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载通信网中拓扑发现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车载通信网的运动规律, 提出一种车载通信网中基于分群机制的常驻代理网络拓扑发现策略(VCBRP), 并给出了相应的分群算法. 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 VCBRP算法具有更强的负载均衡特性, 在高速环境下具有更低的时延和路由请求次数, 包的提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现有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协议机制以及在车载通信网路由发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R分层机制的移动代理路由策略(cluster mobile agent-dynamic source routing,CM-DSR),并对设计的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路由技术已不能适用于动态分布式网络(如车载通信网络)的现状, 提出一种基于DSR分层机制的移动代理路由策略(NCM-DSR), 并将所提出的NCM DSR协议分别与加入移动代理的DSR协议(MA-DSR)和DSR协议进行比较.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NCM-DSR协议降低了端到端的传输时延, 进一步减少了路由请求次数, 包的提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更适于车载通信网的实时通信.  相似文献   

4.
战术Ad boc网群是按一定编制组成,其群首及成员相对固定.传统的Ad hoc网分群算法对群首和群成员的确立存在随机性,对战术Ad hoc网分群缺乏针对性.提出基于指挥员节点的战术Ad hoc网分群算法,通过规划保证指挥员节点具有最大逻辑编制连接度.群首用递归算法对节点进行相关度计算,其他节点执行跟随算法,确保指挥员节点在成群和运动过程中保持实际上最大连接度,实现战术Ad hoc网的层次结构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因IP分配受限而造成的电力通信传输延时与信道冲撞等问题,设计了基于IPv6的电力通信网多信道协作路由跨层控制系统(跨层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部分通过IPv6技术建立通信协议栈,并利用数据库、处理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现跨层控制.软件部分利用协议栈生成的信息搭建路由控制系统,并借助多蚁群优化算法寻找电力通信网中多信道协作的最佳通信路径,实现电力通信网多信道协作路由跨层控制.将多蚁群-跨层控制算法与蚁群算法、牛顿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蚁群-跨层控制算法延时保持在0.03 s左右,当任务数量小于100时没有出现节点冲撞现象,吞吐量大于520 MB/s,说明系统具有较优的路由跨层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现有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协议机制以及在车载通信网路由发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R分层机制的移动代理路由策略(cluster mobile agent-dynamic source routing,CM-DSR),并对设计的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M-DSR协议与DSR路由协议相比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端到端的传输延迟,减少了路由请求次数,包的提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车载通信网的特点,首先分析传统TCP在VANET环境下存在的问题,给出四状态转移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跨层设计的TCP拥塞控制机制:VC-TCP.通过向传输层提供有用的路由信息及车辆运动信息,预测分组丢失的原因,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TCP拥塞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VC-TCP在车载通信网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模糊层次聚类算法无法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层次聚类算法.算法在分群前先进行数据处理,将特征向量相同的群合并成一个新的群,再使用模糊层次聚类算法分群,最后使用K-means算法将类簇收敛为想要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群效果,聚类质量高.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数据流聚类的动态目标分群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动态目标分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聚类的动态目标分群框架.该框架分为在线和离线两部分.在线部分采用临时存储结构和金字塔时间框架保存侦察数据集的概要信息;离线部分采用CNM算法对时间框架的信息进行聚类,最终得到分群结果.实验表明,该框架具有灵活的精度和效率平衡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决策辅助系统处理实时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中紧急安全消息的多跳广播协议,针对城市场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期望剩余时延转发的广播算法(BP-MEDF).该算法综合考虑了信号衰落、排队时延、广播干扰和车辆快速移动等因素,提出基于最小期望剩余时延的中继优选模型,结合城市道路的静态和动态路由属性,协议规定发送端首先指定最佳中继快速转发消息,当指定的中继转发失败时其他接收节点协作转发以确保路由可靠性.通过NS2仿真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协议, BP-MEDF在满足一定广播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广播时延,具有更高的广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