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电磁波是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电磁波和地球表面物体作用,引起一系列波辐射,成为我们可利用来研究地面物质特性的理论基础。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科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本文根据作者在攀西地区进行航空遥感试验所获得的各种影象以及本区卫星影象,进行地质解译,着重讨论线性断裂,环形构造,各类岩体影象特征以及其它构造要素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不同的岩石、矿石、矿物对于不同的光波均有着不同的反射、吸收、透射和折射信息。人们可以捕获这些不同信息来研究岩石矿物特征和解释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们知道,情绪在调动着我们面部的43块肌肉,对应地做出各种表情。保罗·海尔曼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教授,他花了40年的时间对数千人进行表情模仿的试验,成了面部表情研究方面的世界权威。他不仅研究人的表情,而且善于模仿各种表情。他在对1万多种表情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目前有关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实例,同时提醒我们也要学以致用。于是,我们几个同学一起组成了研究小组,开始着手查找各种信息和资料,同时注意生活观察和积累。结合课堂所学,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小风扇、小收音机、小电筒等,但是却没有真正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行车动力电源的电动车。因此,我们决定性地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首先得说,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足不出户,只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也能方便地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而特别幸运的是,我们所学习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经过前贤的"考证"和"明辨"的,我们可以毫不费力气地"占"为己有。时光向前推移几百年或者上千年,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各种知识尚不能像当今这样方便获取,就连许多知识的真伪也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验证。比如说,在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们很多人身处由各种传播媒介例如报纸、期刊、电视、手机、网络等所形成的媒体信息海洋之中,人们感觉到信息无处不在,好像唾手可得,但是又经常因为难以获得有用信息而苦恼。虽然Google、Yahoo和百度等优秀搜索工具应运而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快速检索相关信息的需要,但是新的需求又接踵而至,例如:如何能跨越不同媒体的界限,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它们可能是以文字、声音和视频等不同形态出现、却表达同一主题的内容。这种令人向往的技术境界正是目前国际信息技术领域竞争激烈的研究热点。很巧在复旦大学也有一个较大的研究团队在信息检…  相似文献   

6.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7.
近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很多植物可以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以便于互相"聊天"或者发出警告,我们眼中的植物不再是那种被动的生命,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者吃掉。植物自己构建的内部交流网络可以高效率地工作,帮助各种植物传递有用的信息。很多种草本植物,例如草莓、三叶苜蓿、芦苇或是羊角芹都会自发地组建这种"聊天网络"。在这个"聊天网络"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受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使其在网络中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5,(4):59-60
大脑与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身体各种感官感知着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神经脉冲的形式传递到大脑。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大脑对身体的一些活动进行处理,比如消化食物、呼吸氧气、以及协调身体动作等。大脑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所在地,有了大脑,我们才能思考、学习,才具备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善源 《科学通报》1958,3(11):343-343
在以前的报告中,我们证明了中药白头翁、槟榔、九菖蒲、黄苓及常山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PR(?)有抑制作用。这些中药当中,只有槟榔、黄苓、常山对流感有疗效。因为中药通常都是两种以上配合使用的,所以我们试验了用三种中药的合剂来治疗流感,看看疗效是不是更好些。我们将槟榔、黄苓、常山三种药按各种配合方式进行试验(系因试验)。每种中药或者是一定的浓度,或者是浓度等于0,我们用 A,B,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贤哲们十分重视记忆力.凭借非凡的记忆,他们能够在众人面前进行激情的演讲,讲述恢弘的史诗,甚至全身心投入激烈的辩论当中.而对现代人而言,尽管所有先前需要我们记忆的信息都可以在高科技便携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协助下储存,但仍有许多必须通过我们大脑记忆的信息,让我们知道周遭各种复杂的机械系统是如何运行的,确保我们安全驾车或搭乘公交车,甚至使我们明白在不同场合(比如学校、餐厅、公司的休息室等)应该谈论怎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单慰曾 《科学通报》1982,27(9):564-564
为探索生物固氮机理,国际上对各种来源固氮酶催化基质还原的抑制试验早有不少报道,然而不论是经典抑制剂还是几种成对基质之间的抑制类型,国外不同实验室得到的结果很不相同;作为我国固氮研究常用菌株的棕色固氮菌(NO.230),其固氮酶对基质还原的抑制作用和有关参数,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在前文基质还原的动力学基础上,选择几项典型的抑制试验进行系统测试,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其实我们已经不太需要时钟了不是吗?家居购物清单里,钟表不再被列在"必需品"一栏,谁还在乎它呢,手机、电脑、iPad,每隔几分钟我们就动动手指更新信息,再顺便瞄到了时间.时间这家伙以各种姿态渗入我们生活,时间的提示遍布身边.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铺天盖地及党派政治纷呈的年代里,不计其数的各种信息进入公众视线.什么样的信息会在公众面前一闪而过,什么样的信息具有如此的"黏性"使人们牢记于心?斯坦福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chip Heath)和他的兄弟丹·希思(Dan Heath)曾专门对"黏性"信息进行过研究,他们设计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与筛选,并在一本名为<让创意更有黏性:为何一些想法能幸存而另一些却消失了>的书中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全国首届生命信息科学学术交流会1987年7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61个单位的医务科研人员在会上交流了应用生命信息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的成果,展示了生命信息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上空,是厚约20公里的大气层,大气层内的各种天气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飞机的起飞、降落,船舶在海上航行,都与风、云、雨、雾有密切的关系。而灾害性的天气,如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它们造成的可能是灾难性的破坏气象台站就像一个从事精密加工的工厂,每天采集、筛选、处理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数据,依据科学的方法,做出预报产品。然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电话等各种媒体及时告诉人们,让人们能充分了解、利用各种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让我们给您介绍一下天气预报的流…  相似文献   

17.
单细胞分析     
众所周知,对于某一群体的集中关注往往会模糊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然而,在生物学中的细胞研究领域,科学家通常是从成千上万个细胞的集体性活动中获得关于细胞行为、状态以及人体健康方面的各种信息。如果我们对单个细胞之间的差异能更准确地理解,就可能会改善癌症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Internet/Web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迅猛发展,使各种信息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在网络上获得,如何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数据集合中发现有用信息成为数据挖掘研究的热点.Web数据挖掘是目前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Web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Web数据挖掘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科学之友》2009,(6):131-132
随着Internet/Web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迅猛发展,使各种信息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在网络上获得,如何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数据集合中发现有用信息成为数据挖掘研究的热点。Web数据挖掘是目前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Web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Gore  AI 《世界科学》1998,(10):2-4
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存储、处理和显示有关我们行星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大量的信息构成了“地理坐标”,它涉及地球表面每一个特定的地方。利用卫星对地面遥感形成“地球空间”(轨道)信息流,并将其中未经加工但有用部分的数据转变成为可供使用的信息。今天,我们经常发现我们能够得到比我们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信息。陆地资源卫星(haha)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的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陆地资源卫星每两星期对地表进行一次完整的成像,而且它已持续收集了20多年。尽管对这类信息有着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