡足类卵型及其孵化率。发现卵有二种基本型:卵表光滑和具附属刺或鞘结构。卵的形态随种类而异,即使同种也常不同。卵径大小(D)似与产卵雌体大小呈正相关;而与海区水温(t)呈负相关,并可拟合为D=a·t~b。卵孵化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和卵型的相关与否则依种的不同而异,这可能与种群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平腹小蜂Anastatus sp.人造寄主卵研制的基本程序,观察了平腹小蜂在人造寄主卵上的寄生产卵过程及其幼虫在人造卵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薄膜是目前制作半球形卵卡式人造卵比较适宜的卵壳材料;人造寄主卵内的营养液含量对平腹小蜂的产卵寄生有很大影响,当营养液的含量占卵粒容量的3/4—5/6时,对平腹小蜂产卵寄生最有利;同时试用了几种本地常见的昆虫资源,为开发利用本地虫源取代柞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少棘蜈蚣是重要的动物药材之一,少棘蜈蚣有产卵、孵化、育幼等一系列生殖习性。它的生殖习性的特征是:产卵前雌体筑巢,卵产在自已的背上。卵的孵化和幼体的初期阶段皆在母体保护下度过,并有一系列的护卵及育儿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报道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寄主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用香蕉分别饲养1代和20代的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对6种水果有不同的产卵选择性,饲养20代的成虫在罩有香蕉的产卵杯上卵粒数最多,次之是芒果,差异显著。饲养1代的成虫在罩有芒果的产卵杯上卵粒数最多,其次是香蕉,差异不显著。从野外莲雾和黄皮落果中羽化出的成虫对水果种类的嗜好程度也有所不同,产于芒果的卵粒数多于产在香蕉的卵粒数且差异显著,产在莲雾的卵粒数最少,产于黄皮的卵粒数居第四位。幼虫的取食经历对成虫产卵时选择水果的部位和颜色也有影响,但其影响要小于对水果种类的选择。不同部位的选择结果显示香蕉肉的卵粒数多于香蕉皮,而芒果肉的卵粒数少于芒果皮。颜色选择试验结果显示,黄色杯上的卵粒数比绿色、红色、黑色杯的卵粒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