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面向对象Petri网技术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对象Petri网将面向对象技术与Petri网相结合,利用对象的封装及继承等特性,降低了所建立系统模型的结构复杂性,增强了其可重用性和可剪裁性.系统的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OOPN)由对象模型(OPN)及对象联系模型(OCN)组成,前者描述对象内部的状态变化细节及与外部联系的接口,后者描述系统中各对象间的联系.分析了面向对象Petri网技术在各种复杂系统建模问题中的应用,并以电梯群控系统的建模为例,从电梯群控调度的角度,详细给出了OOPN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数字化档案馆中的系统模块化程度低及灵活性差等问题, 提出基于 Petri 网和组件技术的功能定制开发方法。 采用面向对象着色 Petri 网实现档案管理的层次化建模, 并添加复位弧优化档案调用流程。利用关联矩阵和可达图及相关理论, 对模型进行合理性分析。 通过模型提取组件, 建立组件信息库。 利用信息库结合用户定制的业务逻辑, 实现系统对组件的有序调用, 完成业务定制功能。 应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定制灵活、 适应性强、 档案调用速度快, 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扩展的时间Petri网———带抑制弧时间Petri网.该网中以抑制弧结合时延变迁来描述实时系统中的中断功能;运用所提出的带抑制弧时间Petri网建立了前后台结构模式的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软件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采用等误差直线逼近法加工一段曲率半径较小的曲线轮廓,对CNC软件中各个任务的时序逻辑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时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无须对软件进行实际的运行测试,只需要知道CNC软件的时间参数和结构以及控制要求,就可以运用所建立的模型,正确地对该类CNC软件进行时序逻辑分析,评估CNC软件的控制性能.所提出的模型为在CNC软件总体设计阶段就能对其进行时序逻辑分析,为评估CNC软件的控制性能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面向对象Petri网(OOPN)的定义和图形表示法,接着以告警服务代理软件设计为例,对其OOPN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该系统实现的主体代码结构。  相似文献   

5.
Petri 同归约问题是当今 petri 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 Petri 网静态结构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三个层次的 Petri 网归约方法,并用代数的方法严格地证明了这些归约方法保持网的两大重要性质:活性和有界性。它们为 Petri 网的归约和分析的复杂性之间提供了一个灵活折衷的手段,能够对一个庞大、复杂的 Petri网进行不同程度的归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文中所给出的归约算法是基于网的关联矩阵的,具有高效,便于实现的特点。此外,本文还就多弧 Petri 网的归约问题和 Petri 网的分解问题作了简要讨论。最后还给出了哲学家用餐问题的 Petri 网新模型并对之进行归约。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业务流程管理(BPM)系统在面对外界变化时对流程可变性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规则库的支持流程运行可变的BPM系统架构.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OOPN)建立了该BPM架构的OOPN模型,其中库所中的托肯表示各个规则库和流程.通过CPN Tools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使用创建过程得到具体系统模型,利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给出了此模型的活性、各个库所有界性的分析报告.采用监控工具得出了主要库所的托肯流动分析报告.最后利用Gnuplot对此报告数据分析显示系统满足稳定性要求.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简单直观地表现出系统的运行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各个规则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存取比例,为企业构建BPM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业务流程管理(BPM)系统在面对外界变化时对流程可变性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规则库的支持流程运行可变的BPM系统架构.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OOPN)建立了该BPM架构的OOPN模型,其中库所中的托肯表示各个规则库和流程.通过CPN Tools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使用创建过程得到具体系统模型,利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给出了此模型的活性、各个库所有界性的分析报告,采用监控工具得出了主要库所的托肯流动分析报告.最后利用Gnuplot对此报告数据分析显示系统满足稳定性要求.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简单直观地表现出系统的运行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各个规则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存取比例,为企业构建BPM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面向对象Petri网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Petri网技术和O-O技术结相合,利用消息驱动机制反增强其描述能力而形成对象Petri网(OOPN),它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系统整体框架,用有色Petri网描述对象,对消息驱动机制对象间传递消息,能较好地将0-O技术和Petri网结合起来,以实现仿真建模。  相似文献   

9.
以赋时Petri网为分析工具,将混流制造系统工艺流程、产品类型标识、缓冲区和加工时间等用基本Petri网语言表示,建立了基于赋时库所Petri网的混流制造系统模型,从全局观点描述事件之间的顺序、并发和同步等关系,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分析混流制造系统的性能,包括操作间的逻辑约束关系、资源冲突、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等.相关实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作流和多Agent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CSCD)异常处理框架.在通信层,超时策略根据当前Agent自身状态和网络状态自适应地使用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消息服务,以便为可靠的通信提供保障,减少通信故障对异常处理的影响.结合多Agent协调理论,扩展了通信原语,并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OOPN)建立了多Agent的状态变迁模型,验证了该原语的有效性.在应用层,按照Agent的信息处理流程,结合工作流和客户/服务器技术,利用OOPN对多Agent的CSCD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内部模型进行定义,验证了多Agent系统的动态行为,所建立模型的多实例、多线程访问控制处理能力,以及在线和离线异常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面向对象的程序与传统的结构化程序相比,具有许多特点,如消息传递、同步、动态绑定、对象实例、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比结构化软件的测试更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OOPN模型的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方法.首先用面向对象petri网(OOPN)模拟系统中的对象及其交互过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生成测试例的算法.此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数据流与控制流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面向对象的测试之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连续时间线性时滞系统, 研究了在系统工作频率范围为已知有限区间情形下的有限频模型降阶问题. 通过引入有限频域内误差传递函数的最大奇异值函数作为指标函数, 对模型逼近性能进行了刻画, 进而结合一些基础性的矩阵不等式技术和线性时滞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得到了保持降阶模型稳定性的有限频模型逼近性能优化设计条件, 这些条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s)的形式表示, 易于检验和数值求解. 最后, 算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涡旋压缩机渐开线型线始端多对圆弧修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涡旋压缩机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涡旋齿始端多对圆弧修正,这是一种能生成完全啮合型线的圆弧类修正方法.通过对2对圆弧修正的讨论,得出了任意n对圆弧修正涡旋齿的生成方法、始端几何参数间的通用关系式和修正圆弧方程.与传统的单对圆弧修正相比,多对圆弧修正同时可有效地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比和涡旋齿始端强度.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型线修正设计,所提出的圆弧作为涡旋型线的条件丰富了涡旋齿啮合的几何理论.  相似文献   

14.
定义了一类扩展Petri网及其引发规划,标志矩阵和关联矩阵,并基于矩阵-状态方程,构造了一种适于该网模型分析的启发式算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征系统的期望动态行为的令牌流构造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用上述启发式算法对其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的Petri网方法及其在甲骨文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面向对象的Petri网方法,给出了OOPN的基本定义,图形和语言表示;并运用面向对象Petri网方法研究甲骨文象形码的编码原理,将每个甲骨文字做为一个对象实例,运用面向对象Petri网方法,对甲文字根对象进行聚类,形成凶,从而得到每个甲骨文字的编码。  相似文献   

16.
在有限元方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过程中,时常涉及对质量矩阵的求逆. “质量集中”是一种利用特殊数值积分将质量矩阵对角化以提高计算效率的技术. 本文针对一类求解二维线性粘弹性固体介质波传(播问题的全离散杂交应力四边形有限元方法,研究其质量集中格式,利用位移插值节点为求积节点的Gauss-Lobatto 数值积分实现质量矩阵的对角化. 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该质量集中格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包含多控制模式及运行极限的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一个具有多控制功能的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电压源模型.在包括串联变压器阻抗以及线路充电容纳的情况下,该模型能保持网络导纳矩阵的原始结构及对称性,从而雅可比矩阵可保持分块对角属性及稀疏性.考虑了SSSC可能的运行极限,在处理极限前后牛顿拉夫逊表达式保持相同的结构,提高了求解效率.以IEEE-57I、EEE-118及IEEE-300母线系统为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收敛性及SSSC的多控制功能,展示了SSSC运行极限对潮流解及收敛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